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唱双簧忽悠大将军王十四弟,是何用意?

纳兰谈史


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忽悠十四阿哥胤禵,双簧唱的配合默契,效果显著,他们的十四弟还就真的被这两口子忽悠的“迷迷糊糊”就上了他四哥的“套”。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设计的这样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其实是想说明在“皇帝的宝座”这个有极端诱惑面前,任何的“尔虞我诈”都是可以做得出来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包括大阿哥胤褆对太子的“魇镇”,八阿哥胤禩上演的“王上加白”的闹剧,当然也包括四阿哥胤禛对他的亲弟弟的忽悠。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四阿哥胤禛为什么要忽悠他的亲弟弟呢?他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我们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出现叛乱,清军将领传尔丹的六万人马全军覆没。康熙得到了这个消息很是震怒,盛怒之下康熙居然想亲自统兵“御驾亲征”,但是无奈此时的康熙已经年逾古稀 ,御驾亲征只能是一个态度而已。

但是,西北的叛乱给边境带来的极大的不安定还是让康熙心里非常的焦急,既然不能御驾亲征,但对于西北的叛乱,康熙还是非常的重视,他决定派一位皇子领兵“代朕亲征”。为了表示对这次平叛的重视,康熙给这位代自己亲征平叛的皇子的待遇很高:任命抚远大将军,封大将军王,使用天子仪仗。

康熙的这个态度,给皇子们和朝廷的大臣们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这个能被康熙选中的皇子,非常大的可能会成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这个信号让几乎所有的皇子们都开始“蠢蠢欲动”,明里暗里争夺这个“大将军王”的争夺开始了。有点希望的皇子们都想得到这个大将军王,从而让自己在皇位继承人的争夺当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在“大将军王”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之前还是同盟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之间开始产生“裂隙和猜疑”,为了能当上这个大将军王,八阿哥胤禩开始动心思说服甚至是诱骗十四阿哥胤禵支持自己当这个大将军王赴西北平叛。

其实,几乎所有的皇子在冷静的分析之后,都会有一个很明确也很残酷,残酷到他们不愿意承认的现实,那就是这个大将军王最合适的人选只有十四阿哥胤禵。

在康熙的众多皇子当中,能够带兵打仗并且有把握平叛成功的皇子,事实上只有三个,也就是大阿哥胤褆,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大阿哥胤褆被终身圈禁,十三阿哥胤祥也是正在被囚禁当中,并且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是柯尔克蒙古的公主,和叛军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康熙绝对不会把几十万大军交给这两位皇子。十四阿哥胤禵就成了几乎是唯一的人选。

但是这个局面八阿哥不愿意面对,四阿哥胤禛也不愿意面对,但是十四阿哥胤禵要想得到这个差事,还是要得到“举荐”。

十四阿哥胤禵在寻求他的八哥的支持的时候,其实是被拒绝了。当然出面的是他的九哥和十哥。在八阿哥府上碰了钉子的十四阿哥胤禵这个时候想到了他的亲哥哥四阿哥胤禛。

四阿哥胤禛也在为这个事情苦恼不已。尽管他自己也想当这个大将军王,但是他也还是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但是他真的是不甘心这个“大将军王”被别人抢走,如果能让十三阿哥胤祥出任抚远大将军和大将军王的话从,至少将来的皇位还在自己人手里。四阿哥胤禛为此六神无主。

但是,他的师爷邬思道却看明白了自己的这个四爷的苦恼。他给胤禛很认真的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和大将军王的人选。邬思道告诉四阿哥胤禛:这个大将军王肯定是非十四阿哥胤禵莫属,就连康熙老爷子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个时候那位皇子出来和十四阿哥胤禵争抢“大将军王”,康熙会很不高兴的。

胤禛听了挺不舒服的:那就眼睁睁看着别的皇子得到这个大将军王?

邬思道呵呵一笑:打仗打的其实是“钱粮”,对于西北的局势,谁掌握了西北大军的“钱粮”供给,谁就算是掐住了西北的那个“大将军王”的脖子。

这个时候,胤禛的思路也就豁然开朗:既然争不到“大将军王”,那就用支持和举荐十四阿哥胤禵为大将军王为条件,交换十四阿哥胤禵举荐年羹尧为陕甘总督负责西北大军粮草的保障。

四阿哥胤禛知道,他的这个“交易”,是不能被十四阿哥胤禵看破的,所以,胤禛在他的亲弟弟面前和他老婆配合,演了一出“温情戏和亲情戏”。

但是这出“双簧”并不是胤禛和他的老婆事先演练的,这出戏是临时上演的,正因为是“临时上演”才显得胤禛和他的老婆配合默契。

四阿哥胤禛知道,他和他的这个亲弟弟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他们之间其实是相互防范的,胤禛要想忽悠十四阿哥胤禵达成这个交易,就必须消除他这个亲弟弟对他的戒备。

