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好多山為什麼都叫崮呢?比如孟良崮,抱犢崮等?

於無聲處34


崮四周陡峭,頂上較平的山。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地貌,應該是造山運動時形成,山東較多。因都在小山頂最高處,遠遠看去,特別顯眼所以多用於地名。至於崮前面加上的稱呼,我認為就是人們根據想象、傳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A布袋


"崮"形成於距今約5億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淺海相沉積,結束於距今約67O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運動。

它們經受了強烈的地殼切割和抬升運動,經過漫長年的浸蝕,溶蝕,重力崩塌和風化等多重地質作用形成。在距今5億一6億年寒武紀時代,山東沂蒙山區還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個個突起的山地。風吹雨打,河流擺動等外力作用無時不在侵蝕著山地,經過千萬年之後,逐漸降低成平原。

當平原再遇地殼抬升時,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頂的山地,從而進入新一輪侵蝕循環。崮就是新一輪侵蝕循環的殘留物,平坦崮頂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崮頂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隱含了地殼抬升運動的重要信息。

這種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地貌類型,在世界地質學上,並不為絕大多數地理專家和學者識知。

岱崮地貌是我國繼"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巖地貌"之後為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的新的世界岩石地貌類型。

岱崮地貌在國家地理地貌類型史上和世界地貌類型歷史上都異常罕見,具有十分豐富的原生態旅遊觀賞價值和十分重要的地質地貌標本研究價值。

在億萬年的地質演變中,"崮“這種獨特的地質形態,稱的上是一個驚人的奇蹟。

億萬年來"崮"宛如世外桃源,恍若隔世精靈居所,不被世人所認知,而等到"崮"這種奇崛的形態一個個如花朵般宛如仙子映入你的眼簾,峰巔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緩,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聳立,雄偉峻拔。你除了讚歎和驚奇,可能帶給你更多的還有激動。


徐國華


崮,就是四面為懸崖峭壁的山頂。我去過沂蒙山山區,哪裡的人們民風淳樸風景宜人。拒當地人講,有七十二大崮和一百零八小崮,每一個崮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有女媧在崮頂煉石補天,也有人參姑娘除惡救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琅琊的傳說這一本書。

著名的景點有孟良崮、抱犢崮等,其中民國第一案,就發生在抱犢崮。好多故事都已搬上熒幕,但是你若踏臨可能故事更精彩。據說為了種崮頂上的土地,耕種者還專門抱一個牛犢子上來,可能就是此處地名的由來吧!

此地上山有鐵索天梯垂直而上,有勝似華山一說,順便聊一句,膽小的小姑娘可千萬別上,中途往下看會嚇哭的。據說,很久很久以前 ,有這麼一個美女爬到半山腰大叫,太嚇人了!於是就大哭了起來。一時山上山下人們大驚失色,因為就這麼一條路,鐵索梯也不寬,如此僵持下去豈不令人著急。

良久小姑娘也不在哭了,就告訴眾人說,手腳都麻木了,不聽使喚。極目遠眺問誰能救我?那時候可比不了現在,真沒有景區管理員和消防隊可求。有些小夥子也躍躍欲試,可是最後卻放棄了!最後姑娘沒有辦法,就想出一招大聲說,誰救我下去?我就嫁給誰?……

於是這裡就有了,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牽手崮!


行走雲中


崮,是一種岩石造型地貌,大家一定聽說過喀斯特地貌、張家界地貌、丹霞地貌!

崮的形態,是四周陡削、頂部較平的山!你可以想象一下,把山尖削平,放一個圓柱體或立方體!緩緩的山坡快到山頂時突然變的壁立千仞,四周陡峭,山頂卻是平的!這就是崮!又叫桌形山!像不像在山頂上放了張方桌?圓桌?



詩酒遊


崮是種特殊地貌,山峰頂部平坦,鬱鬱蔥蔥,四壁峭立,露出岩石原貌,峭壁之下是逐漸平緩的山坡,。其形態就像在山頂突兀地放了一個巨大的“石臺”,這就是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巖地貌之後的“中國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


sun大剩


沂蒙七十二崮

沂蒙七十二崮是一處景觀,在層巒疊嶂的山東沂蒙山區,隨處可見一些姿態奇特的山峰:它們圓形的頂部平展開闊,峰巔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緩,這種像戴著平頂帽子的山,當地人稱之為崮。


捂股豐收


崮是一種山的地形地貌。常見的是 山上有一個小山包凸起,凸起的四周是直立的懸崖峭壁,好比山上有山。所以叫崮


跳動的寶貝


四面陡峭而頂上較平的山稱為崮。如孟良崮、抱犢崮、大涯崮等。而且這些“崮”均在山東,估計一是這種山形較多,二和當地的語言習慣有關。


風光藝境


不想多說,查字典“崮”,解釋的很明白!


博士眼鏡503


到字典上查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