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在中國古代,從孔子提倡喪葬禮儀開始,人們便從起初的重視喪葬禮儀,轉為了重視豐厚的陪葬。古人認為,死是生命的延續,是另一個世界的開端,所以死亡也並不是一個終止。正因為如此,一些豪門大戶、王公貴族才會在去世的人的墓中,放入大量的隨葬物品,好讓其去世之後依然能享受如同生前一般的榮華富貴。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也正是因為古人的這種習慣,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一座座古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就是我們瞭解古人的重要途徑。古人講究喪葬禮儀,越是位高權重者,其墓時修得越豪華,隨葬物品越是珍貴。

古人希望自己能夠羽化昇仙,這就需要肉身不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玉石在中國古代被賦予靈性,人們將色澤豐潤、玲瓏剔透的上等美玉雕琢成小件,分別置於屍體的七竅之中,以求屍身長久不腐。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不過,這顯然是古人的一廂情願的追求而已,現實情況當然是要讓他們失望的。不僅最後沒能夠成為神仙,就連屍首也早已經腐爛,成為一堆白骨而已。但是也有著一些例外,比如馬王堆出土的歷經幾千年,屍身尚未腐爛,肌膚看起來還吹彈可破的辛追夫人。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還有那於兩千多年前製作,被挖掘時還殘留在陶罐中的藕片湯等等。正常情況下,屍首歷經千年,早已經化為白骨。而食物也不可能幾千年還能夠保存原樣。究竟是怎麼回事?有些謎底到今天也沒有被揭曉。

驚人的發現總是一個接一個的出現,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當專家打開一座古墓時,其中竟然還有一桌精心製作的飯菜。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在古人墓中,隨葬物品非常常見。一般家庭可能比較簡單,只是一些日用品,而王公貴子就複雜了,其中的東西多是奇珍異寶。而這座與河北發現的古墓,其中雖沒有什麼隨葬物品,但卻仍然讓專家目瞪口呆。原來,這裡竟然有著滿牆精美的壁畫。

這座古墓是在1993年,於河北張家口市發現的。這座古墓的主人,要追溯到遼代時期了。經過專家仔細研究,這座古墓的主人是那一時期一個姓張的家族。這是一個墓群,附近安葬的都是這個張氏家族的族人。這些古墓雖然距離今天年代久遠,但是卻被保存得相當好。最令人驚歎的還不是其宏大的規模,而是滿牆精美的壁畫。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在牆壁上的這些畫,色澤鮮豔,保存完整。看上去完全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彷彿只是剛剛畫好。上面的圖案有人物,有各種生活場景。從畫中可以看到那個時期人們的日常活動,對於專家來說,這項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有一間墓室,主人是張文藻和他的夫人。與其他古墓一樣,他們的墓室中沒有什麼昂貴的隨葬物品,也是滿牆的壁畫。但是,這裡的設計卻讓人十分吃驚。原來,設計者似乎是給張文藻夫婦設計了一座微型宮殿,其中的環境就如同二人生前的生活環境一般,在門樓中間有一處木門,木門上還有鎖。打開這個鎖,推開門,人們就能看到兩旁的壁畫上,畫著歡迎大家進入的傭人。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在古墓的前室,頂部的圖案是蓮花藻井,後室的頂部圖案是圓形的天幕。看上去就如同浩瀚的星空一般,而且上面還繪有日月星辰、28星宿,十分講究。有專家估計,這些壁畫放在今天,價值超過十個億。只是今天的匠人花得再逼真,也達不到數千年前匠心獨運的水平。

墓室主人張文藻,雖然沒有什麼珍貴的隨葬物品,但是可以看出,他一定是以為身份顯赫的人。在當時,他的家庭應該是相當富裕的,否則,一般百姓的家庭哪裡會請重金,請人在墓室中描繪這樣的精美壁畫呢。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契丹人張文藻,留給後人的驚喜還不止這些。有專家看完這個墓室後說,主人似乎早就知道了我們要來。

考古隊打開一千多年古墓,墓中壁畫價值連城,墓主人擺了一桌好菜

原來,在張文藻夫婦的棺木前面,是一張大桌子。在上面,擺滿了碗筷、盤子中還有食物,瓶中還有美酒。還有葡萄、梨子等各種水果,只可惜這些水果早已經脫水乾枯。倒是板栗還保存完好。墓中有一行字“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似乎是墓主人與後來人開的一個玩笑。難怪專家會說,主人早就知道了我們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