所以在十四阿哥胤禵登门寻求他的亲哥哥的支持的时候,在胤禛表态之前,先演了一出戏。这个戏的道具就是年羹尧帮胤禛置办的胤禛和胤禵共同的皇额娘(母亲)的寿礼。

十四阿哥胤禵登门拜访之前,胤禛正在为年羹尧送来的寿礼发火,他觉得这个年羹尧的寿礼太奢侈,这样下去早晚会连累自己。两口子正为这个事情拌嘴,十四阿哥胤禵来了。

胤禛的福晋问胤禵,皇额娘的寿礼准备了没有?胤禵表示很惭愧,回头一定准备。这个时候胤禛的反应很快:还是年羹尧这个奴才用心,他在四川早就为你准备了一份寿礼,怕你看不上就没敢告诉你,现在正好,等一会咱们一起进宫给皇额娘祝寿!

胤禛的老婆反应很快,马上就说:到底是一家人,不然的话别人会以为我这个当嫂子的小家子气呢!

十四阿哥胤禵显然被这个温馨的亲情感所感染,他感慨到:难得年羹尧还能惦记着我,回头我找机会赏点他什么!

胤禛不失时机的马上说:你能提拔他一下就够他受用一辈子了。

胤禛的戏其实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府上和老婆演双簧给胤禵看,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把戏做足了。在和胤禵一起给他们的皇额娘贵妃乌雅氏祝寿的时候,胤禛在他的母亲面前充分的表现出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态度,他告诉他的皇额娘要举荐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王,一来为国举贤,而来这个大功劳不能让外人抢了去!

十四阿哥胤禵算是彻底的被感动了,对他的四哥在皇额娘面前的表态感激不尽。这个时候,胤禛拐弯抹角的提醒胤禵,西北的战事关键在粮草供应,四哥我分管户部,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你,但是西北粮草的保障根本还在陕甘两省。

十四阿哥胤禵似乎也明白了,这大概是提拔那个年羹尧的好机会,也算是报答四哥的举荐知恩吧!所以他主动提出:假如他真的如愿以偿的当上这个抚远大将军王,他就保举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胤禛和邬思道筹划的“阴谋”得逞了。事实证明,这个筹划的得逞,是后来胤禛能够顺利登基成为雍正皇帝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而这个筹划实现的起点,就来自于胤禛和他的老婆配合默契的那个双簧。

看起来要干点大事,有的时候还真的需要有那么一个“心有灵犀”的老婆。


步武堂


其实双方都是政治上的博弈,政治利益的交换。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自己的后人更是人才辈出,著名的九子夺嫡就为后世广为传播。题主所说的这个小故事,其实是冰山一角,管中窥豹。简单看起来是两口子唱双簧,实际上则是从时局出发,下了一个大大的棋局!

我们试着来看下

选大将军王




故事发生时,太子被废。剩余皇子都看到了机会,清廷西北战事,康熙想要在皇子里面挑一个大将军王去前线领兵。这对于皇子们来说不诧于是一个争夺皇帝的筹码,功劳一件。四爷党和八爷党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开始各自运筹,争夺领兵的兵权。而这其中,有一个人身份比较特殊,那就是十四,他是老四的亲弟弟,却又在八爷党集团内。而这次选人,也让他意动了。

置办寿礼,把握机遇

雍正手下年羹尧是个有才略的人。当时在四川任职,赶上老四,十四的母亲过寿,他就置办了很多奇珍异宝送到潜邸,供老四上寿品。这个时候老四也没想着和十四一起用这些供品给母亲过寿。

万全之策,峰回路转



所以另外一个灵魂人物出现了,那就是邬思道,在得知四爷想要保举十三爷的时候,邬思道深深的不以为然,他告诉老四,康熙看似在选大将军王,其实更实在选皇位继承人,就是一次考验。看谁更有人君的气象。一席话惊醒了老四,让他打消了之前的想法,转而开始想办法推举十四,以谋取更深的利益,获取康熙的信任。而年羹尧所送寿品,老四夫妻也就半真半假的忽悠了十四,说是年羹尧送的,里面也有十四爷的一份,最后老四和十四一起为母亲祝寿,当着母亲的面,又把弟弟一顿夸,临了,告诉了母亲他要推举自己的弟弟做大将军王,并阐释了其中原因,为朝廷,而不是为私情。这让十四一阵错愕,想不信自己亲哥都不行了。

目的达到



雍正夫妻演双簧,把个十四爷忽悠的热泪盈眶,心窝子发热,最后还说了一句还得是上阵亲兄弟。却不知自己被亲哥摆了一道,在确信四哥保举自己做大将军王以后,马上用陕甘总督的职位投桃报李,和四哥达成了政治利益的互换。


