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少年強則國強,看看這位作者筆下自強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今天,讓我們看看這位作者筆下描寫的自強不息的好少年,他出身貧寒,但他懂事、刻苦努力,值得大家學習!

少年強則國強,看看這位作者筆下自強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少年振圳,家庭出身貧寒,父親是一個泥瓦匠,母親是一個思想先進,誠懇善良的村婦,一家人日子雖過的清苦,倒也平庸無事,其樂融融。

振圳從小學習就好,從學前班起,就是班長。只因家裡太窮,小朋友們玩的彈球、小皮球、小足球之類,他一概沒有。小朋友們玩時,他只能眼巴巴的望著,心裡很是失落。母親看到了,就教育他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改變家裡一窮二白的現狀。母親的諄諄教誨,使振圳在家裡和學校都表現的非常優秀。

振圳上三年級時,本家爺爺對他說:"振,我娃放假考試各科成績都得一百分,三爺獎我娃十塊錢。"放寒假了,振圳拿著通知書,都沒進家門,一溜煙跑到本家三大爺家"三爺,看我通知書"。三大爺迷著眼睛,瞅了瞅通知書,哈哈大笑:"振,我娃行,三爺給我娃十塊錢。”三大爺高興地給振圳發了十塊錢。振圳拿著錢,順便在本家媽媽那買了圓珠筆、本子,花掉二元錢,高高興興的攥著剩下的錢回家,母親問緣由,讓把錢給三爺送去,振圳倔強的說:"我三爺給我的,叫我好好學習。"從此後振圳學習更加刻苦認真。

還有一年暑假,振圳一個人在渠堰上玩耍,回來在鄰居家門口撿到五毛錢,硬是給了那家主人,主人高興地說"娃,阿姨不要,不是姨的錢,拿著給你買雪糕吃","阿姨,我不要″,鄰居高興得逢人便誇振圳。

少年強則國強,看看這位作者筆下自強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振圳上小學時,別的同學都是買的雙揹帶書包。振圳呢?從學前班起,總是揹著母親親手做的雙揹帶書包,穿著母親親手裁剪縫製的衣褲。精神幹煉,學習優秀,各方面表現出色,小學老師高興地誇到"振圳天資聰慧,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將來也許會從政"。

上初中時,振圳的學習成績一直優秀。振圳是班長,組織能力非常強。下雨時,他早晨起來把村裡初一、初二年級的同學集中起來,排成隊集體到校。泥濘的路上互相摻扶,相互照應,不讓一個同學掉隊遲到。回到家裡時,他經常幫媽媽幹家務,莊稼地裡的活他也得心應手,特別是每年署假,他都會在他四姨的井上澆玉米,五、六畝大的地,他一個人一澆就是幾天幾夜,從不叫苦,掙的錢給自己攢學費。那是,為了方便,他寄宿在姨媽家,每星期回家一次,他不喜歡吃麵,母親總要給他做米飯,炒他喜歡吃的菜,臨走給他手裡塞五元錢,這就是一星期的零花錢。振圳知道家裡的日子過的緊巴,在姨媽家吃飯又不需要錢,所以他把母親給的零花錢都攢著。家裡有急需,磨個面、交個電費的,他知道了就把自己的錢拿出來應急,這讓他的母親常常感動和內疚。

振圳在學校學習非常認真刻苦,週末回到家裡卻不翻書本,幫二爸家乾乾家務,幫媽媽澆澆地,小小年紀非常懂事,從不讓爸媽操心。

初三時,別人都在全身心備戰中考,振圳呢,還是該學學,該玩玩,他說,這叫"快樂學習法,一張一馳,勞逸結合″。

少年強則國強,看看這位作者筆下自強不息的好少年振圳

最終,振圳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富平縣迤山中學,我們期待他在未來的日子裡更加努力學習,以優異成績進入更高的學府深造。

作者簡介:薛菊蘭,微信名九月菊,富平,城關向陽村人,出生於一九六五年。酷愛文學,喜歡文字,老馬新途學舉步,初出茅廬寫篇章。文章散見於《富平人》,《一葦浮萍》,《微富平》,《三秦文學》,《陝西散文論壇》等網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