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如果您喜歡古建築,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建築,請關注作者“古建築設計師”,如果您有古建築設計項目,寺廟施工圖設計,寺院設計規劃項目,祠堂項目設計及施工請關注並私信作者!

唐宋建築構架分件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1、脊槫,又稱脊檁,架在木結構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橫木。明清之前用叉手支撐,後用侏儒柱支撐。

2、襻間,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構件。襻間用於椽下,是聯繫各樑架的重要構件,以加強結構的整體性,有單材、兩材、實拍等組合形式。明清時期檁下只用墊板、枋,合稱一檁三件,廢除襻間。明清時襻間改稱枋,並在它與檁間空隙處加豎板,稱墊板。檁、墊板、枋聯用是明清官式建築通常做法。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平順王曲天台庵大殿(唐)殿內樑架結構

殿的兩縫樑架之間在各條檁下都加一條平行於檁的木枋,放在蜀柱上的大斗口內,與平梁相交。這種枋在宋代叫“襻間”,用作樑架間的聯繫,以加強構架的縱向穩定性。在現存四座唐代木構建築中,也僅此殿用了襻間,是研究唐代廳堂型構架特點和發展演變的重要例證。

3、丁華抹頦栱,脊部叉手上角內,橫向出耍頭的栱。頦kē,臉的最下部分,下巴。一般在平梁之上用蜀柱、叉手與丁華抹頦栱拖脊槫。

捧節令栱,跟丁華抹頦栱有點類似,位置也差不多,承槫下替木之令栱 。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陵川禮義鎮南吉祥寺前殿(宋)殿內樑架結構

4、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稱,又叫侏儒柱,意思為短柱。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撐脊槫,而在其他承梁處用斗栱、矮木和駝峰。蜀柱頭也安鬥,柱頭間用襻間,柱角處裝木㭼。

5、叉手,自平梁兩端背上斜支向脊槫的枋木。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撐脊槫,實際是一對人字型的支撐。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於漢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漸改用蜀柱支撐脊槫,叉手成為託在兩側的加強穩定的構件。明清時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撐,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6、平槫,除脊槫和簷槫以外,跟脊槫平行的槫子。

7、合㭼(tà),置於平梁上與蜀柱交接處,可加固梁與柱的連接。明清稱角背,繳背或腳背。

8、平梁,宋式建築稱謂,位於脊槫下的梁,長二椽。明清稱三架樑,太平梁。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平順大雲院彌陀殿(五代)樑架結構

“串”這一構件在《法式》廳堂等屋的大木作裡用得很多,主要起聯繫柱子和樑架的作用,這和江南常見的“串鬥式”木架中的“串枋”和“鬥枋”的作用是相同的。貫穿前後兩內柱的稱“順袱串”(與房屋進深、梁的方向一致);貫穿左右兩內柱的稱“順身串”(與房屋面闊、檁條方向一致);聯繫脊下蜀柱的稱“順脊串”;相當於由額位置承受副階椽子的稱“承椽串”;窗子上下橫貫兩柱間的稱“上串”、“腰串”、“下串”。這些串和闌額、由額、襻間、地袱等組成一個抵抗水平推力(風力、地震力等)的支撐體系,使木構架具有良好的抗風、抗震能力,和串鬥式木構架有相似之處。

9、駝峰, 在兩層梁栿間,用來支承上層梁頭的墊木。經過藝術加工,有各種形狀,因其外形似駱駝之背,故名之。駝峰系用在各樑架之間配合斗栱承託梁栿的構件,駝峰有全駝峰和半駝峰之分。全駝峰又有鷹嘴、掐瓣、戾帽、捲雲多種形式。半駝峰比較少見,僅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唐)上使用了半駝峰。

山西萬榮稷王廟正殿(宋金)駝峰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五臺佛光寺東大殿樑架示意圖(唐)之半駝峰

10、四椽栿,【chuánfú】,栿就是梁,建築的縱向主要承重構件,栿上面橫向的構件是槫,現在稱為檁條,槫上面縱向搭的小木棍是椽,兩條槫之間的椽子稱為一架椽,照片中這條栿託了四架椽子,稱為四椽栿。同理託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11、託腳,自梁端向裡斜託向上一槫縫的枋木。託腳是支撐平槫的構件,唐至元代使用較多,明清時期已極少用。

12、搭牽,又稱剳牽,zhā,長一椽的梁。明清稱抱頭梁。

13、乳栿,長兩椽的梁。

14、柱,是建築物中垂直放置的主結構件,承託其上方構件的重量。

15、順栿串,在最下一梁之下安於兩柱之間與梁平行的枋,稱順栿串(跨空隨梁枋),明清時又有緊貼梁下的枋,稱隨梁枋。

16、替木,常用於槫下,頭部做卷殺的短枋子。起拉接作用的輔助構件,常用於對接的槫(檁)、枋之下,與檁、枋平行,用於兩構件對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連接的強度,有防止檁、枋拔榫的作用,併產生縮短跨距的作用。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建築已不用。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陵川禮義鎮南吉祥寺前殿(宋)柱頭鋪作