而这正是雍正退而求其次,在邬思道的分析下,做到利益最大化的一步妙棋。

夫妻双双上阵双簧,让十四感到血脉亲情,从而心甘情愿的把粮草大任,教给四爷党集团年羹尧。



老四推举十四,又让八爷党无处发力,好似打在棉花上。老八也开始分不清楚这哥俩什么套路了。



一封保举亲弟弟的奏折也让康熙更加下定决心传位给雍正。而且从此之后十四不在选择阵营而是自己开始为皇位争取。这间接瓦解了老八的势力,而一个十四,雍正根本无所顾虑。

一个上壽的供品,雍正夫妻演演双簧,做个兄弟亲情,一母同胞的样子,就做到了一箭三雕,可谓智谋深远。其他皇子又怎么能够争得过呢。


烟云浩淼道


自然是对皇位产生了兴趣。

西北用兵非皇子不足以成事,非户部兵部支持不足以取胜,这也是康熙为什么要封大将军王的原因。

四爷本是想让十三爷去的,这也的确是有考虑家国天下,毕竟十三爷是知兵之人。不过,这也是在为雍正自己找退路,因为皇子们都觉得这个大将军王就是将来的皇帝。

慢说老十三当不了皇帝,即便是靠着这个大将军王当了皇帝,四爷的命运也不会差。

不过,邬先生的话却改变了四爷的想法。

皇帝并不是在选皇储,而是在试探皇储的胸襟以及对于政治的嗅觉。

西北用兵,打的是粮草。因此,大将军王是谁无所谓。重要的是谁管粮草。

老十四与老四虽然同父同母,但哥俩却是不同阵营。因此,举荐老十四首先能显示自己坦荡,也能分化八爷党。

老十四能当大将军王的前提是四哥的支持,但老四的支持也不是白给的,而是用大将军王换川陕总督的位子。

老十四也未必不知道,也未必就是被忽悠。这属于一次对赌,八爷,四爷,十四爷三人的博弈,老十四最不好走。好不容易下赢了八爷,却败在了四爷手里。


月晓YB


很高兴回答

老四夫妇唱双簧是肯定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缘由很简单,老四自从得到邬思道对皇子争夺兵权的分析之后肯定给年羹尧去信说明情况了,要年羹尧做好准备接任陕甘总督,这么重大的事绝对是要知会年羹尧的。置办双份寿礼肯定也是计划之内,这是和老十四划在一起的第一步,就算老十四不来,我估计老四也会派人送过去。通过老四夫妇的对话可知,老四原本只是打算让年羹尧以他自己的名义主要是顺便帮老十四弄一些,没料想他自作主张额外弄了些奇珍异宝,所以才惹怒了老四。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为老十四是老八一党的,其实不然。从第一次陷害太子时这种迹象就已经表露出来了,老十四写的那份假的调兵手谕表面上是帮老八扳倒太子,其实是一箭双雕之计,即扳倒了太子,又把康熙对此事的怀疑引到老八身上,毕竟当时在明面上形成的派系只有两个,四爷党和八爷党,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康熙怀疑到自己的头上。再就是八爷党选举太子失败时老十四借机闹事,表面上是替八爷不平,实则属推波助澜,添油加醋,嫌老八死的不够彻底而已。由此可见,老十四此人的心机也是一个自成一派,想坐收渔人之利从而夺嫡的皇子。

老十四其实也并没有料到老四会支持他,毕竟他深知老四的野心,只不过他在老八那里碰了钉子,这才掉过头来在老四这里碰碰运气,毕竟老四身边也没有人了,唯一一个比较合适的人还在宗人府里圈禁着呢。

老四支持了老十四,他显得格外激动,当即便想到了这是一个一来一回的交易,便顺水推舟把年羹尧提了出来,毕竟之前老四在吃饭的时候就已经把话说在了前面,有机会提拔年羹尧一下。他们心里都知道,无论谁做了大将军,川陕总督绝不能是老八的人,要不然谁都没有机会赢得这场战争。这些就是老四与老十四本次合作的前前后后。





影画点选


十四阿哥到雍正府上,除了与雍正共同为德妃贺寿之外,也有着与缓和关系的想法。

西北的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康熙希望从儿子中择一贤者,封为“大将军王”,率领朝廷十万大军前去平叛。

对于这个大将军王,八爷党的皇子是势在必得的,在他们看来,此时的康熙已到暮年,让皇子担任大将军王,就是为了再给其积累功绩,树立威信,因而谁上了这个大将军王,谁就是继位人。

尽管长期主管兵部的十四阿哥理论上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是在八爷党内部,依然是以拥立八阿哥胤禩为帝作为这个八爷党集团行动的首要目的,而十四阿哥只是一个“备胎”,甚至还准备让十四阿哥选择禅让。

