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一农民家避雨,问他姓啥?老农回答后被立即封为“牧马千户”,为什么呢?

秉烛读春秋


朱元璋在农民家里避雨,问他姓啥,老农回答后立即被封为牧马千户,是什么原因呢?

贫苦草根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八卦的对象。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也非常多,大多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就像今天的这个故事也是一样的。

其实,我已经写过好多有关朱元璋的民间传说故事了,比如刘伯温送他一筐鱼的故事,吃西瓜杀瓜农的故事,杀美女的故事,马皇后下葬当天大雨倾盆的故事,真的都挺精彩的。



今天这个牧马千户的故事一样很精彩。话说朱元璋心爱的女人,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就把她安葬在明孝陵里面。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故事,估计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爱情故事一样,千古绝唱。

虽然朱元璋没有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建了层观,在自己上班的地方就能远远的看见他媳妇的坟墓。但是也是隔三差五的直接跑到孝陵去看望马皇后和马皇后说说话聊聊天。



朱元璋选择的这块百年之后,安葬自己的地方风水很佳。植被茂密,山清水秀,他非常的满意。守陵人都找好了,他同时在那建了一个牧马千户,就是养马养鹿的地方。他就想找一个非常合适的人来管理,来放马养鹿。

但是找来找去就是感觉没有合适的,大臣找到的人,他朱元璋偏偏没有那种感觉,总觉得不是最合适的人。

这天又是大雨倾盆,他又去看马皇后,走到半路雨越下越大,在附近才找到了一个农舍,于是敲开了门,开门的是一个脸上沧桑的男人。

一直对于农民关怀备至,有农民情结的朱元璋,坐下来和老农开始聊天儿,聊着聊着就像是见了故人一样,特别的投机。

家长里短的朱元璋就和老农聊了起来。朱元璋问老农,你姓啥呀?老农说我姓董啊。

朱元璋就在心里想”董”这个字,心里暗暗吃了一惊,我的个天了,他把这个字拆开来不就是“千里草“吗,千里地的草,那不就茂盛吗?



然后又问他全名是什么?老农说我叫董茂,茂盛的茂。

这次朱元璋听了直接惊的站了起来,不由得大呼一声好名字。

朱元璋想自己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不就在此吗?千里草,又茂盛,不正好是自己的牧马千户的负责人吗?

于是顺理成章,朱元璋就把这个叫董茂的老人封为自己“牧马千户“的负责人了。

也是该着这个老农有福,他得感谢他的老爹给他取了一个好名字。作为一个人来说生的好是很好的,但是名字取得好也非常关键哦。

据说朱元璋钦定的这个人呢,对他忠心耿耿,把马和鹿养的很膘肥体壮的,即使有盗墓的人,也是表现的非常勇猛,最后在和盗墓的人斗争的过程中被杀了。

但这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牧马千户这个职务的负责人是在朱元璋死后才确定的,所以和朱元璋没有关系。


历史漫谈君


朱元璋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曾经只是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乞丐、和尚,可是,最后却只用了15年的时间打败了所有人,当上了俯视一切的皇帝。

他开创了一个享国276载的明朝,恢复了汉人衣冠,可谓是千古之功。

他一朝得“鹿”,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为了稳固自家的江山,不让别人有机会夺走朱家的“鹿”,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收了武将的兵权,废了丞相,禁止宦官干政,打压了豪门,降低了百姓的生活压力。

可是,这么一来,朱元璋也得罪了一直以来的既得利益阶层,他们是豪门贵族,是地主士绅,也是所谓的“读书人”,朱元璋动了他们嘴里的肉,他们对此虽然敢怒不敢言,却敢在书上编写朱元璋一桩桩、一件件的“糗事”。

他们想让朱元璋成为所有人眼里的“暴君”,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真正想为百姓谋福利的人,最后没有几个人能够获得好名声。

