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難治大病

淮南子說,神農嘗百草的滋味,一天中七十次毒,醫方從此興起。大抵古來有神農嘗百草的神話,因而民間歷代積累起來的藥物知識都託名“神農”。藥物主要是草藥(鄭玄注周禮五藥:草、木、蟲、石、谷),所以稱為是《本草》或《神農本草經》。自漢武帝起,朝廷召集方士,其中有本草待招若干人。樓護家世代做醫師,樓護誦習醫經本草方術書數十萬字。漢成帝漢哀帝時,他出入京師權貴人家很有聲名。公元五年,王莽召集全國通方術本草的人到京師考校技能。漢書《藝文志》不會記錄《神農本草經》,但西漢確有這一部名叫《本草》的藥物書。書中多見東漢時地名,當是東漢醫家有較多的補充和說明。

辨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難治大病

擬圖 東西市

東漢末年,屢起大疫。南陽士人張機深研醫學,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北宋時所傳《傷寒論》十卷,附方十卷,又有《金匱要略方論》三卷,當即《雜病論》)。他在傷寒論序裡說:“看當今醫生,不肯探求醫經(素問、難經等),推演新知,各承家傳,始終守舊。問病狀務在口舌敏捷,辨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足脈)。草率處方,難治大病。” 和這些醫生相反,他是以極嚴肅的態度治病的,在他的著作裡陰陽五行說(命理,非醫理)基本上被排除了。後世醫學者稱張機為醫聖,稱傷《寒金匱》為醫經,是有理由的,因為他脫離陰陽五行的束縛,推動醫學向科學發展。

辨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難治大病

東漢竹簡

《靈樞經》所傳用針治病法,東漢時有顯著的進步。廣漢隱士涪翁著《針經診脈法》,傳弟子程高,程高傳弟子郭玉。漢和帝時,郭玉做太醫丞,治病多有效應,針法傳授更廣。郭玉喜為貧賤人治病,盡心竭力,應手見效。治貴人病卻常不愈。漢和帝責問郭玉,郭玉答道:“貴人威風太大,好自作主張,不聽從醫者的法度。骨節又柔弱,用了針不能再用藥。有時用針難免要出些血,我心裡恐怖,那裡還顧得治病。”

辨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難治大病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圖《導引圖》

譙縣人華佗精針法,尤精外科手術。將動手術,先使病人飲麻沸散,失去知覺,刳割腹背後縫合創口,塗敷藥膏,四五天便合口。華佗又教人作五禽之戲(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使身體輕便,血脈流通,可以預防疾病,延年不老。曹操患頭風病,要華佗治療斷病根。華佗說只能緩治延歲月,不能斷根(好個直男,何妨婉言其因思慮過甚難醫)。曹操發怒,殺華佗。華佗兩個弟子,吳晉擅長外科,樊阿擅長針術。關羽左臂中箭毒,醫師刳肉刮骨,關羽言笑自如;司馬師目上生瘤,讓醫師割去。這種局部割治,大概也用麻醉藥。


End ---



辨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難治大病

楊鉄先生作品:宮廷紫檀坡頂小百寶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