如果是换做其他,十四阿哥可能不会在乎,但是在皇位面前,他不可能不动心,而他也想通过获得这个大将军王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打算,于是十四阿哥胤禵在这个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亲哥哥雍正。但是兄弟二人早已分属敌对的政治集团,而想要获得自己哥哥的支持只能通过感情牌来重新缓和两人之间的矛盾与关系,于是原本可以在宫外等候雍正的十四阿哥主动来到了雍正府上,而他也选择了在筹备礼物这件事情上用故意示弱的方式,拉近与雍正的关系,同时也试探一下雍正对于自己的看法。


此时的雍正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已然是定局,而他要从其中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经过与邬思道的分析,雍正非常清楚在康熙的心中早已经将十四阿哥胤禵作为大将军王的候选人。这个时候的雍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在康熙的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宽广的胸怀和一心为国的态度,第二,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因为只有让雍正自己的人出任陕甘总督,才能真正把握住西北大军的命脉,控制住西北大军,为夺嫡做好准备,同时避免十四阿哥所带领的十万大军成为自己的掣肘,更不会为八爷党人所利用,形成巨大的威胁,所以这个陕甘总督的位置是一定要拿下来的。

所以,从十四阿哥胤禵到雍正的府上开始,雍正与十四阿哥所有的交集活动与言谈话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与十四阿哥进行政治利益的交换,自己在保举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的同时,让十四阿哥推荐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雍正与自己的福晋乌拉那拉氏唱的这出双簧,在拉近与十四阿哥胤禵关系的同时,更是要给年羹尧做着铺垫。

雍正想要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但是这件事绝不能由雍正自己来推荐,而是要由十四阿哥来进行保举,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真实目的进行隐藏,所以从十四阿哥胤禵进到雍正府上开始,一直到十四阿哥自己提出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雍正对于此事是只字未提,而他与自己的福晋乌拉那拉氏的这出双簧,也是为了给年羹尧做好铺垫。

首先,雍正和乌拉那拉氏两人可以说是三句话不离年羹尧,把年羹尧对于十四阿哥的敬重,以及对于雍正和十四阿哥生命德妃乌雅氏的寿辰的上心,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十四阿哥对于年羹尧也开始有着好感。

其次,乌拉那拉氏久居府上,不问朝政,她的表达让十四阿哥不会存在那么多的疑虑,因而也将更容易接受。

再次,自己作为雍正的政敌,在雍正的府上非但没有受到冷落,反而是受到极大的礼遇和重视,特别是通过福晋乌拉那拉氏的言行举止,十四阿哥看到了雍正并没有再背后说其坏话,进而影响自己嫂子对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对于雍正也有了新的认识。

十四阿哥到雍正府上,打出的是一张情感牌,为的是得到雍正的支持;而雍正则带着自己的福晋也打出了情感牌,在拉近与十四阿哥关系的同时,也是在为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做了重要的铺垫,这才是他们夫妻二人唱这出双簧最为重要的意义。


雍亲王府


康熙朝晚年,西北罗卜藏丹曾反叛,朝廷前去平叛的六万大军全军覆没。究其原因,在于掌管户部的八阿哥胤禩和掌管兵部十四阿哥胤禵从中作梗,致使前线大军粮草难以为继,主将传尔丹只好下令速战速决,这才遭到了叛军的埋伏。

康熙看出了其中端倪,却没有深究。他知道八爷党觊觎西北兵权很久,并一直期望借机获得在西北掌兵的机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夺嫡的砝码。但当务之急是再选一位主帅前去西北平叛,康熙帝思来想去,放出话去,说要派遣一位皇子代天亲征,授大将军王头衔。



由于康熙尚未再立太子,朝野推断,谁被选中成为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储君。八爷党迅速察觉到机会来了,他们内部一致认为胤禩要拿下这个大将军王。但八爷党内有一个既知兵又与胤禩面和心不和的人,那就是十四阿哥胤禵。胤禵虽然属于八爷党阵营,但他与九阿哥和十阿哥不同,他始终具备自己的独立性,一旦有机会,他就会脱离八爷集团,自己去争取机会。

于是,颇具野心的胤禵表面上支持胤禩,背地里却去探四阿哥胤禛的口风,因为目前指望八爷集团去支持他上位大将军王是不可能了,他只有再去寻找其他支持。恰好,四阿哥胤禛此时已经与邬思道定下基调,即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将军王,但需要以此为契机进行政治交易,将年羹尧推上陕甘总督之位,并令其牵制西北前线的粮草供应,以便在夺嫡的关键时刻牵制西北大军。



为了这个目的,四福晋这个平日里与政治斗争毫无瓜葛的女流之辈终于闪亮登场了,与四阿哥胤禛演起了双簧。因为男人与男人之间一上来就是直入主题,剑拔弩张,而女人说话,往往从家事和亲情入手,更容易打开突破口。