纵然朱元璋是开创一朝、主宰亿万生灵的皇帝,也没能例外。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拥有最多野史和故事的一个皇帝,他因为宫女深夜给他送来一碗粥而杀了宫女,他因为看到碗里有头发而想杀了厨师,他也曾因为吃个瓜聊个天而想杀了瓜农。

当然,朱元璋的故事里也不全是砍头,也曾送过一官半职给别人,除了他的一个发小,还有一个老农也得到了他送的官帽子。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很喜欢搞建设,他曾经因为南京城太小太破,配不上一国首都的身份,所以不惜斥巨资让人扩修南京城,当然,沈万三在这事上也没少出钱出力。

除了扩修南京城,朱元璋还启动了一项所有皇帝即位之后都不会落下的工程——修皇陵,让自己百年之后能有一个归宿。

朱元璋将自己的陵墓选在了钟山之南,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这钟山之中郁郁葱葱,山上有很多鹿,为了保护可爱的小鹿鹿们,朱元璋专门颁布了一个禁令,禁止在钟山捕猎,否则,哼哼,砍头!

此外,他又在钟山设了一个孝陵卫,毕竟是他自己的陵墓,总得让人保护好死后的自己。这个孝陵卫下设一个牧马千户,管理牧马之事。

朱元璋为什么会决定禁止捕鹿,难道是因为他喜欢鹿?实际上,自从秦时赵高“指鹿为马”,蒯通一句“秦失其鹿”之后,鹿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义,鹿即江山,鹿即帝位!他自己的陵墓旁有鹿,岂不正合了他坐拥江山的天数?

所以,他决定保护钟山上的鹿,即为保护好老朱家的江山,不让人打坏主意。

他又决定在钟山养马,天下太平之时可以马护鹿,天下危乱之际又可策马逐鹿,不可谓不妙。

不过,让谁来当这个牧马千户,朱元璋却很头疼。

这一日,朱元璋又玩起了微服出行,他决定去看看孝陵的工作进度,看看负责修建陵墓的人有没有偷工减料。

他在一片孝陵工地上视察了一圈,心中也算满意,所以视察结束后便踏上了返程的路。

可是,朱元璋一行人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雨,哗啦啦地下,他是微服出行,所以也没有带雨伞,只好找一个地方避避雨。

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间茅草屋,所以便跑了过去,敲开了门,给他们开门的是一个老农。

老农开门后,看着哗啦啦的雨,便知道他们是来自己家中避雨的,所以便热情地邀他们进去了,然后给他们倒了水喝。

朱元璋喝了水,看了看这间虽然破败,但也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的草屋,心中很是感慨,在他自己的陵墓旁,竟还生活着这么贫苦的人,看着看着,便和老农聊了起来。

朱元璋随随意意地问道:老伯呀,敢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老农活了几十年,倒也有一点眼力见,看着朱元璋一行人的穿着和言行,便知他们非富即贵,所以也老老实实地回道:小老儿姓董,董茂,茂盛的茂。

朱元璋在嘴里小声地念叨了老农的名字几遍,突然“哈哈哈”地笑了起来,笑得老农不知所措,也笑得随行人员一脸茫然,只听他说到:董者,千里草也,鹿吃草,马也吃草,千里茂盛之草,可养鹿,也可养千里马,好,好,好!

听了朱元璋的解释,众人瞬间恍然。当然,只有董茂仍然没怎么反应过来,他茫然地看着朱元璋他们,这,哪跟哪呀?

董茂还没想明白,又听朱元璋对他说了句:我喜欢你这名字,我决定了,让你当孝陵卫的牧马千户,你且等着吧!

朱元璋这个突然的决定,惊住了所有人,让这么一个没什么见识的老农当孝陵卫的牧马千户真的合适?