17、撩簷枋,亦稱橑簷枋,宋斗栱外端用以承託屋簷之枋料。此枋荷載大,故斷面高度為其他枋之1倍,如用圓料,則稱撩風槫,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託之,此法多見於北方之唐(山西五臺佛光寺大殿)、遼(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建築。

18、柱頭枋,斗栱內泥道栱或慢栱承託的枋料,稱謂柱頭枋,最上的柱頭枋,稱為壓槽枋。

19、栱眼壁,兩斗栱中泥道栱、慢栱之間的牆壁,即兩攢斗栱間的牆壁。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五臺佛光寺東大殿(唐)栱眼壁

枋, 在柱子之間起聯繫和穩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構件,它往往是隨著梁或檁而設置。枋以其位置之不同而名稱不同,在簷柱上的稱為額枋,在脊瓜柱上的稱為脊枋。

一般來說,枋都是沿面闊方向水平放置,而梁是沿進深方向水平放置。枋的斷面多為矩形,而梁的斷面為矩形或圓形。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明清建築構架分件

1、脊檁、金檁和簷檁相當於宋式的脊槫、金槫和簷槫。

2、抱頭梁、三架樑和五架樑相當於宋式的剳牽、平梁和四椽栿。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斗栱,又稱鬥科、欂櫨,是中國木構架建築結構的關鍵性部件,在橫粱和立柱之間挑出以承重,將屋簷的荷載經斗栱傳遞到立柱。主要由方形的鬥和前後左右挑出的弓形橫木栱經多重交叉組合而成,它可傳遞荷載,將建築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這承託的構架上,以分散橫樑和立柱銜接的地方橫樑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損。每一組合稱一攢。斗栱對屋簷有支撐和減震作用,也有較強的裝飾性,因此,多用於較高等級建築上。斗栱發明後逐步成為大型建築物所不可缺少的構件,也是中國古典建築顯著特徵之一。

斗栱按位置分為三類:宋式分柱頭鋪作(柱頭之上的斗栱)、補間鋪作(柱間額枋或普拍枋上的斗栱)和轉角鋪作(屋角柱頭之上的斗栱)。清分別稱柱頭科、平身科、角科。

宋式鋪作造栱之制華栱斷面有單材、足材之分;其它各栱斷面均為單材。

重栱,在泥道栱、瓜子栱上疊慢栱;單栱,沒用重疊慢栱。

計心造,在跳頭上有橫栱;偷心造,跳頭上沒橫栱;唐宋常用偷心,金元以後多用重栱計心。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橫栱:宋式斗拱構件橫向(面闊方向)擺放的栱。按所處位置不同,有泥道拱、瓜子拱、令拱、慢拱、騎栿拱、騎昂拱、絞栿拱、絞昂拱等。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3、飛子,又做飛椽,如用飛簷,即在簷椽上釘截面矩形的飛子。

4、椽子,chuán zi,是屋面基層最底層構件,垂直安放在檁木之上。椽子截面圓形,首尾釘在上下兩檁上。

每一條水平長度即椽的長度間距,稱為一椽或一架、一步架。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五臺佛光寺東大殿外簷斗栱側視圖(原圖轉自網絡,紅色批註原創)

5、撩簷枋,橑簷枋、也稱挑簷枋,宋代斗栱外端用以承託屋簷之枋料,在令栱上的枋。此枋荷載大,故斷面高度為其他枋之1倍,如用圓料,則稱撩風槫,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託之,此法多見於北方之唐、遼建築。

6、羅漢枋,在內外跳慢栱上,位於撩簷枋和柱頭枋之間,有連接開間內各攢斗栱的作用。宋用來表示斗栱出跳,清稱拽枋,分裡拽和外拽。

7、柱頭枋,斗栱附屬構件,用於泥道栱正上方,有連接開間內各攢斗栱和傳導屋面荷載的作用。

8、平棊枋,斗拱附屬構件,用於裡跳最裡側令栱上的枋,與井口天花相接的枋子。清稱井口枋。

9、襯枋頭,斗栱的附屬構件,位於耍頭之上與耍頭平行,外端不露面,只在裡端出頭,交外面的撩簷枋和裡面的井口枋撐住,在耍頭後尾露出,常刻麻葉頭。清稱撐頭木。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五臺佛光寺東大殿外簷斗栱透視圖(原圖轉自網絡,紅色、黑色批註原創)

