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死的令人痛心的五大猛將中,誰才是死的最冤的那個?

史學達人


一千名讀者就有一千名哈姆雷特。

“真三國,假封神,一部西遊哄(騙)死人。”這是經常聽到的一句順口溜,在人們的心中《三國演義》就是實實在在發生的真人真事,《封神榜》和《西遊記》雖然精彩,大家也都知道那是虛構的神話,老百姓沒有機會接觸正史,《三國演義》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一部三國的正史,可見《三國演義》的民間地位非同一般。

《三國演義》描寫了眾多英雄人物,在讀者的心中誰是英雄誰是狗熊,大家都有自己的見解,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的哈姆雷特”,三國五大猛將,每個人心目中也都有自己的標準。

我來說上五個。

猛將一:呂布

呂布的實力可以說是《三國》所有戰將裡最猛的,後世仍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來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出色。

《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侯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劉備、關羽和張飛用車輪戰術輪番大戰呂布,合三人之力還未將呂布斬於馬下,可見呂布之傲人實力。

呂布的汙點就是跟了太多的主子,先後投靠丁原、董卓、袁紹、張揚、劉備,所以被張飛喚做“三姓家奴”。


猛將二:關羽

《三國演義》全書描繪400多位英雄人物中,被供奉上千年的就是“義絕”關羽。

關羽,字雲長,現在的山西運城人,他的事業就是從桃園三結義後開始,跟隨劉備征戰四方。被曹操生擒後,為曹操效力,約法三章:一,自己投降的是漢室,不是曹操;二,要派人照顧好自己大哥的老婆;三,只要知道劉備在哪就立馬去找劉備。可見關羽之忠心不二。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為報恩情放過曹操,是此傳為千古佳話。

關羽忠義無雙,戰力也是不俗,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更是膾炙人口。

猛將三:張飛

說到張飛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一個地方:當陽橋。若不是有張飛,這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地方是根本就無人知曉的。正是有了張飛,才有了當陽橋上一聲吼死夏侯傑的典故。當陽橋的典故正是突出了張飛的“猛”。

當時的張飛只帶二十騎給大哥劉備斷後,在當陽橋上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將曹操大軍攔截在當陽橋的另一頭,併成功脫險,可見張飛的膽的確很大。

在武藝方面,張飛曾和第一猛將呂布大戰50回合,可見張飛也是牛人。


猛將四:孫策

孫策是何許人也?三國霸主之一的孫權的大哥,要是孫策還在的話,或許孫權就要旁邊和泥玩了,因為孫策的能力實在是強於孫權不知多少倍,尤其是統兵打仗的能力,足可媲美漢朝名將霍去病。

漢朝的名將霍去病17歲便率領800騎兵穿插匈奴縱深,實施戰略突擊,大敗匈奴,斬獲無數,其效果不亞於二戰德國的閃電戰。孫策和霍去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是年少有為,21歲就帶病幹仗,最為經典的就是攻打笮融之戰,孫策在這次作戰中先後斬殺五萬餘人,還捉了五萬多俘虜。

孫策不僅軍事統籌能力和霍去病相似,連命運也是如此,都是英年早逝,死的太早。

猛將五:黃忠

現在一款比較熱門的遊戲叫做王者榮耀,裡面有一個出色的射手,是一個扛著大炮的白鬍子老頭,這就是劉備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的黃忠。

一把年齡了還能上馬砍人,就算擱在現在,一個70歲的老頭有幾個能夠提刀帶兵上戰場砍人的老猛男?

關鍵的是,他還能和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大戰三天都不分輸贏,所以黃忠稱得上“真猛”。

猛將們的結局

猛將之首——呂布的死,就是自己智商有關係,呂布是典型的四肢發達有勇無謀的人。最著名的典故就是因為貂蟬而中反間計,就可以看出呂布頭腦極不冷靜,不善於分析。

呂布誅殺董卓後四處流浪,在城將被曹操攻破之時,被手下綁去獻給曹操而亡。

關羽的死,就好比刺激戰場很多人被打死的原因一樣,被伏地魔偷襲。關羽敗走麥城後被馬忠設伏生擒,後被處死。

張飛被部下所殺。

孫策遇刺後身亡。

黃忠壽終正寢,是五位猛將中結局最好的。

由此可見,五位猛將中只有張飛是死的最冤的,沒有死在戰場上。

想起前些年有個段子,中華民族56個民族,有55個民族喝酒後都是載歌載舞,只有我大漢民族喝酒後只會吹牛逼。

其實漢族人很多喝酒後不僅吹牛逼,還會發酒瘋,張飛就是典型代表。

張飛平時就是一個神經比較大條的大男人,只有在劉備和關羽面前是一個乖乖孩紙,喝酒之後性格就爆如雷,沒有劉備和關羽的管束後就好比是脫韁的野馬,喝了酒就打罵手下。偶爾的話還行,但張飛是經常如此,日復一日,很多部下對張飛懷恨在心,只是敢怒不敢言。

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經常受張飛打罵的部下有這麼二位叫範強和張達的,他們就是兩支“暗箭”。這二位就趁張飛熟睡之際將其殺害,張飛這位一代猛男身首異處。



歷史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世人以史為鑑。呂布的死就死因為智商不夠,關羽則是麻痺大意,而張飛最終落得個夢中被殺的下場,究其根源,都屬於自身問題,做事不妨高調,做人嘛,還是低調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