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小区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发烧的。38度,会不会传染肺炎?

努力奋斗s成就自己


你带了口罩没?带了口罩的话,应该无问题。


建议你赶紧测试体温,并且是连续测试至少一个星期。如果体温一直正常,则没有必要惊慌。


你先想想医院里的白衣天使们,每天面对肺炎患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感染。保持淡定的心态,过于紧张与恐慌,都是没有必要的。


风一样的BOY


大家好,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欢迎大家关注!

我们都知道发烧是新冠肺炎的一个主要临床症状,而现在生活中不论是进出小区或者商场等公共场所,都需要测量体温。但是有些人往往将发烧作为判断新冠肺炎的标准。就像题主所问的,他路过小区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发烧38℃的人,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新冠肺炎。虽然说新冠肺炎会出现发烧新症状,但是发烧也可以是由其他的疾病引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发烧热与新冠肺炎的一些事。



一、引起发热的原因

1、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

而这一次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以37.3℃为依据,如果体温≥37.3℃,那么就要做相应的检查排除是否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

从上面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人体发热一般都需要发热激活物,而发热激活物又可以分为外致热原和内致热原。



●外致热原就是指来自体外的物质,比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就像本次的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新冠病毒就是一种外致热原。

●内致热原主要是产致热原细胞被激活后所形成并释放的致热原,是发热的基本信息分子,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所以,发热也并不是坏事,发烧甚至可能会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等。

2、上面说了发热的概念,下面我们接着来说发热的病因

引起发热的病因有很多,但是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且以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还是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1.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因组织细胞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的发热,亦称为吸收热。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赛或血栓形成的心、肺、脾等脏器梗死或肢体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热。③大量组织坏死及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疾病等。
  3.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脱水等。
  4.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低热等。
  5.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因物理、化学、机械及感染等因素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称为中枢性发热。常见于中暑、安眠药中毒、颅脑出血、外伤、炎症等。
  6. 脑神经功能紊乱:因脑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此种发热一般为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而发热,称为功能性发热。

二、此人发烧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上面介绍了发热的相关知识,现在我们就回归到问题的本身,关于发热与新冠肺炎直接的关系。这人出现发烧的情况,无非就是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不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烧;另一种是由于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烧。

●①第一种可能:他不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烧

在上面介绍的引起发热的病因之中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病因,所以说引起发热的原因是有很多的。特别是现在冬末春初的季节,正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时候,这也也会引起感冒发烧。还有近来天气多变,一会冷一会热,也特别容易让人着凉感冒,特别是一些身体免疫力比较差的人,就更加容易生病,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

另外,还有一些支气管炎、病毒性或者细菌性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也会引起发烧。

●②第二种可能:他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烧

新冠病毒也是一种冠状病毒,同样会引起发热。在每一版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方案》中都明确指出,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这也是为什么在疫情期间许多地方都要通过测量体温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三、发烧的新冠肺炎患者,新冠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那么,如果该名患者是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烧,那会不会传染新冠肺炎呢?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分析一下:

从题主知道此人发烧38℃的情况,可以看出题主与患者或许有短暂的交流,从而在患者口中得知他发烧的情况。又或者是听到患者与保安的谈话,从而知道患者发烧38℃。但是无论是那种情况,只要双方都做了防护,佩戴了口罩,那么就很大可能阻止病毒的传播,那就避免了被感染的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方案(试用第六版)》中明确指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密切接触传播

所谓的密切接触传播,就是指接触到对方的分泌物(比如飞沫、口水、痰液等),或者直接接触了被对方分泌物污染的物体(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键等),而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分泌物又经过口、鼻、眼等粘膜处侵入从而造成感染。

我们打个简单的比如:当健康人的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碰到了患者留在周围物体表面的分泌物,而且没有经常洗手就用这个手又去抓东西吃、揉眼睛、又或者抠鼻孔,这样病毒就可以通过手再从口、鼻、眼睛的等粘膜处进入身体而感染。

★2、呼吸道飞沫传播



这主要是指感染者在大声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情况下,体内的病毒会随强大的气流进入到空气中,特别是打喷嚏的时候,病毒可以飞出2、3米的距离,如果处于此时感染者的空气环境中,那么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就可以通过被呼吸,通过呼吸道进行感染。

我相信大家在网上也听过一个例子,双方接触15秒就造成病毒感染。这是双方在没有佩戴口罩的情况下,有短暂的接触停留,从而是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造成感染。

★3、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



这个气溶胶传播的途径,它必须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还需要长时间暴露,而且还要是高浓度的气溶胶病毒,才会有被感染的可能。

就像前段时间,日本的钻石公主号游轮,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发生的大范围传播。还有在电梯、公共汽车、飞机、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等地方,都很容易会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那么从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来看,在小区门口与患者有过接触,地方比较空旷,基本上不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与患者直接接触传播也比较少。而最大可能的传播途径就是呼吸道飞沫传播。

如果在双方接触时都没有做好防护,佩戴口罩,那么如果此人是新冠肺炎患者,那么就很有可能会造成病毒传染。网上也出现过许多类似这样的例子:一个是在菜市场买菜时,双方都没有做防护佩戴口罩,短暂接触15秒也造成感染;一个是同乘一辆公共汽车,患者与一名乘客都没有佩戴口罩,而另一位乘客在中途取下了口罩,从而导致了2名乘客被传染。

这都是在双方没有做好个人防护都时候造成感染的例子。但是现在各个小区的管控也是比较严格的,对于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员是不能进入的。所以,基本上来说,如果双方都做好了个人防护,都佩戴了口罩,那么是很大可能避免病毒感染传播。

四、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办呢?



