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時至今日

現在高陵、閻良、富平、銅川等地方的鄉黨們上西安

210國道的渭河大橋也是很多鄉黨們的首選

你知道當年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嗎?

要知道詳情讓我慢慢地道來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渭河大橋是210國道(當地人叫西韓公路)上的一座重要的橋樑,多年都是渭北人(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除過坐火車去西安唯一選擇的路線。

親愛的高陵城啊!

美麗的故鄉,

渭河兩岸紅旗在飄揚

……

這首歌曲是1965年當時在高陵地域老少皆能熟練吟唱的歌曲,社員們特別的喜歡,要知道這”紅旗在飄揚”是有來歷的,那些建設渭河大橋的民工工程技術人員著實是任勞任怨幹勁沖天,工地上紅旗招展,不分晝夜的幹著,那熱火地場面勾起了作者王丙彥的靈感,後來寫了這首歌曲。

此前,渭河大橋的建設屬於蘇聯援華的一項工程,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撤走了專家,只建了最南邊的兩座橋墩的基礎,那剛漏出沙灘的橋墩基座就一直孤零零的幾年時間裡在那兒靜靜地臥著。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工程是1965年的三月一日重新啟動開工建設的。工程的直接建設單位是上海橋樑工程隊,陝西省公路局招收了高陵、乾縣、彬縣、永壽、禮泉共計六七百人的建橋大軍,就乾縣的民工最多,有二百多人,咱高陵只有68名民工。舉榆楚村民趙春榮(當年十九歲)老哥回憶,那時省公路局給每個民工每人一個月有33元的勞務費,除過每月給生產隊上交18元計得30個勞動日買過飯票還有剩餘,就這每天都能見到葷腥,在那個年代生活水平算是很好的了。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那時候建橋大軍不停點兒的二十四小時倒著班兒的工作,上面的領導鼓勵大家好好的幹,表現出色的將會被轉正成為正式工人的,所以,工友們幹起活兒來那是絕對的賣力氣,由於文化大革命運動,誰知後來相繼建造了幾座橋樑,一個都沒有轉正。

每一個橋墩的基礎開挖前得先用草袋子裝成沙袋把四面的水隔斷住,四邊四條關中一號大船用鋼絲繩錨固,其作用主要是人員往外抬運基礎坑裡的沙土卵石,也是為了防止沙袋被水沖垮,多少能起到阻擋水的作用。那四角的四臺水泵不停點兒的抽著基坑裡的水,民工用洋鎬挖用藤條編織的籮筐倆個人合夥往上抬。基坑的大小將近百十平方,全部要人工掘進水下河床三米深,二十四小時人員不停點兒的挖掘倒運著,可以說是人海戰術。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基坑挖到位後,事前在前多年高陵縣預製廠(當地人叫道杆場)的那個地方用鋪設的臨時鐵道把預製的邊長約摸四十公分長二十一米帶有錐形的方樁運輸到基坑邊沿,垂直立定,用氣錘打進之前先鋪墊一沓麻紙,其作用是怕方樁打進的過程中水灌輸了下去而減小了摩擦係數,一直打進二十米,剩餘一米把這一米的混凝土破碎。每一個基坑要打下去二十一根方樁,外圍的鋼筋全部彎曲成90度,只有墩子的部位按照比例留下一部分,其餘全部彎曲,基坑底下橫豎密密麻麻地擺滿了那直徑二十多毫米的螺紋鋼,人工紮成等距離的方塊形狀,雙層筏片結構,用最好的速凝混凝土澆灌人工機械振動,就這樣子的一個一個的橋墩基礎由南向北推進著。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那年月沒有高壓混凝土泵,在水面上作業龍門吊好像也難以施展,所以,澆灌混凝土橋柱全是搭建著腳手架,人工得一層一層一筐一筐的往上抬。橋墩柱建設完工緊接著架設橋樑,橋樑也是在預製方樁的地方預製的,經過鐵道運送到橋墩柱處,用架設橋樑的機械緩緩地慢慢地放置到橋墩柱上,從南向北推進…橋上的護欄全是人工用道鏈安裝。

工程前後共用了九個月零十天時間,當然中間也有干擾只得停止施工,譬如六月份漲了一次大水,那浪頭有兩米多高,只差一點點兒水就把拉八莊村子給湮沒了,洪峰過後又繼續施工。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為了召開竣工通車典禮大會,提前在拉八莊村北搭建了一個面向渭河的大臺子,那天,省區領導,高陵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全來了,方圓幾十裡的村民到現場看熱鬧。群眾高興地說“這哈過河就不用坐船了”,那人山人海里三層外三層看熱鬧的大人小孩興奮不已,橋上兩綹子一直到會場全是五顏六色的旗幟,那些旗幟招展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氤氳的空氣好不熱鬧,比冬至會上的人都多,省公路局局長郝俊高講了話,高陵縣縣長李定峰講了話,還有陝西省公路局第四工程處處長劉鴻錄也講了話,郝俊高李定峰二位領導親自點彩……

到2018年的十二月十日渭河大橋就已通車整整的53年了,它,仍然巋然不動。感謝當年的那些建設者,聽說當年高陵縣參加建橋的那68位民工已有三十多人離世了,但願我的文章能安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忍者神龜說:補充一點,橋墩外圍還用竹板條子當剛材使用呢,那年我親眼看到。

講述者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這真是:

大天世界,萬千裡,飛度大橋南北。

重溫舊事如昨見,場面激盪鬥志。

渭河兩岸,紅旗招展,扁擔鎬頭躍。

戰天鬥地,如螞蟻搬泰山。

彈指五十三年,人間變了,改革天地翻。

述者猶記當時景,情緒激動如昨。

豪情萬丈,燈光如白晝,你追我趕。

精神感天,愚公移王屋山。

向所有為高陵區渭河大橋參建者

致敬!

高陵、閆良、富平、銅川等去西安都要走的渭河大橋是怎樣建設的?

作者:張軍海(曾用這個鈞):地道的農民,榆楚村人,已與土地打了多半輩子交道,現為高陵區文化館口述史自願者,高陵區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高陵區文史守根群成員之一,高陵區政協文史資料撰稿員,高陵文學詩詞協會會員。曾經給區政協提供了好多篇文章,已有十數篇拙文見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