嫦娥奔月——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


嫦娥奔月——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

最早紀錄嫦娥事蹟的是商代的巫卜書《歸藏》,西漢初期的《淮南子.覽冥訓》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為典故引用:“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東漢高誘在註解中寫道:“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了古籍《歸藏》,其中的《歸妹》卦辭為: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藥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而枚佔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恆我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這就說明,嫦娥早在商代就已為世人所知。


嫦娥奔月——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

傳說嫦娥本是大羿之妻,大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大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大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捨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大羿回家後見狀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東漢之前,姮娥非大羿之妻,《歸藏》對照卦象解釋可能是傳說中的天帝俊(即帝嚳)之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中說姮娥是大羿之妻。據說大羿的妻子也叫恆娥,因西漢人避當時皇帝劉恆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屈原在《楚辭.天問》中寫道:“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記載了嫦娥奔月的另一個版本,奔月的原因虧在大羿(寫作夷羿):大羿成為射日英雄後,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雒嬪發生曖昧關係,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一氣之下就離開大羿跑到天上去了。


嫦娥奔月——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

有黃究竟是為何物?據現代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這種不死之藥就是常綠植物麻黃,是有急救作用的,不易腐敗變質的有毒性的致幻劑,今天將其視為毒品。嫦娥其實是歷史明確記載的人類最早服用毒品上癮的個案。後來以訛傳訛,常綠的或不易腐敗變質的急救致幻劑“不死藥”成了“長生藥”。

後人對嫦娥奔月基本是兩種態度,一種是對嫦娥放棄了世俗的愛情,上天位列仙班,雖得永生,餘生卻只剩下咀嚼寂寞,對嫦娥的寂寞多了幾分“我見猶憐”的理解;另一種是對嫦娥的自私不免揶揄,所以把美麗的嫦娥描黑化身成醜陋的蟾蜍,在月宮中搗藥。

現代學者們認為這個美麗的神話反映了先民對生命永恆的深切渴望、對死亡的迴避;嫦娥奔月神話的演變反映中國古代陰陽觀念和生殖崇拜理念,反映了隨著階級制度的確立人們倫理觀念的變化,女性敢於反抗和藐視男性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現實。


嫦娥奔月——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在古代就一直有帝王於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兩漢之時的《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這種習俗從宮廷貴族逐漸傳到了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到了宋代就盛行起來,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主要的節日之一。

隨著嫦娥奔月神話故事的流傳,民間百姓們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擺上蜜食鮮果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年不懈地在砍伐它,但是每次揮斧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倒。傳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一起修道,上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唐代詩人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嫦娥奔月——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末。當時,中原廣大漢族人民不堪忍受元朝蒙古貴族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準備起義反抗暴政。相傳,朱元璋在江淮間秘密串聯各路反抗力量,但元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妙計,讓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字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義軍首領手中,約定在八月十五中秋夜起義,江淮河漢一齊響應。


嫦娥奔月——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由來

推翻元朝統治後,建明稱帝的朱元璋高興得傳下聖旨,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將當年起兵時用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即表示闔家團圓又不忘這段艱苦的崢嶸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