  1. 应该跟此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最至少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
  2. 回家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可用肥皂水,按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清洗双手,清洗时间不少于15秒。
  3. 回到家后,要及时摘除口罩,扔进垃圾桶,并把全身衣物更换,最好再冲个热水澡。同时还要注意保证室内通风,使空气流通。
  4. 建议在家随时监测体温,如出现体温升高或者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五、题后话

在当前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只要做好个人防护,也不必对周围人群的发热、咳嗽等症状过于敏感,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焦虑,同时也会带来恐慌。我们应该对新冠病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出外戴口罩,回家勤洗手,保证室内通风,那样就可以避免病毒感染。而且从目前的感染情况来看,新冠肺炎大约80%的感染者都属于轻症的,愈后良好,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恐慌,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压力。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左撇子说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个小区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发热的患者,打120求助,120急救车呼啸而来的时候,引来很多人好奇,大多数人原地注视。其中一个人,稍微走近,探头看了一下。

旁边马上有人开玩笑地说,是不是已经看到患者了,这是密切接触,要隔离哦!吓的那人赶紧缩回去,引来一阵哄笑。

这也许是个段子,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人们对传染性疾病传播方式的误解。

有位朋友,在路过小区的时候,正好碰见一个发烧38℃的患者,回来后好紧张,担心会被传染上肺炎。

他担心的,没错,就是新冠病毒肺炎。

假设偶遇的这个人确实是新冠肺炎患者,有发烧,就说明有症状,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是这个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主要的传染途径有三个:

一、密切接触传染

所谓的密切接触传染,是指裸露的皮肤或者黏膜,接触到对方的分泌物,或者和被对方分泌物污染的物体有直接接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分泌物又经过口、鼻、眼等处侵入而感染。

打个比方,健康人的手无意中触碰到了患者留在周围物体表面的分泌物,这个手又去抓东西吃、揉眼睛、擦嘴巴、抠鼻孔,手表面的病毒可以通过摩擦地方的轻微破损进入而感染,或经吸入而感染。

二、呼吸道飞沫传播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或者唱歌的时候,肺里面的分泌物会随强大的气流排放到周围的空气中,空气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通过吸入而感染他人。

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普通感冒的传染。普通感冒的病人,可能会有打喷嚏的症状,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普通感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潜伏期短,往往上午暴露在打喷嚏的环境中,被传染者很快也同样具有打喷嚏的症状。

三、密闭空间里的气溶胶传播

密闭空间里,新冠肺炎患者在呼吸等运动中有可能产生气溶胶,如果该环境没有注意通风,空气中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浓度比较高,健康人吸入以后感染的风险加大。

日本的钻石公主号游轮,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发生的大范围传播。里面的人口密度大,随着感染者逐渐增多,空间里含有病毒的微小颗粒漂浮,使得新冠肺炎得以迅速传播。

在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厢、封闭而狭小的候诊室、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等等不通风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而这位路过并偶遇38℃发烧患者的朋友,从这个语言的描述上来看,连别人发烧的度数都知道,说明有一定程度和时间的停留,可能当时并没有注意到是个患者。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疏于防范,如果待在一起超过一定的时间,是有这个风险的。

以上说的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在正常的情况下,像这样担心并提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心理因素。或者,仅仅是在同一个诊所遇到同样一个有发烧的人。如果是这样,一般不会像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上说的,接触十五秒就感染病毒,很难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遇到这种事情之后,首先在现场不要过于紧张而赶紧用手去调整口罩,应该跟此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离开现场以后,要注意勤洗手。回到安全环境下后,要注意及时摘除口罩,并把衣物换了。

然后,建议在家里自行监测体温,一旦体温升高或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等症状,要及时去新冠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就诊。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在当前疫情下,很多人对发热,或者对周围人过于敏感,这种敏感是来自于害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新冠病毒感染有全球流行的可能,大约80%的感染者都属于轻症的,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对于一些有轻微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对症治疗。

如果不是在湖北疫区,可以做血常规和肺部CT的普查,当CT没有肺炎表现,也没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暂时是不需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

当然,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也应该做好自我隔离。因为除了新款肺炎之外,还可能是流感,或者其他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了防止将自己的病传播给他人,自我隔离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就是对抗疫请所做的贡献。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有一些患者他只是发烧,不一定是那个冠状病毒的,但是也要小心,出门的话一定要记得戴口罩的,回到家一定要记得洗手,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黑色灯色


你出门不戴口罩的话我佩服你的胆量,赶紧自我隔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心使得万年船,毕竟中标就是一家子人的事情。如果戴的话没有近距离接触又属于室外空旷空间一般没事,回家赶紧把口罩处理掉,外套脱下来消毒挂通风处。


爱逛商场的老男人


这个不好说,首先自己出门必须带口罩,也不一定每个发烧的人都是病毒携带者,但也得重视一下,最好是回家后自己隔离一下,就算为了自己一家人的安全健康着想。


西北张姐


需要引起重视,应该先确定发烧之人吃否携带病毒,应当先对其进行检测,然后当事人应在家自主隔离十四天观察


瞧那点事儿


不一定。没有新冠以前,感冒发烧40到度的人都有。现在也不例外,不必紧张。


好好滴呗


不会的,报警


松湖碧桂园天钻胡林


与其焦虑,不如多运动提高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