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壹毫鎳幣

盛世收藏-壹毫鎳幣

1916年護國戰爭結束後,雲南都督唐繼堯野心膨脹,利用護國戰爭樹立起來的威望向外擴張,與川、黔軍閥連年混戰,在滇軍內部為爭權奪地互相混戰,致使軍費開支龐大,單靠沿襲舊制徵收的田賦、鹽稅、厘金等稅,已不能滿足軍閥戰爭的需要,於是唐繼堯採取各種手段進行搜刮,以充軍餉,鑄造鎳幣便是其中之一。

唐繼堯不願鑄壹角銀幣,認為太費工時影響造幣餘利的提高,但卻熱衷於鑄造壹角鎳幣,因為鑄鎳幣成本低,利益更大。在1924——1935年間,從日本進口原料,鼓鑄為輔幣,分壹毫、半毫兩種,壹毫共鑄1.79億餘枚。

壹毫鎳幣是1916年護國戰爭結束後,雲南都督唐繼堯利用護國戰爭向外擴張,連年內戰,致使軍費開支龐大,為補充軍需,鑄造鎳幣便是其中之一的決策。此組雲南省造壹毫鎳幣,為鎳造幣。錢幣正面珠圈內四字直讀“壹毫鎳幣”,其中心有一凸起小圓珠;珠圈外上攜“中華民國十二年(即1923年)”年份,下攜“雲南省造”鑄造局。背面中間一面民國五色旗幟,珠圈外周環英文介紹,整幣鑄造精良,錢文字跡清晰可見,且此組錢幣存世非常稀少,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鎳幣在我國的存在,僅僅幾十年,它在我國數千年的貨幣歷史長河裡雖然曇花一現,但卻是我國貨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機制幣的出現,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是我國錢幣鑄造技術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國錢幣形制的一次革命,對當時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由於流通時間比較短,鑄造量少,流傳幹民間非常稀少,甚為難得,近幾年來,壹毫鎳幣的收藏價值極為走俏,是收藏家的一匹“黑馬”。

盛世收藏-壹毫鎳幣

鎳幣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據介紹,此雲南省造壹毫鎳幣距今已有多年的歷史,因而其整體呈現出一種歲月凝重的滄桑感。儘管如此,錢幣的幣面的圖案依然保存完整,整體幣面造型較為分明,且佈局和諧,堪稱精品,收藏價值極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