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一家次年6月发年终奖的公司?

电竞动漫爱微笑


次年6月发年终奖,无非就是为了保持员工稳定性,同时最大化维护自身利益。

现在,在很多公司里都有这样一个规定――压一个月工资延后支付。比如三月份的工资不是四月份发放的,而要等到五月份发放。

为什么要这样呢?要知道,公司的任何规定,都是为了最大化维护自己的利益。

假如现在有一个员工遇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要离职,但是没有按照合约提前一个月报备。如果不压一个月工资延后支付,员工肯定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要求马上离职,损失的无非就是当月的工资。而离职了以后,公司会出现岗位空缺,为了弥补空缺,肯定还要招人,而招人它有一个过程,这期间就造成了岗位闲置,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率。

但是如果执行压一个月工资延后支付,那么员工贸然离职的成本,就变成了上一个月的工资再加上本月的工资,成本更加高昂,就更容易按照合约提前报备,给公司留出足够的调整时间。

关于发工资的时间,有这样一个说法:每月1-5号发工资的是牛逼公司,从不拖欠按月结算;每月5-10号发工资的是文艺公司,老板能理解不发工资的痛苦,尽早结算;每月10-20号发工资的是一般公司,能发就发了;每月20号以后发工资的是垃圾公司,说不好哪天就倒闭了。

事实上,阿里巴巴是每月10号发工资,大多数公司都是15号左右发工资。

因为越是实力雄厚的公司,越有健全的机制,不担心员工突然离职造成的损失,而越是糟糕的公司,越害怕员工突然离职,毕竟成本太高。所以,发工资就变成了一种手段和制约措施,以此来约束员工,让员工权衡利弊。

次年6月发年终奖也是同样的道理,员工如果要离职,6月份前离职年终奖就没有了,6月份后离职,已经干了半年,会损失半年的奖金。这样员工就陷入了一种两难矛盾,而人性的特点最痛恨失去的心理,这样更多的人就会选择一直干下去以避免损失。

所以,公司次年6月份发年终奖,就是为了保持员工稳定性,同时最大化维护自身利益。


职场韬略


迟发年终奖,无怪乎3种情况一是想留人,二是增加账户现金流,三是企业本身结算周期。企业总会有一套自己的说辞,彼此能接受皆大欢喜,不能接受各奔东西。以上无论哪种方式,我是既不支持也不赞同。

看你的问题,公司有年终奖但是要次年6月到账,那公司的结算周期是从今年6月到次年6月。今年6月会把之前的所有结算完成,这不是挺好的嘛。虽然跟大趋势不符合,但也算是正常情况下。

我一个朋友公司特别有意思,他们以10万为结点,10万以内年前全部发放,超过10万的年前先发60%,剩下的年中前后发40%。10万以上的一般就是中层以上或者负责的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为平常公司福利待遇不错,稳定性高大家也都无怨言。

现在90后已经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大家对90后的理解都是独生子,爸妈一代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生活质量都不错,培养出来的性格是不为几斗米折腰,开心最重要。就算你工资福利再好,只要不开心马上就走。我也有个同事,年前因为不满领导的工作安排,贸然开杠,事后问他说有没有遗憾,说遇到这种领导也是背了,不能怪别人。

写在最后

关于我@策划人郭靖,7年资深市场人,关注我用亲身经历告知你真实的职场真相。


策划人郭靖


我觉得这个是正常了。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我是集团本部审计部门人员,每年都要参与对下面单位的经营班子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考核。正常来说,我们下属单位的财务报表完全定数是要在次年的3月;定数之后就要开始进行绩效审计;由于下面单位比较多,我们总部审计部门人手有限,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外聘事务所完成,我们只是负责复核;我们几个人也会去审计大概10家单位吧,一家单位平均下来约一周,再加上复核事务所报告的时间,期间还要征求被考核单位的反馈意见,召集考核工作小组成员讨论被考核单位的意见,再进行修订,修订完成后,就是由我们主办处室在OA上发起会签审批,但是并不是所有会签人员和领导都能及时会签,很多领导是经常出差,甚至出国,严重的话这里都要拖一个月,这样正常也只是能在5月底或者6月份才能完成,下属单位才能够根据我们集团发文,发放经营班子的绩效奖金;同时下属单位中层及以下的绩效很多也和领导班子绩效挂钩,领导的绩效发完之后,在整体考虑中层及以下的绩效了,所以这部分人发的更晚了;因为时间实在是比较晚,前期我们会根据未审定数,预发一部分绩效,大家先拿着钱去过年了!后期多退少补,到现在为止,也很少说要退钱的,普遍要补了,这里的控制其实不难了!