董茂也呆了,“啊”了一声,正想问问朱元璋是个什么意思,却见朱元璋已经走出了茅草屋,此时雨已经停了。

没过多久,这间茅草屋外又来了人,说是带着皇帝的圣旨来的,吓得董茂一哆嗦给跪下了。

只听来人宣读了一遍圣旨,文邹邹的,董茂倒也没怎么听明白,只知道皇帝让自己当了什么牧马千户,子子孙孙世袭这个官职。

董茂继而想起了之前来他家躲雨的那个人说过的话,那个人也说过要让他当孝陵卫的牧马千户,想到这,董茂顿时又哆嗦了起来,原来那个人正是当今皇帝!

董茂当了牧马千户之后,享受到了很好的福利待遇,比如他家里哪怕有个窗户坏了,有个门关不上了,官府也会马上派人来给他修好。

董茂从一个只知耕作的小老百姓,顿时翻身成为了一个卫所的正五品千户,竟然只是因为一个名字。

这个看上去似乎只是在说一个老农因为名字取得好而改变命运的故事,可实际上,故事的背后却是在骂朱元璋用人不当,是在骂朱元璋昏庸。

朱元璋创造了奇迹,对于一个创造了奇迹的“臭乞丐”,虽然会有很多人崇拜的羡慕,可是,被朱元璋动了蛋糕和自视甚高的人却会想方设法地向他泼波脏水。


流浪的侯爵


朱元璋的这个故事,将会告诉大家,在古代,取一个好的名字,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好的名字即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荣华,也可以让一个大才子,恍然间与原本已经到手的状元,失之交臂。

朱元璋出巡偶遇大雨,在路旁一户农家避雨。闲谈中,朱元璋得知了农夫的姓名,就立刻将这名农夫封为了“牧马千户”。这个故事还真不是现代人编的,而是从清朝时,就流传下来的一个传说,可信度还是比较强的。

朱元璋布衣出身,是中国历代开国帝王中,出身最底层,最贫苦的一个了。朱元璋小时候,家中根本就没有余钱送他去私塾读书识字。为了生活,他还要每天去给地主家放牛,换一些口粮补给家人。

因为遭遇天灾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哥哥竟然在一个月内先后去世。可是,朱元璋却连埋葬家人的墓地都没有。最后,还是在好心的乡绅刘继祖的帮助下,朱元璋才有了一个可以埋葬父母、兄长的地方。

朱元璋所经历的这些过往,都深深的烙印在了心中,时时刺痛着他。所以,朱元璋在大业已成,定都南京后,除了按照常制,在南京建造皇宫之外,也同时在凤阳老家,将自己父母家人的陵墓扩建修葺一新。

朱元璋在重修祖陵时,也在南京城附近给自己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万年之后安葬的陵墓。这座皇陵,就是现代著名的南京明孝陵。孝陵所在地,周围群峰林立,层峦叠嶂,背依钟山(即紫金山)主峰,为山水所环绕,且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朱元璋在亲自前往视察之后,对于选址非常满意,最让朱元璋兴奋的是,这里还有很多梅花鹿出没。在鹿群的衬托下,整片山峦显得更加的生机盎然,一片欣欣向荣。这让朱元璋觉得,大明的江山,也将会像这里一样,繁盛万载。

朱元璋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担心,如果有人进山猎鹿,会不会破坏风水呀?于是,他立刻下令,皇陵附近,禁止捕猎,还在山下设立了孝陵卫,用来守卫。同时,又在孝陵卫设置了牧马千户所,专门负责皇陵附近的养鹿牧马工作。

朱元璋因为太喜欢钟山优美的环境,就经常微服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这一天,朱元璋快要走到卫所时,突然天降大雨。路旁正好有一户农家,朱元璋奔入避雨。农户主人热情的招待了朱元璋一行人,还陪朱元璋闲聊。