就这样,胤禵一进来,四福晋便提起了额娘寿诞之事,问胤禵是否准备好寿诞的礼品了。胤禵本来是带着目的来的,结果一提额娘生日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连日为了争权夺利,竟然连额娘的生日都忘记了。四福晋抓住胤禵这个心理,说年羹尧早就替他们备好了,而且想得很周到,俩人一人一份。



其实,这些礼品都是年羹尧任四川总督期间搜刮民脂民膏得来,而且也没特意说有老十四的一份。但经四福晋这样一说,显得年羹尧真的对胤禵很上心很孝敬,毕竟胤禵多年掌兵,又主管兵部,年羹尧也是带兵之人,二人虽不属同一阵营,但肯定有多年的上下级关系。胤禵不禁感慨,难为年羹尧还记着我。

这时胤禛终于借势说出了该说的话:以后有机会你多提拔一下他,他就受用不尽了!



胤禛和四福晋装着说者无意,胤禵可真的是听者有心了。此时自己正争夺大将军王之位,八爷胤禩又志在必得,自己孤立无援,正惦记着找个同盟,这时机会自己送上门来了,为什么不借机与这个一奶同胞的四哥做个交易呢?让他助自己当上大将军王,然后自己顺势再把年羹尧的陕甘总督给安排了,大家各取所需,岂不更好?

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年羹尧的问题上,胤禵并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考虑。因为如果胤禵当上大将军王,胤禩肯定会暗中捣乱,就跟他们当初给传尔丹捣乱一样。胤禵深知陕甘是粮草转运之关键,于是把年羹尧安排在陕甘,可以有效保证粮草源源不断送往西北,避免胤禩再度从中作梗,让他做了传尔丹第二。



可见,搞政治的男人,有一个好的“贤内助”太重要了。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自身能力相当出众,但唯一的不幸是娶了个败家娘们儿,导致自己该争的没争到,甚至落个身败名裂。而像四阿哥胤禛就很幸运,不仅自己给力,还有个好“贤内助”四福晋的加持,难怪他能在九子夺嫡中最终胜出了。


达摩说


第139期总680期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四阿哥胤禛就是一个“冷面王”的角色,可就是这位“冷面王”竟然与福晋两口子一起唱起了“双簧”忽悠十四弟胤禵,到底为何事让“冷面王”开忽悠了?

传尔丹的六万兵马被叛军“罗卜藏丹曾”打了个全军覆没,这让康熙皇帝非常愤怒,无奈自己老了,不禁向张廷玉、马齐赞叹:这要是倒退十年何须指望别人;别说一个罗卜藏丹曾,就是十个又如何。

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继续分析:罗卜藏丹曾这股判匪必须及时予以剿灭,否则后患无穷!可是派那位阿哥去西北带兵,康熙皇帝心中已经有数,但是还得考验一下自己这几个不省心的儿子动态。


【十四阿哥来到雍亲王府】

朝廷上下,包括众皇子阿哥在内都在惦记着“抚远大将军王”的职位,在大家看来,谁当上了这个“抚远大将军王”,那他就有可能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所以都想干这差事。

这不;十四阿哥胤禵来到了雍亲王府,雍亲王胤禛看了十四阿哥胤禵一眼就知道是为了“抚远大将军王”举荐一事而来的。

不过今天是他们哥俩的亲生母亲康熙帝后妃“乌雅氏”的生日,雍亲王胤禛正好借题发挥,与福晋二人唱起了双簧。

康熙皇帝虽然二十四个儿子,可是只有雍亲王胤禛与十四阿哥胤禵是一母所生,但是来往甚少,雍亲王胤禛与这位亲弟弟老十四的感情还不如与老十三阿哥胤祥感情深厚,所以没有知心话可言。


【雍亲王胤禛两口子开忽悠】

十四阿哥胤禵来到雍亲王府本以为探探自己这位亲哥哥对西北军事的“抚远大将军王”口风,那想到今天还是母亲的生日,自己没准备礼物呀,话就转到礼物上了!

自己的这位“四嫂”也不是凡品,只听这位“四嫂”说:十四叔来的正是时候呀,嫂子把你们哥俩给“额娘”的生日礼物都准备好了!

雍亲王这位四哥接过话茬说:都是那个奴才“年羹尧”有心,特意给你带了一份。老十四阿哥胤禵不能不买账了;难怪“年羹尧”还惦记着我!说到底还不是四哥、四嫂的面子,有机会我得好好感谢他!

