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祕境

山頂有家書店

你來她在那裡

你不來她不在那裡

書屋的名字叫先鋒

從城市到大山最裡面

她依然保持了她的傳統她的靜。

西歸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

這就是書店為什麼要開在這裡的原因。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松陽 是此生難遇的一片山水,這裡被國家地理雜誌稱為“最後的 江南 秘境”和“古典 中國 的縣域標本”。在“懸崖邊的古村落”陳家鋪村,先鋒書店的第十四家分店,第三個鄉村書局項目,著名建築師張雷繼 桐廬 戴家山雲夕圖書館項目之後又一鄉土精品力作——懸崖上的平民書局。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靜靜的泡杯茶,三五好友,或眺望遠方或店內尋找詩的方向,也可自拍悠然自得。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以為她們是遊客,問了才知這個小姐姐是本地人,本地人都來拍照片你說這個地方好不好。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窗外,特別開朗。

遠遠望去,就像群山撕開了一處巨大的豁口,

懸崖峭壁紛紛向後退去,寨頭大峽谷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一座連著一座山峰向目光窮及處奔跑,鋪天蓋地的綠幻化了山峰的線條,直到模糊成一片。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紅豆杉、香榧、桉杉等二十多棵古樹散落在村子四周,屋前有一棵挺拔茂密的慄樹,這棵慄樹是村落的風水樹,長勢茂盛象徵著村落人丁興旺,遠處的紅色漿果。又在靜靜的等待鳥兒們,得到也是一種給予就是一種希望,可以到更遠處生根發芽。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太陽懸浮在西側山岡,大山沉斂起了落日的餘輝,整個環形的山谷滌盪出紫色的朦朧光暈。瓦片在暮色下泛雜著色彩斑陳的光,房屋玻璃的反光在山谷中飄忽不定,如同夢幻般地相互凝視著。抬頭仰望,村民鮑懋清家的煙囪飄起了炊煙,遠遠望去如同烽火臺一般,這樣的景象著實讓人驚歎!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浙西風光最好的城市,連綿的山成就了旖旎的風光,連 上海 人都趨之若鶩自駕前來

石板路小弄堂,明清古街吃喝玩樂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老街其實規模很大,隨便從一個小巷子進入即可。去過的小城市不多,但是已然發現共同的特點就是有許多專業店鋪, 比如 我很少在我的城市看到的鐵匠、修鞋、布點。小鎮的規模可以讓我回想當年的盛況,當年定然是區域的經貿中心,讓我回想起了 江門 這個城市。能夠保留下來更是不易,值得一去。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源自漢唐的老街,狹長參差,就像時空隧道,許多近乎失傳的手工作坊:火星四濺的打鐵鋪、藥香四溢的草藥鋪、量體作衣的裁縫鋪、彈棉花的、做棕板床的……仍在這裡默默有序經營著。每當傍晚夜色,兩邊的燈籠便亮起了橘紅色的溫暖光暈,從街頭一直到街尾,映著來往穿梭的小電驢和趕著來老街吃麵的人們。此時,老街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但很快,飯點過後不久,又將早早歸於寧靜。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當地人叫南直街,這裡最有名的就是上過央視的佰仙麵館的水牽面。其實邊上也有許多小巷很有特色,時間充裕可以走走。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松陽 老街和其它老街相比並非特色很明顯,但它更像一個充滿市井生活的街區,而非旅遊區。街上理髮店特別的多,莫非理髮是 松陽 人民的休閒樂趣。還發現一家很有格調的文創集合店,有書籍也有日用產品。小巷幽深,每一條巷,都有它的終點,獨徑悠長,在通往松陰溪時,戛然而止。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松陽 的老街,有些散亂,滿滿的煙火氣,完全沒有象大部分地方的老街,不管是原有或 新建 ,總是濃妝豔抹著取悅遊客。老街的頭裡,還有幾家時尚小店。往裡走,就是純粹的老街了。繼續往裡,出乎預料的畫風出現。斑駁的土牆,承載著老城的流年。這些熟悉又陌生的畫面,很難想象它們還真實存在於如今的城市中心。