朱元璋问农夫姓名,农夫回答说自己叫董茂。

朱元璋一听,眼前一亮。朱元璋虽然年少时不识字,但自云游三年再次回到皇觉寺(龙兴寺)之后,在寺中僧人的帮助下,开始学习识字,阅读了大量经卷书籍。在从军之后,更是督促徐达等人,要多读书。所以,朱元璋后来读了很多的典籍,其中就包括《后汉书》中关于董卓的童谣谶语:“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董字,拆开就是千里草,后面再加一个“茂”字,岂不是千里草地,繁荣茂盛的意思,岂不是正适合养鹿牧马。朱元璋想到这里,直夸农家主人的名字起得好。他又想到牧马千户所恰恰还缺一名典守,于是,朱元璋亮明了身份,赐封农户主为牧马千户,专门负责皇陵周边的鹿马养牧。同时,朱元璋还特别下旨,准许农主的子孙后代,世代掌印,永驻此地。

古人非常讲究好风水和好寓意,起个好名字自然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了一个好名字,一不小心还能得到一份好工作,这可是很多人,奋斗无数年都可能得不到的好事情呀。如果这位董茂,起名叫做董一一,或者董重一,不要说升官了,估计被杀头都有可能。朱元璋听到后,可能会想,你这是在嘲笑我么。

朱元璋以名取人的事情,还发生在一次殿试选状元时。洪武十八年的殿试,朱元璋前一天梦见宫中有一巨钉,第二天阅卷时,发现有一名贡士名叫“丁显”,毫不犹豫的就将状元授予了丁显。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同样信奉。在永乐二十二年的殿试中,原定状元名叫孙曰恭,可是在朱棣眼中,曰恭合在一起,不就是“暴”字么。朱棣觉得不吉利,大笔一挥,点了另外一名叫做“邢宽”的人作为状元。邢宽即刑宽,寓意以宽治天下。而孙曰恭只能屈居探花了。

最搞笑的一个,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一名原定状元,大名叫做“王国均”。顺治一看,哟,你想做什么,难道是要咒朕做“亡国君”。顺治直接将王国均从一甲状元,给贬到了三甲之列。

虽然我们现代对于名字之类的,看得比较开了。但是为了讨一个好彩头,还是不要怕麻烦,给孩子取一个具有比较好寓意的名字吧。


奕天读历史




朱元璋被称为“布衣天子”,他来自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所以他本能地和贫苦农民距离更近,而和官员的亲近度非常一般。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特别是贪污腐败的官员,朱元璋恨之入骨,只要发现就会严肃处理。

有一次,朱元璋在一农民家避雨,问了老农姓名后,封老农为“牧马千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去孝陵,因为避雨,认识了一个农户



朱元璋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一直以来非常喜欢和尊敬。但是,1382年,马皇后去世了,朱元璋的天感觉塌了。

马皇后在当年9月葬在了孝陵,但这个孝陵当时主体并未完工,为了督促孝陵的建设,另外为了看看马皇后,朱元璋次年春天去了孝陵所在地紫金山。

在紫金山,朱元看到了山花烂漫,看到了山鹿成群,看到了草木茂盛,于是决定设一“牧马千户”机构,相关人员很快就开始了调兵遣将,架构很快搭建起来了,但缺一个合适的领头人。

有一天,朱元璋在视察完孝陵建设后,返城途中,下起了瓢泼大雨,不一会的功夫,朱元璋身上就被打湿了,而雨却没有停的意思。



无奈的朱元璋躲进了一个农户家里,男主人一看朱元璋浑身湿漉漉的,于是拿了一套干净的粗布衣服,给朱元璋换上了,然后两人就家长里短地聊了起来。从聊天的过程来看,朱元璋聊的很开心,因为自己就出生于农村,所以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渐渐地,朱元璋有了欣赏之意,便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农户回答“一直给人做关于放马、养马的工作。”

“原来如此,你叫什么名字?”朱元璋继续问道。

“我叫董茂。”农户回答道。

听到这个名字,朱元璋有点惊讶,又有点若有所思,貌似有了主意,不久就回了京城。

农户董茂被封官



朱元璋回去后,开始安排吏部官员,启用董茂这个人,封董茂为“牧马千户”。当朝廷官员到达董茂家,宣布了皇帝的意思时,董茂很惊讶,怎么会这样呢?