天农巴布


关于年终奖在我国各个企业现在是非常普遍,有些只是叫法不一。关于年终奖的法律规范很少,法律未规定员工薪酬里必须包含年终奖,也就是公司可以不发年终奖,如果公司有发年终奖的惯例,一般在实操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公司是否有制度或方案约定,如果有制度或方案约定,那么制度或方案具有法律效力,公司需要按照制度或方案执行。

2、公司无相关制度的情况,在公司发放年终奖的事项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同工同酬原则,比如别人都有你没有,那么企业需要按照同岗位的标准支付给你。

3、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上面说了那么多,是为了说明公司次年发放年终奖是可以的,前提是公司有明文规定这个时候发,或者是没有规定,但是公司所有员工都是这个时候发。那么我们为什么次年6月发放年终奖呢,因为作为我们员工当然是希望年终奖发放越早越好。

小便认为原因可能有一下几个,楼主可以对号入座看看有无此项可能:

1、降低员工离职率。我想大家经常会听到很多员工拿到年终奖就选择离职了,尤其是春节后,招工的企业特别多,离职后能快速找到工作。至于6月发年终奖,我想员工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心里:年初时:对公司有些不满,想换工作,可是年终奖还没拿到,而且年终奖金额不小,这样走了太亏,再等等吧,年终奖拿到马上走;年中时:年终奖一发,一下发了这么多钱好开心,现在走不太好吧,关键是现在招工的企业不多了,而且岗位对口也少,算了,再看看吧;年底时:都快过年了,今年业绩不错,在奋斗一把,估计明年年终奖不少了,而且年底也没有公司在招工啊,要不等到春节后吧,春节后一定走。结果进了个死循环,年复一年,企业的办法实在是高啊!!!

2、企业资金问题。年底各种税费、供应商账款等等全部集中在一起,企业核算核算年终奖也不少钱,关键是这个发放时间我企业说了算,缓缓吧;年后的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公司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好好发展,现金流暂时不发放年终奖了,先放到好项目上吧,顺便备点钱,假如找到好项目随时开动。结果年终奖发放就推到年中了。

3、员工激励效益。年底发放的话收春节影响不少员工很快就会淡忘,在家过个年就忘了,但是年中不一样,年中时各个企业一年绩效的关键时点,上半年效益不好的,这时候发钱瞬间激发战斗力,上半年效益好的,这时候可以更上一层楼。

4、企业就是这个惯例。比如员工稳定性较高,同行业发放时间都很早,唯独你们公司发的完,那只有老板知道原因了。

不过现在逐渐有一个现象:效益超好的、互联网公司、不差钱的公司有年终奖越发越早的倾向,有的年后发,不少甚至年前发。

针对此类情况建议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认为不妥可以各公司领导反映下,如果领导的解释能让你接受,那么就解决了你的疑惑,如果公司愿意把时间往前移,那就太开心了,如果公司的理由说服不了你,你也不能接受,那选择权就在你手上了。





人力资源爱好者


问答主题:怎样看待一家次年(这是第2年)6月份发年终奖的公司?

问答分析:

—、单纯从年终奖发放的时间节点来分析。

1-业绩达成,年底兑现:言必行行必果,一次性依据合同条约兑现。不论奖金年终奖奖金多少,通通一次性对账,一次性兑现,一次性到账。表现出公司对员工充分的信任,也间接体现出公司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豪情。

2-业绩达成,定期兑现:而是将奖金人为分比例、设定分期限来发放。如果考虑到年奖金数额巨大,从资金利用率最大化的条件上,分析分期兑现无可厚非。也体现出了领导者对公司经营发展负责的财务思维。

但是如果,奖金,年终奖数额不是巨大,也不是巨额,也不会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威胁的情况下,人为的去设置按奖金比例,按发放年份发放,就显得患得患失,甚至小家子气。

而年终奖在次年的6月份,如果员工中途辞工了,而就自动失去领取的资格,这样对于小家子气的老板而言也可以节省一笔小开支。

3-业绩达成,分期兑现:还有一种情况是将年终奖发放时间在当年年底发放年终奖的50%,在次年6月份再发放上一年度的年终奖50%。也是属于分期支付的一个范畴。这个也是要依据公司的现金流所决定的。