雲端攬勝,做一個騰雲駕霧的白日夢

雲端覓境精品民宿,著名建築師作品,坐落於 浙江 省 麗水 市四都鄉 松陽 縣西坑村,海拔660米,佔據了觀雲景、觀山景的最佳地理位置,雲起雲落,雲捲雲舒,盡收眼底。有云、有鳥、有花,有茶、有酒、有肉、有故事,有山間清爽的風,有古村溫暖的光,有平行世界裡的另一天,這是少數人的體驗,多數人的夢想。你的少數派體驗。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陽光穿過山林,沿途大簇大片的竹林,綠得青翠青翠,遠望山林中小亭、農屋,地面間雜著細小的野花,一路上孱孱流水聲、林間鳥鳴聲,動聽悅耳,久違了的鄉間美景,著實讓人沉迷……遠處的詩和遠方總會和一間屋子相連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在這個人口只有幾百人的偏遠小村莊,憑著自然貌美,以及當地政府的“活化”傳統古村落政策,吸引了哈佛、清華、港大等建築設計大咖們駐紮在此,公益設計,保護性改造村裡28棟閒置的古民居房,使得雲上平田搖身變成了具有國際範兒的深山民宿村。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如果民宿圈裡也有那種永不停更、

又讓人窮追不捨的網紅劇,

那麼 松陽 民宿絕對可以算得上一部。

每一家顏值都很高,每一家都有它特有的故事。

沒錯,生活便是在這慢慢幻化成詩......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雲端覓境-地處九山半水半分田,四面環山,海拔700多米的西坑村,這裡彷彿是隱居在山林與雲霧之中。在這個世俗的時代裡,適合慾望充沛的我們來翻修一次生活。躺在浴缸裡數星星,一開窗雲就會溜進來。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酒店位於西坑村的最高點,望出去景色非常美,要是下雨第二天會雲霧瀰漫,經常有生活在雲中的感覺,真的做到了打開窗雲就會不小心溜進來。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從此不雲遊”→雲端覓境,共有3個院落,選取了古村內位置絕佳的幾幢古民居加以設計改建,充分結合當地的古村特色、在地文化,濃縮成經典濃厚的特色元素,並將這些元素融入在15間客房與特色空間中......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聽當地人說了一句話,“ 松陽 沒有景點,但處處是風景”,恰如其所說,每個地方都那麼美好。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生活於城市之中,

難免感慨,秘境難尋,草木稀疏。

大隱於市,深居簡出,

怕也只有這一方,

能增色紅塵歲月,迴歸平淡生活。

……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在雲蒸霞蔚間,有一處山房伴著茶田竹林,直面整片山谷。黑瓦黃牆,好像還是村舍的模樣。但云來的時候,整個世界都空靈縹緲,而它也成了仙境裡的雲中小屋。作為一個雲中民宿最讚的就是它的視野。視線在這裡可以無限延伸,溜進來的陽光讓人目眩神迷,在這裡小坐,環視這片山谷,靜靜地想一些事,有那麼幾秒,心鶩八極、神遊萬仞。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慵懶的狗等著秋天樹上的落葉,那些是他金黃的棉被。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陽光裡,每一條蒼老的縫都被插上了祈禱,就像日晷的輪迴,不管是天上的雲,還是香的煙霧繚繞。願他們都被祝福了,人總歸是要有信仰的。

縉雲仙都

遊客中心(景交車)→ 鼎湖峰(步行)→花園岙(步行)→朱潭山(景交車)→ 縉雲 燒餅總部用餐(景交車)→遊客中心

縉雲 縣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由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雲天。高 170.8 米,頂部面積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積為2787 平方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筍”。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個天下奇觀。仙都風景區分佈於東西約10公里的練溪兩岸,由姑婦巖、小 赤壁 、倪翁洞、鼎湖峰、芙蓉峽等遊覽區組成,計有72奇峰,18處名勝古蹟。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據說這個寺廟建於南北朝時期,後來毀於戰火,後來重建又毀重建又。。。這個是90年代重建的。

所以說世間萬物都會消亡,只有思想能夠永存。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麗水 真是個好地方。雖然離 杭州 比較遠,但也去了很多次,還是第一次去仙都景區,索道上下價格才40真不貴,爬上山的話大概半個小時,可惜現在不能爬山了,不能享受那份邊流汗邊酸爽的感覺了……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仙都”這兩個字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筆,據史料記載,謝靈運、李白、白居易、朱熹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晉雲留下燦爛篇章,難怪當年唐明皇來到這裡會連連驚歎“真乃仙人薈萃之都也”。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五十多年前, 縉雲 好溪原有丁步橋一百餘道。各村通行公路後,丁步橋之作用逐步弱化。水毀之後,人們往往不再加以修復。故時至今日,完好如初之丁步橋已所存無幾。好在2004年,始建於宋代之仙都板堰、鼎湖峰、下前湖三道丁步古橋,被列為 浙江 省重點保護文物。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縉雲 最具獨創性、地域性,且歷史最為悠久之石橋,當數丁步橋。而要說“丁步橋”,還得先說“磴”步橋。 縉雲 磴步橋從雛形到成型,分四個發展階段。 縉雲 山區之溪澗,夏秋之交一旦山洪暴發,常常毀岸吞田,時有滅頂之災。然除汛期而外,這些溪澗往往水流清淺,深不過膝。盛夏之季,只須脫鞋卷褲,不必像初級階段那樣“摸著石頭”便可涉水過河。可是到了冬天,溪流結冰,寒冷刺骨,人們不敢赤腳下水。為求方便,即從溪灘找幾塊較大之卵石,按其步伐之距離,一塊接一塊投入水中,再踩著這些露出水面之石頭過河。此石就稱“原始磴步”或叫“臨時磴步”。有了它,過水者不僅省去脫鞋卷褲之煩,還可免於雙腳受凍之苦。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仙都可以說是藝術家們最喜歡的地方,它不僅是國際民俗攝影創作基地,更是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據說有400多部影視劇曾在這裡取景,其中還包括海外的很多攝製組。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仙都景區附近有很多清清靜靜的民宿,繁忙的工作之餘可以來這裡小住一陣子,是一個寧心靜氣的好地方。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如果你時間充足有兩天的話可以這樣安排。

