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哪兒的燴麵最好吃?

記者馬建偉


其實從本質上拉說,鄭州吃燴麵不一定非得去合記或者蕭記燴麵,真的好吃的燴麵在於街頭巷尾。下面介紹幾家

1.76人老燴麵,這個時間比較長了,湯汁濃郁,口味獨特,現在有連鎖的,來個中等。

2.鄭州老燴麵,這個店也有,簡單,但是好吃

3。四廠燴麵,也是不錯的一家,本地特色,咖喱味道的燴麵。可以去嘗試一下。

鄭州吃燴麵是一種常態,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吃燴麵,尤其是夏天吃燴麵,必須要配烤串。



秒懂鄭州樓市


人們常說的“河南燴麵”多指的是鄭州的“羊肉燴麵”,但其實在河南的18個地級市中,還有很多城市的燴麵都非常好吃,如:鄭州燴麵,方城燴麵,尉氏燴麵,許昌燴麵,信陽燴麵,洛陽燴麵等等等等。


河南燴麵應該數鄭州燴麵比較有名了,河南燴麵(鄭州燴麵)湯用的是羊骨羊肉熬湯,面拉的是寬的。

在2014年冬天時,洛陽也進來幾家“鄭州西三燴麵”與“鄭州王家燴麵”,而且“西三燴麵”還開了好幾家分店,但是他的售價太貴了,一碗12元。而且量還小,我一個人吃二碗麵鬆鬆的(也許飯量小的女人一碗可以吃飽)。2014年時洛陽的燴麵一碗才8元、9元。所以,有名的“鄭州西三燴麵”在洛陽開了一年,店鋪就就基本上全關門了!


洛陽的各大牛、羊肉湯館,中午都有燴麵出售,區別就是你要選好,因為有些湯館懶省事,用的是機器製作的“燴麵胚子”;有些則是自己手工加工的燴麵胚子(這類的好吃)。當然,吃燴麵首選一定是主要經營燴麵的飯店(這類飯店比較好吃,且早上大都不賣“湯”)。

洛陽的燴麵我個人覺得以老城區瀍河區的滋補燴麵比較好吃(一般是牛肉的)。

牛肉湯下麵,湯里加的有胡椒,韭菜,蒜黃,一些粉絲,海帶。“洛陽滋補燴麵”與“鄭州羊肉燴麵”不一樣,這個洛陽瀍河回民燴麵,拉出來的面是韭葉細的。

下圖是我2017年冬天時在洛陽瀍河吃的“滋補燴麵”,售價10元


人在風上走


在河南要數鄭州和方城的燴麵最有名氣。因為去鄭州的次數比較少,我只吃過火車站附近的老鄭州燴麵還有一個好像叫八一八的燴麵,總體感覺比方城燴麵要損色一點。

我是地道的河南人,家鄉離方城也很近,那邊也有親戚,再加上本來就愛吃麵食,所以每次去方城都會去品嚐一下那湯鮮味美、香滑細膩的燴麵的。去的次數最多的就是東城的方城燴麵故事了,還去過永發燴麵還有理想燴麵,每一家的燴麵味道都很不錯。方城燴麵故事總店因其裝修豪華,環境優雅,服務依舊吸引了眾多的美食愛好者和普通百姓前來品嚐,2015年中央電視臺經積頻道曾對該店做出了專題報道。





品方城燴麵要一觀湯,二看面,三嘗辣椒油。方城燴麵的美味之所以能讓人念念不忘,一半的功勞都在這個湯裡。方城所有的燴麵館裡,在下燴麵的小鍋邊上,都有一口一米左右的大鍋。鍋里加上水,放上羊骨頭和羊肉、羊雜之類還有調味包放進去煮,待羊肉煮好了撈出來,就留下了一鍋原汁原味的鮮湯來下燴麵。面則是採用當地上等小麥粉,以水和麵,面中加鹽和雞蛋,把面用力揉搓成團,這樣擀出的面濟光色亮潤,筋力如膠。辣椒油,也與其他不同,是用羊油和方城所產的小紅尖辣椒還有各種香料混合加熱而成,最大特點就是是:麻、辣、香。面下好盛進碗裡,加上熬的發白的羊湯,再放上辣椒油、香菜什麼的,這樣一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燴麵就出來了。