雍亲王四哥接过话茬又说:不用,有机会你提拔他一下不就行了!雍亲王胤禛的一句话就把套子下了,真的是防不胜防。


【四哥胤禛开始下套了】

实际上这个大主意是老鬼“邬思道”出的。邬思道昨天晚上就对雍亲王胤禛分析出了康熙皇帝的心思;会带兵的阿哥只有两个;那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

那么十三阿哥胤祥还在“宗人府”圈禁,就是不圈禁也没有十三阿哥胤祥的份,因为要是十三阿哥胤祥上去,粮草不济照样打败仗,西北军事打的是粮草,并不是兵马,八阿哥胤禩要的就是兵败。

在邬思道看来;只有雍亲王胤禛积极举荐十四阿哥胤禵,然后忽悠十四弟保举“年羹尧”为川陕总督才能掌握住这位“抚远大将军王”。


【大将军王胤禵上套路了】

雍亲王胤禛与四嫂看似非常随意的几句话,但是贴心暖肺,十四阿哥胤禵此刻的心情暖暖的,他那里知道自己已经上套路了!十四阿哥胤禵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这位亲哥哥有了好感。

身为雍亲王的四阿哥胤禛不但是一位“冷面王”,看来忽悠起来也是好手段,两口子唱双簧唱的与真的一样滴水不漏,难怪这位未来的“抚远大将军王”轻意的保举了“年羹尧”作为川陕总督像一条绳子一样把自己这位大将军王“勒”的死死的。


【按照雍亲王胤禛套路来的】

在母亲乌雅氏那里雍亲王胤禛当着母亲乌雅氏立场坚定的说:我这次要保举十四弟为“抚远大将军王”,此言一出让十四阿哥胤禵大为吃惊,又一想;毕竟是自己的亲哥哥,好事还是忘不了兄弟。

母亲乌雅氏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说的有道理。在母亲乌雅氏那里出来,十四阿哥胤禵果然上套路了,直接表明要保举年羹尧为“陕甘总督”,嘿嘿嘿,难怪雍亲王胤禛偷着乐,你十四阿哥胤禵跑到了千里之外,还有年羹尧把持你,雍亲王胤禛放心了。毕竟年羹尧当上了“川陕总督”,目的达到了!

所谓“夫唱妇随”在雍亲王胤禛夫妻之间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夫妻二人”这双簧唱的天衣无缝。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日尧居


康熙到了晚年,西北出现叛乱,自己年纪大了不想死在路上,所以必须选一位合适的人选代替自己出征。

代替天子出征,这是何等的荣耀,而皇子代替天子出征,无疑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但凡有点资本的皇子,都想争夺这个大将军王。在雍正看来,老十四成为大将军王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所以他安排了这一出双簧。

第一,打感情牌,将兄弟俩的关系拉近。

雍正的福晋乌拉那拉氏一出场就开始不断说起他们母亲乌雅氏寿辰的事情。其实就是在暗示十四阿哥胤禵,他跟雍正之间才是亲兄弟。

八爷虽然跟他走的亲近,但是他们并不是一个妈生的,亲兄弟才能齐心协力。这个时候的乌拉那拉氏告诉十四阿哥,他们在准备寿礼的时候,也已经为十四阿哥准备了一份,知道他在兵部事情忙,无暇去管这档子事。其实这也是在告诉十四阿哥,他们从来没有忘记十四阿哥是自己人。这个时候的十四阿哥也有事情求雍正,因为八爷党内部是推举八阿哥作为大将军王,但是十四阿哥自己也想做这个位置。

第二,不断提起年羹尧,示意年羹尧的职位该往上走一走了。

雍正果断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就是希望让老十四来做这个大将军王。一来他们俩是亲兄弟,这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关键时刻还是亲兄弟靠谱一些,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要求。十四阿哥不可能自己举荐自己做大将军王,所以才来求雍正。而雍正的要求是让年羹尧升官,并且话语间的意思就是这次用兵,是自己跟十四阿哥一起合作的。十四阿哥也明白,给年羹尧升官的事情雍正自己也不能提,所以筹码就是十四阿哥来办这件事。而且一定要将年羹尧安插在跟这次平叛有关的职位上,那就是陕甘总督了。

第三,让八爷党开始内讧,无暇跟自己斗。

八爷党内部本来固若金汤,而且实力强大。雍正这边只有两位皇帝,人家那边是他的双倍,所以雍正在皇权斗争中,一直都处于下风。这回可算是不同了,雍正已经看到他们内部出现了嫌隙,这个时候他果断抓住了机会,将胤禵给拉了出来。虽然胤禵本人不可能来到雍正这边来帮他,至少可以被雍正利用,一来分化八爷党的力量,二来也可以让自己好好利用一下这位稚嫩的小兄弟。在雍正眼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兄弟,因为他从小就没有跟他在一起生活,而且两个人的观念完全不同,所以老十四在雍正这里,只能被利用,绝对不会被重用。

第四,把老十四支出北京城,对雍正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当时看来,能够跟雍正竞争皇位的人,除了老八以外,也就只有老十四了。而且现在老八已经不得宠,野心暴露的太明显,所以康熙十之八九不会选择让老八继承皇位。这个时候老十四自己还不清楚,但是雍正已经看得十分清楚了,老十四才是自己最大的对手。康熙是比较喜欢老十四的,因为他足够年轻,比雍正小十岁,又能征善战,也有一定的城府。即使将来不能成为康熙那样的明君,做一位守成之君也是错错有余的了,所以康熙极有可能会将皇位传给老十四。把他支出京城,是对付老十四最好的办法,反正京城内部的事情可以慢慢调控,如果他在京城的话,局势可就不好掌握了。

