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遍地生長的野草,城裡人卻當個寶,人工栽培只需要這幾步!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在我們農村普遍生長的野菜——馬齒莧。

農村遍地生長的野草,城裡人卻當個寶,人工栽培只需要這幾步!

△野生馬齒莧圖

馬齒莧別名長命草、五行草、酸米菜、瓜子菜,臺灣通稱豬母草。屬於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中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熱帶為多年生)。原產於溫帶、熱帶地區,除高寒地區外,世界各地都有分佈。

我國南方各省田間、原野、路旁、庭園均存野生種。自古就有采食馬齒莧的習慣。現在也正是吃馬齒莧的季節,毫不誇張的說,真的是出門就能看見,要不是因為這次疫情,很多城裡人(尤其是中年婦女)就會成群結隊的來我們鄉下來挖。

馬齒莧營養豐富,嫩莖葉做湯、炒食、涼拌,風味獨特。還有資料介紹,馬齒莧含有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非常適於糖尿病患者食用。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所以一直很受中老年人們的喜愛。

農村遍地生長的野草,城裡人卻當個寶,人工栽培只需要這幾步!

△馬齒莧開花圖

馬齒莧是一種栽培容易、無藥害、低肥料、無汙染的潔淨蔬菜,不但栽培簡單,而且還很有發展前景。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馬齒莧如何人工種植?

其實想要種植馬齒莧做到這幾步即可:

一、瞭解馬齒莧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馬齒莧性喜高溫高溼,耐旱耐澇,具向陽性,適應性強。發芽溫度20℃以上,最適溫度25~30℃,隨著溫度升高,生長髮育越加快。肥料以氮素肥料為主。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溼潤。馬齒莧屬C4型植物,生長強健,對土壤要

求不嚴格,但為了生產品質幼嫩的莖葉,宜選保水力良好的沙質壤土栽培,同時要注意選陽光能照射到的田塊,有利於促進莖葉繁茂生長。

二、栽培時選擇適宜品種

馬齒莧食用嫩莖葉的可分兩個類型。一為馬齒莧屬中的野生種,春季及初夏在田間、路旁、原野、菜園採集嫩莖葉供食用,亦可全株採收,漂水後曬乾,冬季作包餃餡料,美味可口,食之不厭。另一為馬齒莧屬中的栽培種,近年來,臺灣省推廣的荷蘭菜就屬此類型。不過小面積種植,我推薦挖野生的種植也是不錯的選擇,一是野生可保留原有的營養價值;二是取材方面。到種子成熟的時候採種就可以了。規模化種植就買種栽培為好。

農村遍地生長的野草,城裡人卻當個寶,人工栽培只需要這幾步!

△馬齒莧圖

三、人工栽培要點

1、栽培季節選擇:

在我國,馬齒莧多以春夏季節到田野採集野生種之莖葉供食為主,在有些發達國家已逐步轉向以人工栽培為主,我國臺灣省正大力推廣人工栽培。

馬齒莧適宜的栽培季節,亞熱帶地區如臺灣省南部、廣東、海南等地,2月下旬開始播種,陸續採收到11月,長江流域3月下旬播種,江浙一帶,春季於5月中下旬播種,如用保護地種植,可提前到4月播種,6~8月份為生長旺期。華北地區露地栽培於6月上中旬播種。各個地區氣溫超過20℃以上,可隨時播種,分期播種,分期上市。

2、播種

馬齒莧種子細小,故要精細整地,並以條播為好。每畝施腐熟堆廄肥2000千克,耕翻深15釐米,打碎土塊,畦面達到平、松、軟、細的要求,作寬1米的畦,溝寬40釐米。畦面開21~24釐米寬的兩條播種淺溝,進行條播。為了使播種密度均勻,將種子用細沙增至100倍,再播種。因種子易掉入土壤孔隙中,播後只需輕耙表土,無須再行覆土,如土壤乾燥,則用灑水壺略噴溼畦面即可。

農村遍地生長的野草,城裡人卻當個寶,人工栽培只需要這幾步!

△人工栽培馬齒莧圖

3、苗床管理

播後20天當苗高15釐米左右時,開始間拔幼苗供食,使株距保持9~10釐米,讓苗繼續生長。

施肥與打藥: 在生長期間,根據生育情況進行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倍液1~2次,每畝每次用尿素5千克。馬齒莧幾乎不發生病蟲害,也就沒有病蟲害防治和農藥殘毒問題。

4、採收

播後25天左右,株高25釐米以上時,正式採收。一般幼苗單株產量達35~40克。採收時要注意在植株根頭部留2~3節處割取,留下節位的腋芽繼續生長,以後可陸續採收。

農村遍地生長的野草,城裡人卻當個寶,人工栽培只需要這幾步!

△人工種植馬齒莧可採收圖

◆好了,關於馬齒莧的種植方法小編就分享到這裡了,馬齒莧這樣野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更多關於種植技術方面的文章就關注【鄂西小濃人】。


文/鄂西小濃人 圖/網絡 若有不妥,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