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禪意的詩句有哪些?類似“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生活帶勁嗎


王維被稱為"詩佛",那麼,那麼本文以王維詩歌為切入點,體味禪意。

"在'真如'呈露的剎那,修持者感受到一種奇妙、愉悅的心理體驗:物我的境界消失了,自己彷彿融入大自然之中,心靈靜謐安祥,而又生機勃勃,這就是所謂禪悟"。

王維在《請施莊為寺表》中說:"臣之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向求寂靜。"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五言絕,自是天仙口語,右承卻入禪宗.如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粵,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讀之身世兩忘,萬念俱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診。"(《詩蔽》內編卷六)沈德潛也說:"王右承詩不用禪語時得禪理前人早已注意到王維詩中與禪理相通的地方。宋嚴羽以禪喻詩,認為:"大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滄浪詩話·詩辨),王士禎雲:"舍筏登岸,禪家以為悟境,詩家以為化境詩禪一致,等無差別。"(《帶經堂詩話》卷三)詩創作中的"悟"與修禪中的"悟"有相通之處王維修禪習靜體物入微的思致,自然帶進山水詩創作之中。

著名的《山居秋暝》一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是一幅秋山新雨風光圖,從文學欣賞的角度看,首聯描繪了秋山雨後澄澈清爽的大背景,頷聯是對月、松、泉、石大自然的靜謐狀態的描繪。明月照在松林中,泉水流在山石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週而復始,無人問津,這應該是一種空寂。然而,頸聯由靜態轉為動態,寫了竹喧與浣女,蓮動與漁舟,使寧靜的畫面,頓呈生機,這種富有生命力的點染,使人感到的是充滿生命力的"寧靜"而不是死寂。最後寫作者的感受:春天的芳華,雖已消歇,但是此中有樂趣,我們仍然可以留於此中。東晉僧葷《物不遷論》雲:"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這種不受客觀環境變化而影響的永恆的快樂的心歌。這應該說是作者已達到了不生不死的涅槊的佛教境界了。

又如《酬張少府》一詩中,王維表達靜的喜愛: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詩人在晚年摒除世事的紛擾,沉浸在禪宗提供的靜謐的世界之中。"松風"兩句所寫,不正是一個極靜的天地嗎?在這方天地中,一個"幽人"在月下徜徉,與月光溶在一起,陣陣"松風",吹開了他的衣帶,山月照著他彈琴,何等寧靜,何等澹遠,何等的快意!

如錢鍾書《談藝錄》中所說:"不泛說理,而狀物態以明理,不空言道,而寫器用以明道,拈形而下,以明形而上,使容腳無象者,託物起象,恍惚無聯者,著跡而如見。"


一往文學


有禪意的詩句其實有許多,其中大都包括在哲理詩中。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大意就是走著走著已到盡頭了,已經"山窮水盡疑無路"了。怎麼辦?那就坐下來看看白雲飄過山峰的景色吧。

“人生三境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中的第三層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特別符合“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意境。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世間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陌生的,別人告訴他這是什麼,他便認識了什麼,“人云亦云”,這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也是普通人認識世界的簡單方法,就像“小馬過河”的故事,不同的動物對河深河淺的認識不同,告訴小馬的經驗就不同,而河水的深淺其實沒有變化。"行至水窮處"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個心境。

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人的思想、性格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原來的“人之初”秉性會隨著個人經歷而變化,“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並非一成不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會發生變化,“眼見為實”也未必信以為真,人會用心用腦去認識這個世界,思考人生。此時,別人說這是山,這是水,他也不再迷信,或是不相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有他自己的理解。這是"行至水窮處"的第二個心境。

而真正明白做人與處世的時候,“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此時,“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山水的認識其實都無所謂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符合這種境界。當人生經歷積澱到了這種程度,便會用簡單的眼光看世界,簡單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陽光、積極、達觀應對世事。所謂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坐看天邊雲捲雲收,笑對庭前花落花開。”此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已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心境了。


青山紅豆心


還有一首我最欣賞的禪詩(個人認為是禪詩),那就是唐詩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其意境:雜草叢生的山區河邊,黃鸝在深樹林中鳴叫。暮雨驟降,春水猛漲,船伕與行人一個都沒有,只有渡口的小船獨自橫在岸邊。這首詩,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其蘊含著詩人的一種懷才不遇,無所作為的無奈與憂傷的情懷。

再則一首宋詩,是個叫“釋守淨”的和尚寫的:“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其禪意:世人應順應自己的本性,保持一顆平常的心,不要去刻意地追求那些身外之物,你若放下,你就快樂 !你就可以活的自在,活的瀟灑,活的精彩!


