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溫暖的教育時刻你抓住了麼?育兒智慧藏在生活細節裡

生活中那些溫暖的教育時刻你抓住了麼?育兒智慧藏在生活細節裡

在孩子眼裡,父母能為他詮釋整個世界

撫養孩子的路程,就像過山車。

當車轉個彎來到稍平緩的階段,父母看著孩子熟睡的面龐,感嘆上天賜予自己可愛的天使;

當車轉身重新捲入彎道,父母或咆哮或隱忍,生活又恢復了雞飛狗跳的面貌。

還好,愛一直都在。

01 我們開心地坐了公交車——有心的父母,會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

不要以大人認為的舒適/安全體驗去限制孩子的行為。

我兒子程寶很喜歡車,尤其是一些很大的、有特殊功能的車。比如公交車、挖掘機、吊車、校車大貨車。因為路上經常看到的就是公交車,所以他尤其喜歡公交車。

我們平時帶他出門一般開車或打的,他經常抗議,說要坐公交車。

終於有次機會來了,孩子爸開車去辦事,我要帶他去家附近的遊樂場玩。我當時就想,正好讓他坐一次公交車,讓他體驗下公交車的硬椅子以及搖搖晃晃的不安全感,這樣他下回就不會老嚷著要坐公交車了。

生活中那些溫暖的教育時刻你抓住了麼?育兒智慧藏在生活細節裡

但結果是他坐車一路上非常興奮,時而觀察車內,時而對車窗外行駛而過的車“指點江山”......好了,這會更喜歡公交車了。

我回去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回憶起之前出於舒適或安全的原因拒絕他想做的一些事情。

比如我給他剪指甲時候,他對指甲剪很感興趣想玩下,出於安全考慮我沒給他;

比如想帶他出去旅遊,但擔心他太小承受不了旅行的奔波;

比如他很想玩爸爸的修理工具箱,我擔心螺絲刀、鉗子會讓他受傷;

這些所謂的“顧慮”,讓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動機受挫,長期會影響孩子探索、研究新事物的慾望。小孩除了探索體驗安全的東西,對於一些危險等級不高的事物也要適當的有所接觸,這樣可以鍛鍊TA判斷及應對危險的能力。

說到這我們要提下日本,日本的幼兒園是可以給小孩拿針的,他們會教小孩穿針線縫東西。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時園長被國內一個參觀的媽媽問起“4、5歲的小孩會用針了麼?不怕被扎到麼?”時,園長是這麼回答的:“當然會被扎到,這和用刀可能會被割傷一樣。這就是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呀!”

這次反思之後,兒子想探索的東西我會快速進行一個危險等級判斷,如果不高我就放任自由了。至於舒適問題,只要能給他成長帶來幫助我都不會再過多考慮。


02 我們認識了“雷公公”——有心的父母,不放過生活中教育的好時機

兒子現在兩歲多,經歷過打雷的次數並不多,他大概從2歲開始對打雷有明顯關注,但他經歷的都是小雷聲。

有一次下暴雨,他自己一個人坐在靠近陽臺的沙發上玩耍,我和奶奶在廚房裡忙活。突然一聲巨雷響起,同時一道閃電在陽臺對面的天空中劃過。兒子頓了1秒後“哇哇”地大哭向我們跑來。

生活中那些溫暖的教育時刻你抓住了麼?育兒智慧藏在生活細節裡

我迎上去抱住他,一面安撫他一面想著怎麼和他解釋打雷這一現象。

我最後想出瞭解釋方式,蹲在他面前和他耐心地講,內容大概如下:

那是雷公公,他不是有意要嚇我們,他要提醒在外面的人,準備要下雨了,讓大家趕緊回家不要被雨淋溼了;

雷公公這麼大聲,是因為準備要下大暴雨了。你看天上黑黑的雲,雲越黑雷聲越大說明雨會下得很大。

跟他解釋完,等他情緒平靜下來後我把他帶到飄窗,讓他看著大雨打在玻璃上,我和他說:“你看,雨是不是下得很大呀?”他點著頭說:“好大的雨啊!”

這事沒過幾天,又碰上雷雨天了,我留了個心眼,打雷的時候特意站在附近觀察他,他竟然依舊玩得很開心,已經沒有之前懼怕的反應了。看來我那天和他說的話起作用了。

我趁熱打鐵,過去跟他說:“你看雷公公又打雷了,它又在提醒讓大家趕緊回家了。不知道有沒有人被淋雨呢?”

兒子站在沙發惦著腳看樓下,指著樓下說:“媽媽你看,樓下有個人被雨淋了!”

OK,去魅解惑+半科學教育目的很好的達成啦!


03 我們講故事“取材有道”——講故事巧於借用生活場景,更有代入感

在我小孩很小還不會選擇故事的時候,我是給他讀繪本故事為主。但是他會說話會表達意見後,明顯繪本已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了,因為書裡的很多內容他生活沒接觸過,所以沒有代入感,印象也不會深刻。

後來我乾脆根據他的需求,臨場發揮,生活素材信手拈來即可編一個故事。

比如他有段時間,他剛剛對公交車感興趣,有天晚上哄睡覺時一定要我講2個公交車的故事,對!一定要“2個”公交車。

生活中那些溫暖的教育時刻你抓住了麼?育兒智慧藏在生活細節裡

我當時大概花了10秒在腦海裡構思了一下主要內容,然後就開講了,故事主線大致如下:

兩個公交車一大一小,在十字路口相遇,大公交車因為長得大,所以很驕傲,看不起小小的公交車;


大公交車性格急躁愛表現,路燈亮時飛快衝出去,噴了小公交車一臉的煙。因為大公交車總喜歡開快車、急剎車,所以乘客對它的服務很不滿意。相反,小公交車雖小但性格謙虛、平和,乘客們都很喜歡它;


大公交車很快把小公交車甩在身後,可是過了一會,小公交車遠遠的看到大公交車一直停在前面的一個路口,怎麼回事呢?小公交車開到前面一看,原來是前面的路太窄了,大公交車身材太大沒法開過去。但是小公交車卻可以很順利就開過去了。


小公交車經過大公交車身邊的時候和它說:“雖然我身材不如你大,開得沒你快,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優點呀,你看,現在這種情況我長得小的好處就體現啦!你先別急,我到前面去看看有沒有別的路合適你走哈!”


大公交車經過這件事,終於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在某個場合總能發揮出它的優勢。

我講完這個故事的時候,他爸說我講得太好聽了,情節起伏他自己都聽得津津有味。我兒子也心滿意足地乖乖睡覺了。後面接連著幾天都讓我再講這個故事。

從那以後,他對某件事或物感興趣或好奇的時候,就讓我給他講它的故事。比如這段時間他對火車很喜愛,每天晚上就會提出需求:“媽媽,給我講下火車的故事吧。”

現實生活場景與孩子近期關注的事、物結合講故事,孩子不僅記憶深刻,並且他還會有向其他人複述這個故事的熱情。所以建議有條件的寶爸寶媽可以嘗試下。


總結
最後,用心觀察和體會生活的父母,每天育兒都有溫暖的高光時刻!祝福大家每天都能享受育兒的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