D1:遊客中心(景交車)→鼎湖峰(步行)→花園岙(步行)→朱潭山(景交車)→ 縉雲 燒餅總店(景交車)→入住近雲麗舍精品民宿

D2:小 赤壁 (步行)→龍耕路(步行)→仙都觀(綠道騎行)→獨峰書院(步行)→倪翁洞(景交車)→遊客中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縉雲 仙都,史書記載為軒轅黃帝鑄鼎觴百神和駕龍昇天的地方。從東晉開始,人們就在鼎湖峰旁建立了 縉雲 堂,作為祭拜黃帝的場所。唐天寶七年,唐明皇李隆基下旨敕改 縉雲 山為仙都山、 縉雲 堂為黃帝祠宇,並把民間聯合族祭黃帝的形式上升到官方祭祀。從而與 陝西 黃帝陵一道形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仙都黃帝祠宇成為南方祭祀朝拜軒轅黃帝、共訴同根同源的重要場所, 縉雲 也成為南方黃帝文化的輻射中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江南 對黃帝的祭祀,首先在民間進行。 縉雲 縣一帶的民居,都為黃帝合宮式四合院,簡陋的三間,稍好的五間、九間,最多可達28間,中間有方形天井,叫明堂,俗稱道壇;門外一般有天燈等設施。這種民間住屋,晉謝靈運有“合宮非 縉雲 之館,,之句。因此是上古“黃帝合宮”的文化遺存,俗稱“道壇”。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鼎湖峰下有祠堂,亙古有之,名 縉雲 堂。唐天寶七年(748)敕改黃帝祠宇,宋治平二年(1065)敕改玉虛宮,今又恢復黃帝祠宇,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之地。相傳為越國大夫計倪(老子的學生,范蠡之師)隱居登仙之處,故又名倪翁洞。初暘 山南 的好山山麓,是宋代大教育家、思想家朱熹“彌節於此”之地,建有獨峰書院,為宋元八大書院之一,朱熹有詩記其遊:出岫孤雲意自閉,不妨王事任連環。解節安盤礴忘歸去。碧澗修筠似故山。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那山那水那陽光,帶給我們的人間美味

松陽 老街南直街上可以看見“徐記煨鹽雞”大大的店招牌。煨鹽雞是 松陽 傳統名菜,具有去溼利氣,補腎安神之功效,是民間流行的待客主菜之一。老闆說,每年都會有全國各地的顧客前來購買,最遠的賣到了 鴨綠江 邊。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整個餐廳就是一個古戲臺改建而成,非常的棒,一邊吃飯還能一邊聽戲曲。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松陽 民間自古就有“燻個火腿過大年”的習俗。茶葉燻腿就是用老茶枝將火腿熏製、發酵而成,肉質中帶有茶葉的清香,且富含氨基酸等多種微量元素,稱為 中國 的“哈蒙”,經常食用有益身體健康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還可以在街頭巷尾尋到 松陽 老底子的味道,即:“ 松陽 傳統十大特色小吃”: 松陽 薄餅、黃米粿、灰汁糕、麻餈(沙擂)、麥豆飯、清明粿、糖糕、仙草豆腐、烏飯、燈盞盤。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松陽 自古是處州糧倉,較好的生態環境孕育出了很多生態的農特產品。在 松陽 ,我們有探親訪友的7大件:糖(興村紅糖、橫樟土蜂蜜)、米(岱頭高山生態大米)、油(山茶油)、香( 松陽 香腸)、腿(茶葉燻腿)、酒(石倉白老酒)、茶(端午茶、 松陽 銀猴茶)。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去過雲上的日子,盤點浙西深山中的小眾秘境

這倒是紅酒麴炒藕片,風味比較獨特一般人可能還吃不慣這也算是當地一大特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