麟角1


佛意海棠花

《海棠》

宋朝·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嫋嫋"風如美人,海棠搖曳生姿,顧盼生輝。

"泛"光澤如海棠散發。

月亮轉過走廊,已照不到海棠樹。

微風中香氣襲人,芬芳濃郁,幽暗中更覺海棠迷人韻味。

"香霧空濛"和"暗香浮動"互相參看。

"只恐"惜花之情。

這兩句暗用兩個典故,不著痕跡:

"花睡去"以海棠喻貴妃。唐明皇登沉香亭,召貴妃楊玉環,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

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明皇笑:"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便是「海棠春睡」。

秉燭賞花。海棠豔紅,用"紅妝"指海棠,呼應前面"美人春睡"。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秉燭夜遊"為"秉燭賞花"。

一個人到世界上來,愛可愛的 ,聽好聽的 ,看好看的,吃好吃的。

喜歡了~去爭取,

得到了~就珍惜,

失去了~就忘記。

~佛意海棠, ~佛系人生。





桔紅蘋果


有禪意的詩句很多,小樓推薦一句: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這句詩出自李商隱的《北青蘿》,全詩如下:

北青蘿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李商隱的這首詩是寫尋訪僧人之事。北青蘿是山名,在王屋山中。李商隱在大和九年(835)前後,曾在王屋山、玉陽山學道,這首詩可能寫於那時。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崦(yān),古時傳說太陽落山的地方。《山海經》有崦嵫之山,為日入處。

夕陽西下,沒入山谷,我到山中茅屋,尋訪獨自隱居的僧人。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落葉滿人,人在哪裡呢?寒雲遮蔽,山路一重又一重。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初夜,才剛入夜,指黃昏。

黃昏時分,僧人獨自敲起了鐘磬,悠閒自得地倚靠著一枝古藤。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我們現在常用的“世界”一詞,原本是佛家用語,《楞嚴經》有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簡單地說,世指時間,界指空間,我們常說的世界,就是時間空間的集合。

世界微塵裡,《法嚴經》有云:“譬如有經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塵中。時有智人,破彼微塵,出此經卷。”

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不過是一粒微塵,我為何要去分辨什麼是愛什麼是憎呢?

李商隱這首詩,以入山尋訪孤僧為線索,最後在尋訪孤僧的過程,領悟出”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的感悟。詩人尋訪孤僧的過程,也就是感悟人生從而得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許多曲折與阻礙,道路曲折,還有落葉、寒雲遮蔽,但詩人最終還是尋找到了僧人,正如人生諸多阻礙,但詩人還是獲得了心靈的開悟。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以佛眼觀之,大千世界不過粒米微塵,小得不能再小,塵世間的種種羈絆,實在無由掛心。以我們現實生活來看,個人所能觸及的世界,在浩瀚的宇宙中,恐怕也不過一粒微塵,所以,以超越的眼光來看,人世間的愛恨,已不足掛心。

不過,道理都是用來勸別人的,李商隱一生,也無法從人世間的愛憎中解脫出來,一時的開悟,並不能就此獲得人生的解脫。


謝小樓


禪詩、道詩常有,但精品了了無幾,就精選幾首我最喜歡的道詩、禪詩,分享給頭條的各位朋友吧!

《贈藥山高僧惟儼》

唐: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藥山惟儼:惟儼(737~834),別號藥山,唐代高僧,石頭希遷禪師法嗣。絳州(在今山西侯馬市東北)人,俗姓韓。惟儼是禪宗南宗青原系僧人,曹洞宗始祖之一,他是聯繫馬祖道一禪系和石頭希遷禪系的重要禪師,在禪宗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請藥山禪師進城供養,均被禪師拒絕。這一日,李翱親自上山登門造訪,問道:“什麼是‘道’?”藥山禪師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後問:“懂嗎?”李翱說:“不懂。”藥山禪師解釋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首句以鶴形來比喻藥山禪師身形清瘦,同時又寫出了這位“皮膚脫落盡,惟有一真實”(藥山惟儼語)的大禪師全身充滿了得道者的清高飄逸氣象,使人望之,頓脫凡俗。禪師靜坐在一片松林中,身邊放著兩函沒打開的經。為什麼沒打開呢?因為“心會真如不讀經”(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但也不礙讀經。藥山禪師有時也讀經,門人問起,則說“我只圖經遮眼”,真是不著文字,灑脫無拘。以上是詩人來訪時的第一印象。接下來是主要劇情。詩人向禪師詢問什麼是道。據載禪師以手上下一指,問詩人“會麼”,詩人茫然,然後禪師才說“雲在青天水在瓶”,詩人當下“欣然”。