啥也不说了,先上任再说。

不久之后,董茂了解到,自己能担任牧马千户这个职位,一是因为自己善良的行为,特别是给“那套衣服”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朱元璋,认为董茂品德非常好,可堪重用;二是因为董茂是养马、放马出身,做个牧马千户,这是专业对口,能最大限度发挥才能;三是董茂的名字,让朱元璋加了分,“董”就是千里草,“茂”就是茂盛的意思,“董茂”这个名字,就是千里茂盛的草原,这样的名字太对应“牧马千户”这个职位了。

牧马千户这个职位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就是带着人养马养鹿,看守陵墓。关键是牧马千户这个职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说,董茂的一个举动解决了自己的工作,也解决了子孙后代的工作。

董茂获得的所有一切,其实就是对他善意行为的一个回馈,善良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能给他人温暖的品质。

董茂的品德、行为和专业,配得起“牧马千户”那个职位,一切的取得都源于那份“善良”。



这个故事记载于清初褚人获的《坚瓠集》,有人说,那是野史,野史怎么了?正史不见得一定真,野史也不见得就一定假,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保持那份善良”,永远!


蓝风破晓


中国人自来有厚葬的风俗。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重修了祖坟,并在祖坟边上给自己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陵墓,这就是南京城外有名的明孝陵。相传,老朱在陵墓周边一农民家避雨时,老农回答后立即被封为牧马千户,为什么呢?



为自己选墓地,老朱自是格外上心。这天,朱元璋又到陵墓边视察,不巧天降大雨,老朱就近到一农舍家避雨。出生草根的老朱,对农民天生有种好感,也不在乎农舍只是个简单的茅草房。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自来有好客的传统美德,更何况是贵客呢。老农见有贵客来访,自是热情款待。一番寒暄后,老朱到底问了一个怎样的问题,老农到底回答得有多睿智,能惹得龙心大悦,一下子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老朱问到:老汉,你叫什么呀?

老汉答道:我叫董茂,茂盛的茂。

朱元璋一听,眼睛一亮,直夸老农的名字取得好,老农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朱元璋是穷苦出生,草根皇帝。早年,为了生计,给地主家放过牛,出家当过和尚,没上过一天学,十足的大文盲一个。打下江山,当上皇帝,跻身上流社会后,没上过学成了人生永远之痛。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想守住江山,成就千年基业,仅靠打打杀杀是远远不够的,要有谋略,学透古今才行,这些的前提是得识字,老朱要把这一课补上。



董字由千里草组成,后面再加一个“茂”字,岂不寓意千里草地茂盛,正好适合养鹿牧马。

老朱一番卖弄后,听得随从是啧啧称赞,听得老汉是云里雾里。

老朱好不欢喜,想到刚好正缺一个养鹿放马之人,看管陵园。老朱立马亮明身份,给老农封了个牧马千户。

你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


波波戏说历史


朱元璋趣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应该是奇闻趣事最多的皇帝之一,由于他曲折的身世和超强的管理能力,这位明太祖在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而关于“牧马千户”的故事也非常有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世不重要,能力不重要,文凭不重要,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故事来自明朝董谷所著的《碧里杂存》中,下面先引用一下原文:

千里草

高皇帝初作孝陵于钟山之阳,因山多鹿,禁人捕猎,而设教陵卫于山下,特置牧马千户所,盖取义鹿马欲其蕃息耳。所既置矣,尚虚典守之职。他日因微行至陵所,归途遇雨,偶于民家门屋下憩焉。问其何姓,曰:“董氏也。”圣意遂注,曰:“千里草,马所宜也。”即拜其人为千户,以典斯收。至今子孙世掌所印,不得而易。墙门每坏,官府辄为之修云。

故事概述:

朱元璋在为自己选陵墓宝地的时候,最开始看中了钟山的南边。后来看到山上有很多鹿,觉得这里灵气充足,于是便下令禁止所有人禁止在这里捕猎,而且还在山脚下安排了守陵的卫士,并在此处建造了一座“牧马千户所”,把自己皇族要用的御马和这些鹿都在此地饲养。

很快这座办公室就建好了,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来担任饲养员一职,朱元璋也为此而烦恼。有一天他微服出巡想去陵所看看,不想半路途中下起了大雨,他便就近找了一户农舍前去避雨。

在农夫家中朱元璋也跟他拉起了家常,问农夫:“你姓什么啊?”

农夫说:“我姓董。”

朱元璋大喜:“董字拆开来就是千里草,你这是五行带草,八字缺马啊!你来帮我养马吧。”

于是这位农夫被封为“牧马千户”,而且这个官职是世袭的,他的子孙可以继承这个官职,子子辈辈在这里为皇家养马养鹿,就连家里的墙啊,门啊坏了,都是官府帮他们修。这是真正的“铁饭碗”啊!


水煮汗青


在朱元璋扫平天下,定都南京后。就开始计划自己的身后事了,要选一处风水宝地来作为陵寝,庇佑后世子孙,以期待大明基业万代相传。征召了许多的易学高能,风水大师,全国的山山水水塌边无数,最终在孙权墓的旁边选定了一块地方,这个陵墓修建了三十年,动用了十多万的民壮军吏。

明孝陵,院墙周长四十五公里,园内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高楼大厦,美轮美奂,气势恢宏无比。里面十万株珍稀名木,上千头鹿,豪华无比。盗墓毁陵是那个朝代都避免不了的事情,朱元璋为此专门设置了守陵卫来保护陵墓。感觉有点冷清不热闹,于是就设置了一个牧马千户所,在陵园里面养马。



牧马千户所的主官是千户级别的,在明朝也是中上层级别的军官了,一时间,朱元璋也不知道派谁来担任这个职位合适。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在回来的路上,竟然下起了大雨,匆忙之中,他躲进了附近一农户家避雨,与那农户主人闲谈之中,朱元璋问起农户的姓名,农户回应说自己叫董茂,朱元璋一听,若有所思,嘴里嘀咕道:“千里草,马鹿所宜也”,原来,朱元璋将那农户的姓氏“董”拆为“草”“千”“里”,联想到孝陵还缺一个牧马千户,这“千里草”来养马,一定是个好兆头,顿时大喜,当即下旨,命董茂为牧马所千户,且世袭罔替。



所以说起个好名字也是一门学问的,有一个好名字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甚至是子子孙孙的命运,因你而变。


姑臧山鹰


明朝最重要军事制度,要属卫所制了。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想必没人会说不知道吧。锦衣卫,就是大明军事卫所制度一个具体的表现。还有诸如金吾卫、羽林卫等军事组织。都是一卫一卫的。

卫是明军的最大基本单位。一卫大抵有5600人左右,分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每所1120人左右。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百户所约120人。

这些卫所遍布首都、全国各府县和战略要地。外受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内受五军都督府管辖。

再说军事长官的品秩,省都指挥使(正二品)、卫指挥使(正三品)、千户所的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所百户(正六品),好了,大概了解一下,大明军职的品秩等级大小。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因为自己的名字,未立寸功,得封了正五品军职的正千户,而且还是世袭的军职。

正五品的军职到底有多大呢?这么说吧,根据大明职官制度,相对于行政官职的品秩,正五品对应内阁辅臣的序列,就是相当于建极殿大学士或中极殿大学士。这些大学士到地方视察,可是要自称阁部的。比如史可法、史阁部。

