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宋方方|老屋後院的棗樹

老屋後院有一棵粗壯的老棗樹,聽奶奶說,是在我父親還小的時候從太爺爺的祖屋移栽過來的,這棵樹至少百年曆史了。

春天棗花盛開,滿院芬芳,村口大爺養的蜂子在樹中來回穿梭,忙碌著採著花蜜,風一吹,嫩黃色的棗花落的滿地都是,那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富平宋方方|老屋後院的棗樹

夏天,棗樹枝繁葉茂,為我們遮住了毒辣灼熱的烈日,送來了滿院清涼,小小的我站在樹下仰望,棗樹真的高極了,彷彿聳入雲端。這時的棗很小,都是青色的,但我和妹妹還是忍不住想嚐嚐棗子的味道,樹太高我們根本就打不到,聰明的妹妹卻撿起地上的土塊,拋向了棗樹,竟下來了幾個棗,我和妹妹興奮的撿了棗吃,青棗實在是太難吃了,什麼味道都沒有。奶奶說到秋天才能熟,熟透了就能吃了。沒熟的棗不能吃,吃了頭上會長疙瘩。等待真是漫長而焦急的,天天盼著棗快點熟。

富平宋方方|老屋後院的棗樹

眼看著棗越來越大,越來越紅,我和妹妹們饞壞了,就央求奶奶快點打棗,只見奶奶準備了盆,桶,還有竹籠準備打棗,奶奶說,你跟娃離遠些,等我打完了再過來拾,我和妹妹答應著。只見奶奶用很長的竹竿,挑棗多的樹枝打去,又大又紅的棗嘩啦啦從樹上掉了下來,那場面壯觀極了。一個個棗子像淘氣的孩子一樣,滾到了牆根下,糞堆上,羊圈裡,眼看著還被羊羔子踩了幾腳,我和二妹一看急了,正好從棗樹下跑過去想要撿棗。這時,奶奶又落下了第二杆,又胖又大的棗子砸在了我和妹妹頭上,打的我倆抱頭亂跑,這下再不敢撿了,等到奶奶打完放下杆,我們姐妹三人才拾了起來,邊拾邊吃,那紅紅的大棗真是甜吶!就這樣持續打了好幾次後,棗樹上的棗還有很多,奶奶說,太高了打不下來了,等你舅來了打,你舅能上樹,一搖就下來了,每年放秋假舅舅就來我家,上到樹上打棗,打下來的棗讓舅舅帶回去一些,再送給鄰里一些,奶奶也留些棗,晾乾蒸糕。也給我們蒸著吃,那味道真的是特別香甜。

富平宋方方|老屋後院的棗樹

深秋,棗葉開始泛黃凋落,每天一起來,打開院門,就能看到滿院金黃色的落葉,微涼的秋風吹過,棗葉打著轉從樹上翩然落下,在院子裡鋪上厚厚一層,從落葉上走過就像踩在鬆軟的泥巴上一樣。奶奶會把葉子掃在一起,堆在柴房,等冬天燒炕。

冬天,一場大雪洋洋灑灑好幾天,棗樹上,院子裡,落滿了厚厚的積雪,院中的棗樹看起來就像穿著白色衣服的巨人一樣霸氣威武,我們姐妹三人坐在炕上聽奶奶吹笛子,剪紙,講過去發生的老故事。

富平宋方方|老屋後院的棗樹

後來搬新家了,老屋要拆除了,大棗樹就被挖掉了,從那以後我們姐妹就很少吃棗,也在沒吃過那樣甘甜多汁的棗子了。也只有村口棗園的幾十棵棗樹和我家的棗樹味道品種接近,聽村裡的老人講,這些棗樹也快百年了,每到成熟季節都有人看守,只有路過時才敢偷摘兩顆嚐嚐。後來,看守人年紀大了,棗園經過十幾年的流轉被父親承包下來,這才又吃上了這甘甜多汁的大紅棗。


富平宋方方|老屋後院的棗樹


棗樹一生都在給予,甜了幾代人。奶奶如是,父母亦如是,現在每每想起,有美好,有遺憾,但不管怎樣都是我家幾代人最美好的回憶。雖然沒了院中的大棗樹,但一家人對的棗樹的感情是永遠都不能割捨的。

最後,通過此文章祝願我的家人,一生平安。也祝願所有心存感恩之人幸福安康。

宋方方,富平留古人,1989年4年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