第五,对八爷来说是一次沉痛的打击。

八爷党当中,有脑子的其实就只有八爷和十四爷这两个人。现在老十四俨然已经有了自立为王的打算,那就算是跟八爷划清界限了。雍正必须要趁着这个机会,让八爷看不清楚局势,他举荐老十四作为大将军王,就是最好的一次机会。八爷似乎认为雍正跟老十四结成了盟友,那自己这边可就要乱了阵脚了。毕竟老十四知道太多他们的秘密,如果老十四偏向了雍正,对八爷党来说,真的是一次沉痛的打击。所以八爷在后来会对老十四下手,也是因为担心自己的秘密被公开。


江湖小晓生


在《雍正王朝》中,四哥胤禛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终于夺嫡成功,成为雍正皇帝。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个好女人,雍正能够夺嫡成功,与他有个好福晋也是分不开的,这对夫妻合演双簧戏来忽悠十四阿哥。

为德妃准备寿礼,雍正与福晋意见不合,正在争吵之间,老十四却登门造访

这一天,是四阿哥母亲德妃的生日,老四的福晋在整理寿礼,这些礼品都是年羹尧从四川送来的,珍珠玛瑙等奇珍异宝摆满了一间屋子,四阿哥跟福晋却在争吵,四阿哥吵着要福晋把礼品都退回去,他是担心老八拿年羹尧贪污来说事,抓住他的把柄。而福晋还不愿意退回,说这些礼物都是德妃喜欢的。

正在两个人争吵不相上下的时候,老四的亲弟弟老十四登门造访,这两个人素来意见不合,为什么老十四会突然来找他的四哥呢?主要还是因为举荐大将军王的事情而来。
话说,西北前线遭遇失利,传尔丹6万大军全军覆没。康熙下旨要在皇子中举荐一个大将军王,代替他征讨叛逆。这个大将军王手握20万大军,是个举足轻重的职位,老四和老八都想做这个大将军王。
经过邬思道的点拨,康熙心目中的大将军王是十四阿哥,而老四和老十四政见不合,他提议让四阿哥举荐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一是可以显示雍正的胸怀宽广,二是可以让年羹尧做陕甘总督,管理大军的粮草供应,掣肘老十四。

看到老十四没有给德妃准备寿礼,夫妻二人合演双簧戏,感动十四阿哥

一看十四阿哥进屋,两个人立刻停止争吵,福晋就问十四弟给德妃准备了什么寿礼,这时候的十四阿哥满脑都是做大将军王的事情,估计把寿礼给忘记了,看到老十四稍微一愣。夫妻二人立刻就合演了一出双簧戏,两个人互相配合,说这些礼物都是四哥跟四嫂提早准备的,而且都有老十四的一半,把十四阿哥感动了一番。

而雍正也是真有心机,当时他正在吃饭,,雍正把四个盘子吃的干干净净,连桌子上掉的一粒米还要夹起来吃掉,最后干脆把剩下的汤倒进饭里,全部吃光。看到四哥如此节俭,老十四对他四哥估计又重新认识了一遍。

最后雍正和福晋合演双簧戏达到了目的,十四阿哥做了大将军王,而年羹尧成为了陕甘总督,所以说雍正夺嫡成功绝非偶然,有个会演戏的福晋的确很重要啊。

小灿哥说历史


《雍正王朝》里有一段四阿哥胤禛夫妻二人一起忽悠了十四弟胤禵的桥段,整个过程中胤禵持续懵圈中,被忽悠了还很高兴,还满口不住的称谢,说起来颇为有趣,我们不妨一起重温一下胤禛夫妻二人的这段杰作。