对应到六部,就是郎中这个级别。对应到政法机构,就是大理寺左、右寺丞这个职级,上面所列的,都是中央机构的官员职级。

咱们再对标一下,地方政府看看。大明的地方行政架构,分为府(直隶州)、县(州)二级。

府就是行省,相当于现在的省。知府就是省长,知县就是县长。正千户对应的就是行省里的正五品同知(相当于厅长),比知府(省长)要低了一级。

对应到直隶州(相当于直辖市),就是比最高长官知州还高了半级,知州才从五品。对应到县,则比知县足足高了二级,知县才正七品。

这么一比较,这个正千户的含金量,那是钢钢的。当然大明王朝,重文轻武是规矩,同级的武官见到同级文官,可是要作辑的。但品级还是一样的。

这个正千户专司牧马,属于孝陵卫下属的部门。孝陵卫是朱元璋,专为卫戍自己的陵寢而设立的。不同于原有的锦衣卫、羽林卫、金吾卫等京城上12卫。孝陵卫不属于京城上12卫序列,而且设立较迟。

明孝陵始建于洪武14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即葬入此陵墓区里,一个已经建好的陵宫之内,并将整个陵墓区,定名为"孝陵"。

孝陵规模巨大,动用10万工匠,建了30余年,直到永乐11年才收尾竣工。朱元璋在洪武31年就驾崩了,与马皇后合葬于地宫之内。当然,孝陵还在继续建造。

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上参照唐、宋皇陵。享殿巍峨、楼阁雄伟,南朝七十座驻南京的寺院,有半数寺院被圈入孝陵之内。

整个孝陵区域内,亭阁相连,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殖长生鹿千头。千鹿项戴银链牌,牌内铭字“入孝陵者死”之字样。一时,鹿鸣陵间、马憩林荫,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虽然,太祖已组建了孝陵卫这支护陵部队,可其下属饲养鹿马的管理机构长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牧马千总”还虚位以待,这让明太祖伤透了脑筋。

某日,太祖徵服出访民间,因躲雨避入一农户家。躲雨期间,便与主人攀谈起来。问及户主姓名,农人说,“我叫董茂”,太祖闻知大喜。董为千里草,茂为茂盛。千里之草当然茂盛可观。

这个名字吉利。正好选该人去当“牧民千户”,也了了咱一片心愿。回宫后,当即下旨,封董茂为牧马正千户,正五品,世袭罔替,子孙专司于孝陵内养马饲鹿。

偶因微行至陵所,归途遇雨,憇于民家。问其姓名,曰:董茂。圣意遂注,曰:千里草,马鹿所宜。即拜为千户,以典斯牧,子孙世掌所印。门墙每坏,官府为之修葺。

官是封出去了,太祖心里高兴,总算解决了一件事。这农民也高兴疯了,祖祖辈辈、世代为农,连县太爷也不敢正面瞧过,如今一脚跳到金銮殿。真是风正一帆顺,名正一世爽。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朱元璋从低层的平民老百姓一举成为了大富大贵的皇帝,中间历经了艰苦的历程,他见的世面很广,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


但是令大家奇怪的是,在他访问民间时,老人只说了一句话,就被他任命为大官,他们家族几代人的吃喝不用发愁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个时候明朝刚刚建立下来,士兵们经过了很多场战争,一个个疲惫不堪,老百姓们东奔西跑的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国家正处于涣散的状态,如果在此时不增强国家实力,很有可能再被另一个王朝所取代。

而士兵的数量已经足够了,可是战马却远远不够,所以在那个时期,布匹珍宝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希望朝臣们都给他进贡一些良马,越多越好。这样的风气和习俗持续了很久,他想要的良马也够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他急需马匹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是个孝顺的人,他一登上皇位,就给先帝以及其他列祖列宗的陵园里安排了很多人去守着,并且都是些精壮的士兵们,每个人还配有良马。