二、单纯从年终奖发放的金额数量来分析。

1-从年终奖发放的金额数量分析结合,上述观点第1条从年终奖发放的时间节点来说,相互印证,相互统一,相辅相成。

2-如果人均年终奖发放的数额巨大,经营管理者将年终奖发放分为两部分。

三、单纯从年终奖机制设置体系构成分析。

从年终奖机制设置体系的分析,一般是在前一年就制定下一年的年终奖,经分配方案和奖励机制。

四、问答结论:通常将年终奖放到次年6月份再发放的公司。要么就是经济实力,财务实力比较薄弱的、要么就是经营管理者患得患失,古灵精怪、后期人为去设置鉴定条件。总之就是不是很大气的公司、就想花小钱说大话的,办大事的公司。








行政管理集中营


我们公司就是,

这个有三方面因素:1、企业现金流不充足,需要留够资金来进行运转。2、留住员工,如果离职了,年终奖就没有了。3、老板想赚利益。

还是那句话认可公司,认可老板就坚持,不认可就趁早离职,不要因为年终奖而错过浪费时间,错过最佳机会。


刘耀东


年终奖链接一个词——亲情。

先别盲猜,更不别和企业文化关联。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雨兼程;历经沧桑岁月,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得益于先贤们的大智慧,博大精深,高贵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亲情是其中之一。

勾连亲情的是什么:相距两地的牵挂?常回家看看?春节长假亲人团圆?⋯尽管,亲情不介意一定要得到你应有的回报,但你总不可能握着一张票根,空手而归,对吧。

买点小零食,捎点小礼品什么的,尽尽小心意,让亲人们感觉你掂记着,心情自然欢快。若是能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则其乐融融。可是这些,都要孔方兄兑换!

矛盾的是,一般来说,正常的工资支出,都在平常的曰子里名花有主,想它(钞票)出轨,很难的。

不过,这个时候,年终奖则妙处横生。情有独钟,或朝思暮想的人,倾城空巷。

世界上,一年一度,人群大范围迁徙的民族,中华民族。时间是毎年的春节。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唯有春节,是万家亲人团圆,共享幸福美满生活,最为集中的快乐时光。

也是亲人之间,方方面面,亲情交流最为权重的一回。

从上述角度,看待一家次年6月发年终奖的公司,至少说,这家公司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感情。也是对企业职工的不信任、不尊重。

也许,公司出于何种原因,比如说:担心人员跳槽,财务上的决算时间安排⋯⋯这些问题,相对企业管理者来说,略作调整,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这家公司,缺失人性化管理,只有僱工和被僱工的关系,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据此,这家公司成长系数极低,没有发展空间。

建议:准备好到6月拿到年终奖,走人。




净看岁事


估计有不少公司都是这种做法吧。

公司制定这样的政策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经营分淡旺季,上半年是淡季,现金流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企业的内部核算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相关的年度考核可能在3月份才会搞完;

三是出于留人的考虑,一般每年过完年后都是人员流动的高峰期,而企业为了确保人员的稳定性,故制定这样的政策。

不论企业的政策是怎样的,只要企业的经营管理是规范合法的,是积极向上的,企业能考虑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与共同发展,那么这些政策对员工来说就不要紧。

反之,作为员工则要尽可能了解清楚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包括公司老板的品行格局,不行就不入职或趁早走人。


joshhe


以前的年终奖都是约定俗成的年底发放,近几年,不知道咋回事,好多新奇的年终奖发放方法。什么年底一半次年再发剩下的,要么就没有,要么干脆全部次年一次性发放。

这些个公司估计也是有他们的理由,什么经济不景气,防止员工过完年的离职潮等。但是作为一个员工来讲,这也是有点不能理解的。

众做周知,年终奖就是对于一个员工的一个年终的总结一个一年工作完成情况的奖惩。公司给了一个标准,员工得到了他应得的,然后员工自己也是要总结一下一年在公司的情况等,公司的所有情况员工都会考虑是否可以长期发展等,就算公司把年终奖改到次年发放,我想还是不会影响对于员工个人对公司的评价吧。

这对公司是个不好的影响,而且还影响新员工对公司的整体形象吧,所以我想对那些次年发年终奖的公司说,省省心吧,你们做的没有任何的效果。


晶225572942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d2aa38bb50b4737977f2b1dca0b48c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