10、散鬥,宋代稱謂,在各種橫向栱(慢栱、泥道栱)的兩端,開口一字形,承託上層栱或枋,方向與枋一致。清稱三才升。

11、齊心鬥,位於橫栱中心的鬥,一字開口承託上層栱或枋,方向與枋一致。清稱槽升子。

12、令栱,最外(上)一跳華栱或昂之上的橫栱。

13、耍頭,最上一層栱或昂之上,與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昂之上,切與昂平行大小相近的直木;襯方頭下所用出跳木料,多為螞蚱頭狀。清式稱螞蚱頭。耍頭前後兩端都露在外面,外端多作螞蚱頭狀,裡端作成麻葉頭狀。

14、交互鬥,位於橫拱與華拱相交處,承託橫拱和華拱傳來的雙向合力的拱。開口十字形。

15、慢栱,瓜子栱和泥道栱之上的橫栱。

16、瓜子栱,跳頭上第一層橫栱 。清稱瓜栱。

17、泥道栱,櫨鬥內的第一層橫栱。清稱正心瓜栱。

18、騎栿栱,與栿(梁)相正交的橫栱,好像騎在梁栿之上一樣,上承栱或枋。

19、昂,是斗栱中斜置的構件,起槓桿作用,利用內部屋頂結構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頂的重量。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為多。上昂僅作用於室內、平坐斗栱或斗栱裡跳之上。下昂是順著屋面坡度,自內向外,自上而下斜置的昂。其功能是使出簷的重量通過槓桿原理與簷柱中心線以內檁、梁的重量相平衡,用於外簷。上昂是向外向上挑的受壓受彎構件,昂身不過柱中心線。結構上起斜撐作用,可減少斗栱出跳。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山西晉城青蓮寺藏經閣二樓柱頭斗栱下昂(宋)

昂下有華頭子,昂嘴批竹狀。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蘇州玄妙觀三清殿上昂 (南宋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補間鋪作透視圖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補間斗栱側視圖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上海真如寺大殿內轉斗栱上昂

上昂多用於內簷、外簷斗栱裡跳或平座斗栱的外跳中。

20、華頭子,為簷內(裡轉)斗栱的華栱外伸出的頭子,砍削成斜向,上承昂的構件。

21、華栱,斗栱垂直(進深方向)出跳構件。宋《營造法術》曰:“或謂之‘抄栱’,miǎo又謂之‘卷頭’,或謂之‘跳頭’。出一跳華栱稱為“一抄”,或“出一卷頭”;出二跳華栱稱為兩抄,或出兩卷頭。”清叫“翹”。

22、櫨鬥,又名大斗,櫨鬥在全攢斗栱最底層,承託全攢重量的鬥狀方木塊,開十字卯口。清稱坐鬥。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乾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建築掃盲圖 (最詳細)


23、遮椽板,斗栱上方斜置或平置的木板,主要用來遮蔽上面的椽子,清稱蓋鬥板。

24、栿, fú 即梁,宋代稱謂,一般為進深方向水平放置。

25、闌額,是柱子上端聯絡和承重的木構件,位於柱子上端承託斗栱等。隋、唐以後移到柱間,宋代始稱“闌額”。它有時兩根並用,上面的一根叫(清稱大額枋),下面叫由額(清稱小額枋),兩者之間使用由額墊板。在內柱中使用的額枋又被稱作“內額”,位於柱腳處的類似木結構叫做“地栿”。清稱額枋。

26、普拍枋,位於闌額之上,與闌額在斷面上作‘T’字形,用來承託斗栱的木結構。四周交圈,猶如一道腰箍梁介於柱子與斗栱之間,既起拉結木構架作用,又可與闌額共同承載補間鋪作。明清稱為平板枋。始見於唐代,目前最早的實例為五代時期山西大雲院大殿。

27、柱,是建築物中垂直的主結構件,承託其上方構件重量。

28、柱礎,或柱礎石,承柱的礎石,柱下的基礎。它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使落地屋柱不致潮溼腐爛,令柱腳與地坪隔離防潮,同時,又加強柱基的承壓力。

29、平棊,qí,棊同“棋”,即今之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塵”。“平棋”是天花的一種,在木框間放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繪或貼以有彩色圖案的紙,因為是由大方格組成,仰看就像一個棋盤,故得名。“平棋”這個名稱是宋式天花名稱的說法。

30、雀替,通常被置於建築的橫材(梁、枋)與豎材(柱)相交處,承託梁枋的木構件,可以縮短梁枋的淨跨距離,減少梁與柱相接交處的向下剪力。也用在柱間的落掛下,或為純裝飾性構件。宋代稱“角替”,清代稱為“雀替”,“插角”或“託木”。

31、卷剎,

或卷殺,宋代栱、梁、柱等構件端部作弧形(其輪廓由折線組成),形成柔美而有彈性的外觀,稱為卷殺。“卷”有圓弧之意,“殺”有砍削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