首先要介绍一下这件事的大背景,当时是康熙末年,传尔丹率朝廷六万大军赴西北平叛,八爷党为夺取兵权,利用自己掌握的户部和兵部故意拖延西北大军的后勤供给,同时严词批评大军进展缓慢,要求其尽快取得战果,传尔丹被逼无奈,率军深入叛境意图尽快找到叛军决战,结果中了叛军的埋伏,六万大军全军覆没,消息传来,朝野震动,因此朝廷急需选派一位阿哥出任大将军王率兵赴西北平叛,由于康熙已明显的来日无多,此时能够掌握兵权无疑会大有好处,因此八爷党对此职位是志在必得,并制定了先推举胤禩,如果不行再推举胤禵的计划,四阿哥胤禛自知不是带兵打仗的料,打算举荐十三阿哥胤祥出任大将军,却被谋士乌先生劝阻,按乌先生的说法,十三阿哥如果真的带兵出征一定会受到八爷党的掣肘,他自己也会在西北边境进退维谷,成为第二个传尔丹,现在朝中唯一适合出任大将军的只有十四阿哥胤禵,只有他上任才能避免八爷党的明枪暗箭,才能最终取得平叛胜利,乌先生并认为,康熙其实也早已看出了这点,他之所以会沉默至今是因为他想借机考察几位皇子,特别是其心目中的那个人是不是能以朝廷大局为重,一心为公,为国举贤,所以四王爷此时应该做的是放下个人恩怨,为朝廷着想保举十四阿哥为大将军。胤禛赞同乌先生的话,却顾虑十四弟是八爷党的人,如果当上大将军王,手握数十万大军,即使他不再与八爷党同流合污,就他胤禵想拥兵自立,自己也是万难与敌的,乌先生告诉胤禛,西北用兵,其能否成事的关键在于陕甘,是陕甘两地负责大军的军需供应,只要能拿到陕甘总督的位置就可以制约胤禵的十万大军。



乌先生的行动方案已经制定好了,那么该怎么施行呢,怎样才能既让胤褆出任了大将军王,又避免八爷党因此实力大增,如虎添翼,怎样才能既举荐了十四弟,在康熙面前拿到印象分,又能顺利得到陕甘总督的位置,并且又能避免引起胤禵的怀疑和警觉,致使自己的计划付之东流呢?于是胤禛夫妻二人就合演了一出投机卖好,请君入瓮的好戏。正好当时是胤禛胤禵兄弟俩的皇额娘德妃的寿诞大喜之日,四福晋特地嘱咐年羹尧从四川为额娘准备好了寿礼,从奇珍异宝到新奇的瓜果,还真是准备了不少,都摆在屋里,四福晋正逐件的清点呢,胤禛因为四福晋又去劳动年羹尧为自己办事而很不高兴,两口俩正在拌嘴中,正在这时,十四弟来了,要说胤禵此时来看他四哥,心中所想无非两件事,一件是筹备皇额娘的寿礼,另一件就一定是大将军王的事了,胤禵一看到满屋子的宝贝就说自己是为寿礼而来请四哥四嫂帮忙的,其实这句话恰恰说明了胤禵不是为寿礼而来,因为如果胤禵真的是为寿礼而来一则他不会预见到四哥四嫂会准备好了满屋子的寿礼等着他,二则他一进来也绝不会看不见满屋子的寿礼,而当他看见满屋子的寿礼时也不会是如此的淡定,他所说的为寿礼而来不过是随口一说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罢了,四福晋听见十四叔的来找四哥四嫂帮忙的话就表示这些寿礼本来就有十四叔一份的,自己早就为他们兄弟二人各准备了一份寿礼,胤禛却在一旁告诉胤禵这些寿礼是年羹尧从四川特地为自己和十四弟准备的,是年羹尧贴心的为他们二人着想为他们二人置办的这些寿礼,胤禛一再的对胤禵强调是年羹尧专门为胤禵置办的寿礼,说得胤禵都感到过意不去了,表示自己有机会一定要赏年羹尧点什么,胤禛却表示哪里需要报答他什么,只要胤禵有机会能提点他一下就足够了,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胤禛夫妻俩真的是满满的都是套路啊,四福晋是为十四叔打得好圆场,借坡下驴的分了一些礼物给十四弟,无形之中拉近了十四叔与他们夫妻之间的距离,胤禛则是既拉近了距离卖了好又适时的把年羹尧推了上去,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令胤禵大为感动,想必此时的胤禵一定是满脑子的感恩感谢之类的话,如果胤禛这时让胤禵帮自己数钱的话相信胤禵也是会欣然从命的。



应该说胤禛夫妻的这一出投机卖好,请君入瓮的好戏还是十分成功的,胤禵在心里从此以后有了一个四哥,当然了,也有年羹尧,不过他在成功当上了大将军王后让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算是报答过了,所以,现在就只剩下了四哥一个人了,所以从此以后一直到康熙驾崩,胤禵都没有再与四哥为难过,相反的,他同八爷党的关系却渐渐紧张了起来,最后终于势成水火,无法调和。


总的来看,胤禛夫妻俩合演的这出双簧,算是让十四弟接受四哥举荐他为大将军王之前的一道开胃小菜,成功的打消了十四弟胤禵心中的戒备和怀疑,让胤禵放心大胆的接受了胤禛的“好意”,胤禛举荐胤禵出任大将军王,使得胤禛坚定了在康熙心目中一心为公,刚正不阿的形象,使得八爷党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起了纷争,使得胤禵与胤禛的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胤禛的夺嫡之路少了一个劲敌,也使得八爷党的注意力从胤禛转移到了胤禵的身上,客观上为胤禛减轻了压力,为胤禛最终的成功上位打下了基础,俗话说的一石多鸟,这应该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