方城人淳樸厚道、熱情好客,這點在方城燴麵中也深有體現。一大碗方城燴麵下肚,飢寒頓消,既好吃又實惠,吃下去的是美味,品出來的是淳厚的風土人情。現如今方城燴麵的館子,在方城城鄉遍地開花,比比皆是。燴麵已成為方城人心中必不可缺的一道美食,也成為方城人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個人頭條號。如果你覺得哪個地方的燴麵更好吃,敬請在下面討論區留言。


生活萬金油


我在鄭州生活了20年,燴麵從青年吃到中年。有時出差在外幾天,回到鄭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碗燴麵。


燴麵是鄭州的名片,國家領導人來鄭州多次吃過燴麵。我招待外地來鄭的客戶、朋友吃河南菜,最後一道主食必然是燴麵。

燴麵是鄭州人的普通主食,價位從十元到三十元不等。前幾年有些店面曾經推出過168元、268元、368元海參、鮑魚燴麵,僅僅是一種宣傳噱頭。

鄭州燴麵品牌主要有合記、蕭記、裕豐源、76人等,大大小小燴麵店幾千家。

最近幾年,方城燴麵也殺到鄭州,佔有一席之地,如瘸子燴麵、方城熗鍋燴麵。

一、合記

鄭州老三記之一,創始最早,品牌最老,是國有企業鄭州飲食公司下屬的飯店。鄭州市區有多家店,菜品精緻,服務一般,高峰期需要等座位。


二、蕭記

上世紀80年代由蕭存興夫婦創辦,起家於人民路三角公園,目前市區有十幾家店。清真飯店,店面都比較大,主打豫菜,適合請遠道而來的朋友品嚐河南菜,多個菜品系中華名小吃。燴麵代表有三鮮燴麵,羊肉燴麵。


三、裕豐源

鄭州燴麵老品牌,深受廣大普通老百姓喜歡。最近幾年,裕豐源開始走向高端,店面裝修豪華,菜品豐富,適合商務宴請。


四、76人老燴麵

鄭州老式燴麵的代表,以快餐型為主。店面乾淨整潔,出餐很快,深受上班族的好評。

五、四廠燴麵

鄭州老式燴麵,在西郊很有名氣,經濟實惠,深受大眾好評。

六、方城燴麵

方城燴麵進入鄭州以後,以熗鍋燴麵的形式,另闢蹊徑,讓人耳目一新。品牌有瘸子燴麵、美哩狠方城熗鍋燴麵等。

以上是我常吃的燴麵,歡迎吃貨們在評論區補充。


吃貨別眨眼


河南省麵食很多,但是對於外省人來講,最知名的當屬燴麵,不過,河南燴麵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又包括了很多種燴麵,鄭州燴麵,方城燴麵,開封燴麵,滑縣燴麵,葉縣燴麵等等知名不知名的有十多種。它們中間最知名的當屬鄭州燴麵,外地人到鄭州,鄭州的合記燴麵,蕭記燴麵,馬記燴麵等知名連鎖燴麵館都會歡迎你的光臨。

不過,我今天說的不是大名鼎鼎的鄭州燴麵,而是相對小眾化的葉縣燴麵。如果你去到平頂山,那麼只要去燴麵館,基本上都是葉縣燴麵,它的做法和鄭州燴麵區別較大。鄭州燴麵是提前用大鍋熬好燴麵湯,大部分以羊湯為主,比如合記燴麵,在06,07年的時候他們專門的熬湯師傅工資每月就可以拿到四五千元。湯熬好後,放燴麵片到裡面煮熟,然後撈出來加湯,肉,鵪鶉蛋,粉條,海帶,香菜等就可以了,鄭州燴麵的特點是口味比較清純。

而葉縣燴麵是熗鍋的做法,是一碗一碗單獨做的,提前熬好湯後放在一邊,然後把切好的蔥,蒜頭,辣椒放在鍋裡炒,然後是羊肉,把羊肉炒好後把熬好的湯倒進菜裡,煮開後下燴麵片,煮熟就可以出鍋了,因為葉縣燴麵是熗鍋的,羊肉味道都滋潤到面裡了,所以口感非常好。

歡迎大家到平頂山品嚐葉縣燴麵。


藍黑軍團20


說到河南燴麵的話,真的種類還是蠻多的,而且都是比較正宗的那一種,一提到後面的話,人們的第一反應也都是河南,目前的河南燴麵主要分為鄭州燴麵,豫東燴麵,豫中會面,何豫南會面這幾種,像名氣最大的還是要數鄭州燴麵和方城燴麵。