现代时代有盗墓者,古代当然也有,而且皇家陵园里很多皇帝都是带着大量的珍贵珠宝下葬的,所以皇家陵园对盗墓者们的诱惑力很大。

朱元璋一直不放心,所以配备了这么多的兵力在此,他认为这样方能守护好先祖们。

陵园有人守护了,但是士兵们每天站岗就够累了,别提晚上再喂马了,所以他决定专门设计一个喂马的官职,并给予高薪。

有一日他到民间去调查民情,在行走的旅途中,天空中布满了乌云,不一会就哗啦啦的下起了大雨。他抬头一看,前边的村庄刚好有一户人家,这犹如无尽黑暗中的一束灯光了。

那家老农在门口一看,有个人在雨中飞快地跑着,直奔他们家门口,老农赶快把他请进屋子里,好生伺候着他。


一阵寒暄之后,他仔细的端详着眼前的这个人,浓眉大眼的,一脸富贵之人的样子,他微笑的问道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回答说叫董茂,他听了之后一阵欢喜。

他欢喜不是因为老人的殷切伺候,而是因为老人的名字,董字是以国家不可缺少的粮草为部首,以作战时的利器千里马为偏旁,并且还带了一个可以让土地茂盛国家繁茂的茂字,朱元璋一下就相中他了。

他当时就封老农为陵园里的养马官,别看他这个官职名字很普通,可是俸禄却很高,而且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还亲口允诺,只要明朝一直存在,老农家里就是拿高俸禄的大官,老农没想到他的名字竟然帮他开启了仕途之路。朱元璋相信有了老农的守护,他的陵园和他的王朝都会顺风顺水一直延续下去的。

这个故事看似非常滑稽,但是却蕴含了很多道理。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注重名字的选取,古人科考特别讲究名字,如果犯了皇帝的讳,那一辈子都做官无望了,在贫穷时代取一些低贱的名字,希望能保佑他们活下去,富贵时代取一些志向远大的名字,希望人如其名,长大后成为高官贵人。


小小嬴政


想要知道原因,那就得先知道“牧马千户”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

其实说白了,“牧马千户”和“弼马温”都差不多,养动物的。不过养动物的地方不一样,一个是天庭,另一个则是深山。

既然知道了“牧马千户”是什么样的官职,下面我们还需要知道为什么朱元璋要设立这样一个官职。

提到了为什么要设立“牧马千户”,就要说一说朱元璋最爱的女人了,马皇后。

马皇后是朱元璋一生最爱的女人,自从马皇后病逝之后,朱元璋就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可想而知马皇后在朱元璋的心里地位是有多么的重。

马皇后病逝之后,葬于明孝陵,明孝陵位于紫金山。

当时孝陵还未竣工,正在建设当中,朱元璋想借着催工的机会,探望一下马皇后,于是就去了紫金山。

紫金山当时的美景美不胜收,不仅有山花,还有动物,朱元璋也是非常感慨,便决定在这里设一个“牧马千户”。

风景美是美,但是朱元璋去的不是时候,他视察完准备回去的时候,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

咋办呢,朱元璋只能找地方躲雨,这不,就找到了这户农民家。

躲雨的过程中,两个人肯定不能大眼瞪小眼,所以就一直在聊一些家常。也就是在聊天的过程中让朱元璋决定了选他做“牧马千户”。

雨停了,朱元璋走了,不多久后,就有人来告诉这户农民,他被封为了“牧马千户”。

为什么会那么草率的就封他为“牧马千户”了呢?

当时朱元璋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他的名字,第二个问题则是问的工作,他是做什么的。

也就是这两个问题,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

这位农民叫“董茂”,光是听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和山有关联,而且细细品味,发现更为惊人,简直就是为“牧马千户”而生的。“董”,草千里;“董茂”,茂盛的草长满了千里。

他的工作当然就是农民了,还有就是为他人养马,养牲畜。这也是非常符合“牧马千户”的。

其次,就是董茂人品非常好,能够让一个陌生人在自己家避雨,而且当时看见朱元璋的衣服被雨淋湿了,直接就给朱元璋拿出一套干净的衣服让他换上。

这样的人,被朱元璋遇上,封为了“牧马千户”,实在是值得,这波不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