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中這個詞儘量少說,說多了要扣分!「老吳公考」


公務員面試中這個詞儘量少說,說多了要扣分!「老吳公考」

聲明:本文為老吳公考原創。嚴禁其它機構剽竊!想不花錢上面試課的同志們評論區留言。

面試是語言的藝術。在短則七八分鐘,長則二三十分鐘的時間內,所有語言都可以分三類:加分句,平分句,減分句。有的句子說出來,能讓考官眼前一亮,多給幾分。有的句子平淡無奇,讓考官毫無感覺,既不加分也不減分。而有的句子一旦說出來,就會讓考官很不舒服,非扣上幾分不能平心頭之恨。這樣的句子有很多,今天分享一句:濫用“考生”。

很多考生在答題中,特別喜歡說“考生開始答題”“考生答題完畢”“考生認為”“考生談點對策”“考生有如下措施”“考生有如下看法”“考生對此表示肯定”“考生表示反對”“考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

讀到這裡,你可能想說:這些說法都沒錯吧,我們本來就是考生嘛,自稱考生有什麼問題呢?

別說,還真是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須知,面試本質上是人與人的交流,交流要求必須用語自然、得體,否則會引發對方的不適甚至是反感

在人與人的正常交流中,我們會不斷地用自己的身份來稱呼自己嗎?想一想,假如你是某機關的一名科員,在向科長彙報工作的時候,會不會這樣說:“科員開始彙報!關於科員最近的工作計劃,科員認為,最近應該重點開展作風建設工作。對此,科員的看法是……科員有以下幾個對策……科員彙報完畢”。站在領導角度,你是不是也會認為這個科員是不是嗑藥嗑多了?放飛自我了?是不是不想幹了?

同樣道理,我們在和考官溝通時,如果反覆使用“考生”這個詞,也會讓考官覺得很詭異。同時,讓我們的語言表達變得十分地機械、刻意、呆板。更加重要的是,從溝通心理學專業角度看,一個人在溝通中如果反覆用自己的身份來稱呼自己,其實就是在強調自己和對方的區別,很容易引起對方的警惕心理,疏遠了雙方的關係。一旦考官疏遠了我們,又怎麼會給我們高分?!

那麼,正確的稱呼應該是什麼?老吳公考強烈建議大家用“我”來稱呼自己。比如,“我認為”“我的看法是”“我會抓好一下幾個重點”“我贊同這個說法”“我會抓緊時間處理好這件事情”。你品,你細細品一下!這樣說,是不是更自然?你說起來是不是更舒服?是不是沒那麼彆扭?

這就是語言的細節,會影響分數!當然,個別地方在面試時,考官會明確要求考生說“考生開始答題”“考生答題完畢”,此時我們當服從考官命令。但除此之外,在答題中儘量用“我”來代替“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