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紅頭文件少了“白頭”多了,會議變調研……“數字減負”讓文山會海變相復萌

觀點|紅頭文件少了“白頭”多了,會議變調研……“數字減負”讓文山會海變相復萌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管建濤、楊思琪


中央下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已近一年,不少地區會議、紅頭文件減少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但記者調查發現,有些地方存在用“數字減負”製造假象的問題:一面是文山會海大幅“瘦身”的漂亮數據,一面是基層仍被文件、會議纏身的無奈現實。

看得見減負數據,未必代表摸得著的減負實效

會議數量少了,但是“一個會議五個標”,開會時間沒少;“紅頭”文件少了,但便籤、通知多了,需要落實的“準文件”依然很多。一些幹部反映,如此減負,數字再漂亮也不能增加獲得感,因為這種“數字減負”實質是假減負。

觀點|紅頭文件少了“白頭”多了,會議變調研……“數字減負”讓文山會海變相復萌

“數字減負”說明各地在文件、會議統計方面還存在不足

減少不必要的紅頭文件、多個會議套開,是減負的重要途徑。但有的地方統計時搞變通,有的地方單純以會議、紅頭文件數量反映減負成效,沒有計算其他變相文件,沒有考慮會議總時長等。這些方式既不科學,又容易滋生用形式主義解決形式主義的問題。

切實為基層減負,需要精準、精確

精簡“文山”,要減少各種紅頭文件,還要減少“白頭文件”、內部明電等各種變種;壓縮“會海”,要減少開會的數量,還要壓縮基層幹部群眾投入會議的時間。要少一些官話、套話、空話,多一些接地氣、談問題、出實招的真話、實話。

觀點|紅頭文件少了“白頭”多了,會議變調研……“數字減負”讓文山會海變相復萌

切實為基層減負,要多聽聽基層聲音

負擔減沒減、減了多少,不能僅靠單純的數字計算出來,而是要多聽聽“被減負人”怎麼說,看看“被減負人”日常工作狀態什麼樣。為基層減負,要讓幹部群眾有真切的獲得感、幸福感,不能背離“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和理念。

減負之後,更要“增效”

要落實中央的減負要求,要從深層次上理解“減負”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如果一些基層幹部還沒有從一些言之無物的會議、文件中解脫出來,減負就沒成功。如果還沒有形成務實工作、擔當作為的工作導向,就沒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增效”。


觀點|紅頭文件少了“白頭”多了,會議變調研……“數字減負”讓文山會海變相復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