李翱恍然大悟,當即提筆寫了一首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葛月潭《七絕》

倏然蛻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

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

葛月潭(1854-1934),清末民國道士,是清末書畫家。號葛月潭真人,原名葛月新,道號明新,又號甯靜子,又稱枕流道人、震庚道人,山東省邱縣(今河北邯鄲邱縣)張家莊人,是清末民初著名道教人物,東三省道教領袖。

民國23年(1934年)十一月初九申時羽化,享年81歲。臨終前,召眾弟子堂前囑託後事,命孫誠基繼承鬥姆宮監院之職。讓監院邢真澈(名赴靈)和俗弟子劉偉華(著有《千華山志》)為他展開宣紙,侍候筆墨,他扶案提筆繪絕筆蘭花一幅,題詩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槎,揮塵東溟去,雲天到處家”;又七絕雲:“倏然蛻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然後大書“道心惟微”四字,朗笑而坐逝於太清宮。太清宮為其舉辦盛大道場。1935年春,其坐龕運往千山無量觀,殮入塔內,塔名曰葛公塔。塔上刻有葛月潭生前所繪的蘭竹及其優美的題字“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並有詩一首:“我有青青草一叢,與蕙為伍正當風。莫笑臨池著墨少,已掃煙雲颶尺中。”

最後附上自己寫的幾首打油詩

虎丘《石觀音院》

斷指殘經空山隱,古階苔綠或可尋;

我有佛心照方寸,劍氣禪意碧空流。

見石觀音院清幽古樸,雖有遊客駐足,然空寂之氣不減,菩薩像憑壁而立,望之嘆然。

《無名自題》

金玉泥中難分辨,水火未濟汞作鉛;

我輩自有青雲志,不與凡俗弄文章。


談者無語


再看《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應春時而來的芳華,靜靜盛放在無人問津的山中,綻放,凋零,不因人而開,不因人而落。

在送別詩中,讀書君非常喜歡的一首劉長卿的《送靈澈》也非常有禪意,他描繪送別的畫面: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繼而,沒有寫離別的痛苦、掙扎與黯然銷魂,而是轉而寫道: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寫遠遠而去的斗笠,寫斜陽,寫遠遠隱去的青山,離別的場景也就輕輕地若有若無地渲染出來了。

在蘇軾詩詞中,也有非常多充滿禪意的詩詞句子,為眾人所喜愛的《定風波》自不必說,而那“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也是多有禪意啊。


讀書燈下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榮華富貴都只是短暫的時間,人生是相當短暫的,虛幻不實,猶如三更半夜的夢。所有的榮華富貴都象九月的霜,只要太陽一出就全部溶化,好似沒有存在過一樣。

這句禪言告訴我們,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不可以強求。還是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為好,那怕你掙得金山銀山,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做夢發財更不可取!


祈福惜金


帶饞意的詩句,首先想到的就是蘇軾的《惠州一絕--食荔枝》嘍。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好詩,讓人好饞的詩,蘇大爺的上等佳作。九百年來一直沒被饞蟲所遺忘。每每讀起來,都口水流。懷念那荔枝,顆顆飽滿晶瑩,入口爽滑,味道鮮美。

還有一首詩,奉上,請你解饞,《 竹筍燜豬肉》

   無竹令人俗,

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

竹筍燜豬肉。

   這詩簡直是饞蟲界的救世主。

我沒有來製造矛盾哦,第二首請自動屏蔽,別對號入座,嗚嗚┭┮﹏┭┮,該文章純屬娛樂😁




康維國559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出自宋朝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原詩: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一個人如果境界高了,就會忽略一些是是非非;一個人如果目標高了,就會跨過一些溝溝坎坎。

王安石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力排眾議進行改革,被列寧稱為“11世紀的改革家”。

我們也要給自己人生定一個高遠的目標,向它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