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色即是空,道家:清靜無為,為何最後都是“斷舍離”?


佛家:色即是空,道家:清靜無為,為何最後都是“斷舍離”?


一直以來,我都是很認同道家的學說的,期間一直在看道家典藏。

《道德經》,《易經》我都看了好些遍,隨著年歲的增加,陸續也讀了很多佛學,甚至尼采等哲學,無獨有偶,發現一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引發思考:

為什麼無論是佛學,還是道家,殊途同歸,最後講究的都是要捨棄這世間的牽絆,要“斷舍離”呢?

這個問題太過深奧,咱們不妨把思維簡單化,先弄清楚佛家講了什麼,道家講了什麼,什麼又是斷舍離?

佛曰:色即是空

菩提本無樹,明境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一切皆為虛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心頭本來就是什麼都沒有,何必要處處去擦拭呢?

世間的牽絆,情緒的糾纏,都是看在眼裡的空空如也,漂亮也罷,醜陋也罷,終歸塵土,皆為虛幻。全憑緣來聚散。

這好像是佛陀高明的感慨,忠告世人不要過多糾纏世上的事物,不應該受到牽絆,本來你心中無物,還能有什麼能糾纏到你呢?

最後心頭一片祥和,真是高明的很!

關鍵世人受的苦處太多,心中雜亂,感情,心緒怎麼能那麼平靜呢?這個時候就要用到斷舍離的方法了


佛家:色即是空,道家:清靜無為,為何最後都是“斷舍離”?


道家:清靜無為

道家首推的就是老子,孟子。

老子講,清靜無為不是什麼都不要做,是要保持低調,守住初心,遠離心緒煩亂的事情。

據說老子騎著青牛出函谷關的時候,碰見守關士兵,寫下道德經,瀟灑離去。

這本身就是一種斷舍離。

老子並沒有像孔子一樣追求仁,追求義等等,老子說,道者反之動,眾人皆之為美,醜就顯露出來了,其實這是一種變相的批判。要講究順其自然,清靜無為。

老子原來是國家圖書館的管理員,飽覽群書,那個年代跟今天不同,紙張還沒有發明,用的都是竹簡。今天搜索一下,能出來幾萬條信息,那個年代,是需要有一膀子力氣的。

這並沒有妨礙老子的精神探索。

這個角度,孔子是入世,老子是出世的。但還沒有完全出世,其實是以出世的態度,來完成入世的任務。


佛家:色即是空,道家:清靜無為,為何最後都是“斷舍離”?


什麼是斷舍離?


"斷舍離"不是想象什麼是幸福,而是反過來想,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講是不幸福。比如人常常會對於自己應該去做選擇、去做決斷的事情無視、拒絕,或者雖然擁有某種東西,但是不知道怎麼去用它。

生活中太多繁雜的物質佔據著生活,很多東西可能一輩子只用一次,甚至用不上。

不過太多人是捨不得扔的。

有很多收集狂,手機殼,手辦,手錶,鞋子一箱箱,最後都用不上,斷舍離就是隻留自己能用的上的,最大化的精簡自己的生活,避免被這些東西牽絆,能讓你生活的更輕鬆。

斷舍離是一種修行方式,是你在塵世間的修行。


佛家:色即是空,道家:清靜無為,為何最後都是“斷舍離”?


佛道為何最後都是斷舍離?

本身佛家道家本身對物質就沒什麼追求了,還能斷舍離什麼呢?

現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各種有用無用的信息充斥著生活的邊邊角角。信息也是有無用的,甚至是垃圾的。斷舍離不單單是物質上,精神上也可以斷舍離。

同時,情緒,壓力等等負能量,也需要定時清理。

此時的斷舍離可以用很多方式,旅遊,多與盆友溝通,冥想都可以,最後都是要回歸內心安寧。

無論佛,道,信仰,哲學,最終都是解決精神上的問題,迴歸內心平靜。

所以,都需要經歷斷舍離。


佛家:色即是空,道家:清靜無為,為何最後都是“斷舍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