方城屬於南陽,方城燴麵裡面沒有粉條啊,海帶啊,豆腐皮之類的,就放點青菜,香菜,蒜苗。我是方城的還是感覺自己家鄉的燴麵可口。周口扶溝縣的雞肉燴麵最好吃,扶溝有幾家的燴麵最棒,非常好吃!歡迎來扶溝品嚐正宗的河南燴麵。



像大部分的燴麵的話,還都是以羊湯燴麵為主,像今天的開封,商丘,許昌,南陽,鄭州,新鄉,焦作,都是以羊湯燴麵為主,但是也有兩個地方比較例外,那就是今天的漯河和周口地區,當地的燴麵主要是以雞肉燴麵為主。


商丘身邊事兒


謝邀!第一次河南旅遊時,我不覺得胡辣湯好喝,卻深深愛上了河南燴麵。作為一個南方人,雲吞細面從小吃到大,潮汕粿條、河源霸王花米粉都沒少吃,但獨獨是被河南的燴麵所俘虜。為了河南燴麵,我又去了兩次河南,真是“喪心病狂”。接下來,我就給你分享一下我在河南吃到的燴麵做得很不錯的餐廳吧!

1.合計羊湯燴麵

這家店的燴麵是廚師自己用手扯的,麵條長又寬,一大碗燴麵裡不光有面,還有粉條、青菜、千張與羊肉,用料特別豐富,大冬天呼啦啦地吃上一大碗,舒坦!在這家店裡吃麵時,我總是喜歡再多點一疊豆腐絲和糖蒜,配著吃特別滿足哈哈!

2.方城燴麵

方城燴麵不是單獨的一家店,方城就是一個小鎮,這個小鎮的燴麵用的湯,與河南傳統燴麵不太一樣。這裡的湯不是白色,它略帶中藥味,喝起來鹹香鹹香,羊肉味特別重但又有中藥中和。方城裡賣的面也都是自家師傅現拉現扯,口感特別好,特別筋道!如果喜歡吃辣的話,可以加上一勺油潑紅辣子!

3.四廠燴麵

四廠燴麵的做法,與上述的兩家麵店都不一樣。這裡的燴麵,是咖喱味的,不過咖喱味不會過於濃重,店家鹹淡啥的控制還挺好。黃澄澄的濃郁咖喱湯頭配上現扯的粗麵,四廠燴麵憑藉其美味留存數十年。如果四廠燴麵排隊人數比較多的話,旁邊的醉仙樓燴麵出品也很不錯,兩家店的做法雷同。

4.景祥燴麵

景祥燴麵就是最傳統最正宗的河南燴麵,為什麼要安利它呢?主要是因為我很喜歡它家的山菌燴麵,與羊肉燴麵相比,這個味道沒有那麼重,面裡還會有很多菌菇與筍乾,吃起來特別鮮美!不過這個面的口味比較清淡,如果是重口味的話,品嚐時可能就要瘋狂自行加鹽了.....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答,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太一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一家麵店嚐嚐!如果很難抉擇的話,不妨上大眾點評看看食客評價喔!關注頭條號【愛飛樂遊】,獲取海量出國旅遊乾貨,讓我們帶你玩遍全世界!

愛飛樂遊


在河南生活了30年,見證了“羊肉燴麵”轉盛歷史。第一次吃“羊肉燴麵”是鄭州“二七紀念塔”落成那一年,父母帶我們兄妹兩個去“二七廣場”解放路上的“合記羊肉燴麵”吃的,除了“辣”再沒有什麼印象了。那個時代的鄭州鮮有今天對“羊肉燴麵”熱愛的人,我直到上高三都不敢再碰第二次“羊肉燴麵”。

80年代初,有人用“咖喱”替代了“油潑辣子”來改良“羊肉燴麵”,出奇的清除了“原始羊肉燴麵”的羊羶味,也符合了絕大多數鄭州人不喜“辣”的口味,劃時代的讓“羊肉燴麵”成為鄭州人自豪的美食“鄭州羊肉燴麵”。

大學畢業後在省裡的工業設計院工作了十年,工作關係足跡幾乎遍及河南全省,故有機會嚐遍所到之處的羊肉燴麵。80年代末90年代初能與“鄭州羊肉燴麵”媲美基本上只有“洛陽羊肉燴麵”,其餘的地方都沒有可比性,都擺脫不了“羶味”。

