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200名治超“守門員”日夜嚴守貨運源頭

紅網時刻7月4日訊(記者 李海波 通訊員 唐星波 李軍輝)近日,在益陽市安化縣白洋碎石場,一輛載滿碎石的6軸車過磅後,超出核定噸位1.9噸。駐守在現場的治超人員隨即對司機進行勸返,超載碎石卸載完後,貨車才順利駛出碎石場。

益陽市將源頭監管作為治超治本之策,關口前移,與各源頭企業簽訂合法裝載承諾書,建立駐守、巡查制度和貨物進出場登記臺賬,近200名治超“守門員”日夜嚴守重點貨運源頭,確保無超限超載車輛駛出。

據介紹,益陽市有20萬噸以上的重點貨運源頭企業39家,一般源頭企業近200家。為剷除違法超限超載滋生的土壤,各區縣(市)不斷完善貨運源頭治超體系。今年年初,益陽市對所有貨運源頭企業實行摸底登記,建立臺賬並向社會公示,與各源頭企業簽訂合法裝載承諾書。對20萬噸以上的重點貨運源頭企業,安排專人駐守或安裝視頻監控,接入縣級治超信息平臺;對20萬噸以下的貨運源頭企業,開展每週不少於二次的巡查,並建立駐守、巡查臺賬和貨物進出場登記臺賬。安監、工信、運管、水務、砂管等部門派出專門人員駐守、巡查職責範圍內的貨運源頭企業,各鄉鎮、街道對轄內的貨運源頭企業安排專人駐守巡查,充當貨運源頭治超“守門員”。

同時,為壓實“守門員”責任,市、縣二級治超辦開展了每月不少於2次以上的明查暗訪,檢查貨運源頭治超“守門員”履職情況及貨運源頭企業駐守、巡查臺賬和貨物進出場登記臺賬,對上路行駛的超限超載車輛開展責任倒查,對履職不力的“守門員”通報批評,嚴肅問責。

今年上半年,益陽市治超辦共發出5期通報,嚴肅指出了11家源頭企業監管不力的問題。其中,桃江縣對全縣7家重點源頭企業和42家一般源頭企業實行“四包一”,即一家源頭企業由一名所在地鄉鎮班子成員、一名鄉鎮幹部、一名村幹部和一名企業負責人組成的源頭治超工作機制,有效遏制了源頭超限超載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