90年代祖籍“廣東”的老孃去國外探親一年,回到鄭州拖著大包小包的家門未入就往家附近的“羊肉燴麵館”闖,嚇得門口“支應”的小姑娘連忙攔住:“阿姨我們這是飯館,沒有住宿”,老孃“霸氣”的說:“快來一碗四兩的普通羊肉燴麵,我家都沒回特地來吃的”。

“羊肉燴麵”經過“咖喱替辣椒”的劃時代“改良”成為鄭州最受歡迎的美食之最,最重要的是“物美價廉”。

但不是所有鄭州人都喜歡“咖喱味”,於是就有了一樣沒有羶味的源自於“羊肉泡饃”的“乳湯羊肉燴麵”。

“四廠羊肉燴麵” “水工羊肉燴麵” “建文羊肉燴麵”這些約80年代初立招牌的都是“咖喱味羊肉燴麵”,95年我舉家離開鄭州後才誕生了“乳湯羊肉燴麵”,有“吃貨”推薦的“76羊肉燴麵”就是一個“乳湯羊肉燴麵館”,當然鄭州不止這一家“乳湯羊肉燴麵”,但需要好好找。

2011年後約每兩年回鄭州一次,“求”發小同學們“招待”我吃夠“鄭州羊肉燴麵”。除了不推崇“蕭記羊肉燴麵”外,鄭州市鮮有“羊肉燴麵”味道不地道的,現在更推崇“乳湯羊肉燴麵”。不過據說如今許多“羊肉湯館”的“乳湯”不是店家精心熬製的,而是加了“乳湯粉”的令人暈眩,同時也壞了“乳湯羊肉湯”的名聲。

其實“乳湯羊肉湯”不難熬製,就怕店家不靠譜的偷奸耍滑壞名聲。羊肉湯“去羶”簡單不膩述了,隨便網上都能找到“配方”。羊肉湯“乳湯”並非“骨頭湯”,而是“羊脂” “骨髓” “沸水下鍋”熬製成功的。羊肉湯的“鮮”秘訣在用羊“內臟”熬出鮮味,羊肉湯“終極去羶防線”就是“河南小磨香油”。

最後再提一下廣被方城情結的人推崇“方城熗鍋羊肉燴麵”,一個“熗鍋”詞道出了“本質”。具體“廚藝”: 1. 先熱油蔥爆羊肉。2. 添羊肉湯用於滾麵條。3. 抻羊肉燴麵面片成麵條下鍋煮2~3分鐘。4. 盛碗加香菜上桌。


B座603-YXQ


燴麵的歷史並不長,也就幾十年吧,如果哪來燴麵告訴你是百年老店,那一定是胡扯。

我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是七零後,現在已經快五十歲了。在我上初中時候還沒有燴麵,那時候到縣城或者市裡,中午吃的最多的無非就是肉絲麵或者雞蛋麵,再就是包子,偶爾喝點羊肉湯什麼的就已經不錯了。所以說,燴麵正兒八經的應該是在八十年代才流行開來的。

至於說哪的好吃,這個就不太好說了。因為各地的口味和食材不同,所以說各地人都覺得自己家門口才是最棒的,你楞說不好吃,那不是沒事找槓抬嗎。

燴麵有這麼幾個版本。

鄭州的合記和蕭記名氣比較大,也開的時間長。不過這種大店並不是只賣燴麵,如果大家都去就點一碗燴麵,那老闆得虧死了。房租、人工什麼的,你一箇中午晚餐時間累死也賣不了多少錢。這兩家燴麵我也都吃過,確實不錯。

再就是南陽一帶比較流行的熗鍋燴麵。所謂熗鍋,換成人話就是倒點油把菜啊肉的炒一下,也挺好吃的。

尉氏燴麵裡面放芝麻醬,也算是另一種口感。

到開封不一樣,不亂放那些亂七八糟的調料,講究湯的濃度,如果湯不鮮不濃,不是當天羊骨頭熬的湯,肯定不是開封燴麵。

其實還是那句話,各地有各地的口味和特色。你用同樣的調料,同樣的食材,同一個師傅,換個地方做出來的不一定是那個味道。

比如說酒,茅臺是個標杆,別地方做不來他那個味道,但這並不代表別人的酒不好。四川酒的味道跟古井這邊也有很大差異。就是小編在古井做的酒,同一家的酒麴高粱,用一樣的工藝,離古井幾公里之外燒出來的都不一樣。

至於其他地方的燴麵,俺吃的少,留給網友們評論吧。


白酒有黑幕


河南,鄭卅的燴麵!中原第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