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唐宋散文的旗幟人物是韓愈。韓愈的思想和性格歷來有爭議,但無論如何,大家都承認他的文章寫得真好。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韓愈

韓愈苦心經營的那些說理的文章,在今天看意義不大了,我幫你選的,是寫血脈親情的《祭十二郎文》。

<code>情感模型:血脈親情/<code>

血緣與血脈

這篇文章祭奠的是和他親如兄弟的侄子韓老成,情真意切,句句含淚,是無心之間寫出來的文章真品。同時,在我看來,這篇文章就是中文裡血脈這個詞最文學化的表達。血緣是自然屬性,而血脈則帶著濃烈的中國文化氣質。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韓愈和韓老成

你可能要問了:親人去世的悲痛,這不是各個民族共通的嗎?怎麼到韓愈這裡,就變成中國文化了。我們一起從文章裡找答案。

韓愈寫文章的時間是侄子十二郎的“頭七”這一天。文字很樸實,就像一封家信一樣,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大段心理獨白。韓愈在開頭悲嘆說:我自幼成了孤兒,跟著你的父母、我的哥哥嫂子長大。哥哥在中年時死在南方,我和你那時都年幼,跟著嫂子把哥哥的靈柩送回家裡。後來,我們輾轉到江南謀生,雖然孤苦伶仃,我卻沒和你分開過一天。寫到這裡,還都是人的自然情感。

注意文章裡下面這段,《古文觀止》的編者說:讀這篇文章,可以想象韓愈是邊哭邊寫的。

韓愈說:

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

意思很簡單,就是說我們家第三代男丁只有你,第二代只有我。這是中國人說的人丁稀少。韓愈是文章大家,隨手寫出來的句子也是氣韻貫通的,有特殊的節奏和感染力。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到這裡,感情還沒有達到飽和,韓愈又繼續寫:那時嫂子一手撫摸著你一手指著我說,韓家的兩代,就只剩下你們了。你那時候小不記得,我雖然記得,卻不知道這話的悲哀啊。

你看,韓愈此時的內心,不只是在哀悼自幼一起長大的侄子,還有一層來自儒家倫理的痛苦。他認為此時最悲慘的情況是:家族裡本來就男丁稀少,比自己年輕的侄子又失去了,如今面臨著家族絕後的危險。

我們細讀後面的文字會發現,這種焦灼不安超過了對逝者的哀痛。在韓愈的自我設想裡,他重建了孟子之後中斷的儒家道德傳統,他自命為這種傳統的單傳繼承人,自然也是儒家道德的代表。

那麼,在儒家道德傳統裡,最有感情色彩的規則是什麼呢?你應該想到了,沒錯,就是孝道。而且它也是最實用的一條。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我們設想一下:儒家思想在傳播初期的難點是什麼?就是要為主流階層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讓他們信服自己。

那時候大家都在焦慮什麼問題呢?君主焦慮的是要建立社會秩序,防範政治紊亂;民眾希望的是建立家族秩序,解決衰老後的生存問題。從本質上說,是如何剋制人的本能,用文化來制衡自然界的資源分配法則。而儒家的孝道就是有力的解決方案。

我們在儒家文化裡呆久了,會以為孝道是一種自然情感,其實不是的。證據就是它在其他文化裡沒有對應的翻譯,它實際上是中國文化附著在親情之上的創造。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韓愈此時的處境,按儒家的觀念,子女夭折和家族絕後意味著上天對於不道德的懲罰。韓愈覺得自己是“天降大任”的聖賢,要是真搞得家族絕後,那還怎麼見人呢?這是他此時最惶恐的東西。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所以,他對十二郎的情感,有自然的悲痛,也有文化的恐懼。

我做一個有點冒犯的推想,死者要是韓愈的外甥,哪怕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感情深厚,他的悲痛可能就達不到這種程度,因為他們之間只是血緣親情,卻沒有來自家族血脈傳承的道德壓力。

韓愈的內心獨白

接下來,韓愈歷數了自己和十二郎的成長。韓愈這時四十歲,他從19歲到京城求官,科舉考了四場,吏部考了三場,各地漂泊,並不順利,和侄子十二郎聚少離多。韓愈說:我覺得咱們年紀不大,應該做長遠打算。所以我放下你到外面求官,指望多掙點兒俸祿。要是早知道這樣,就算讓我當宰相我也不會答應啊!

韓愈經常被後人詬病的地方是官迷。按說,儒生追求仕途很正常,韓愈的人品也不算差,但他也確實為了當官而有許多矛盾的言行,連柳宗元都忍不住要吐槽他。但失去了侄子之後,他這麼說,可見確實是動了真感情。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我們再接著往下讀。提醒你注意,這一段是古文裡少有的心理獨白。

他說:我近年來已經兩眼發花、頭髮斑白、牙齒鬆動了。誰知道你竟然又先走了?這是真的,還是做夢?還是傳來的消息不真實?要是真的,我哥哥那麼高尚的人為什麼兒子卻如此短命?是夢吧?是傳來的消息不真實吧?可報喪的書信為什麼就在我身邊呢?哎呀,這是真的。我哥哥那麼高尚的人,兒子真如此短命!

如果說前一段是邊流淚邊寫,這一段就是一邊喃喃自語地發呆一邊寫成的。我們知道,懷疑和否定,正是人陷入悲痛之後的最初情緒反應。

接下來他說:你留下的兒子十歲,我兒子五歲,少壯的人都保不住,這些孩子真能長大嗎?他和十二郎的兩個兒子,正如當年的他們倆。這裡的對稱描寫不是文學技巧,是真實的情感流動。但你得注意,這種悲傷和憂慮,同樣跟血脈息息相關。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在最後兩段,韓愈像寫一封家書一樣,向十二郎報告了自己的打算,也都是關於家族血脈責任的。

韓愈說:你的孤兒和乳母,要是能維持生活,就讓他們守完三年喪我再去接,要是不能,我就馬上接過來。

對韓愈來說,遵守儒家的喪葬禮儀很重要。最後有一段文字很有氣勢,也是韓愈無心之間的大手筆:

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於共居,歿不得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biǎn)不臨其穴……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不用逐句解釋,我們就能感受到字裡行間的哀痛,如同波浪一樣拍擊過來。這也是我們今天寄託哀思的形式,雖然天人永隔,生者還是希望向失去的親人直接訴說。

家族血脈的情感意義,就是人和逝者通過責任聯繫在了一起。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在韓愈的時代,祭文的標準規格是駢文和韻文,韓愈就應邀寫過很多這類駢文。但這一次,他一反常態用了散文體。正是因為這個反常,這篇文章被稱為“祭文變體,祭文絕調”。

我覺得,這既是因為和十二郎的血脈親情,也是因為他的文學主張。他本能地知道:引領語言和文體是強大的權力。人們使用誰的語言,就是在跟隨著誰的思想方式。

整個唐代的公文格式都是駢文,科舉考的也是韻文詩賦,韓愈號稱“文起八代之衰”,致力於推動改革駢文的古文運動。他想糾正的不只是六朝的文字,還有六朝的思想作風,所以他非反駢文不可。

情深言宜

至於刻意經營的討論道德問題的散文,韓愈也有他的一套文學理論。其中最出名的一條叫“氣盛言宜”。就是說只要氣勢充足,就可以盡情揮灑。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他文章風格各異,但確實氣勢都很強。為了保持氣勢,韓愈常常把一件事翻來覆去地說,製造重疊和對稱效果。

這種文體其實暴露了韓愈的短板,我們今天不難發現他不怎麼擅長邏輯說理。

按我們今天對文學的理解,韓愈的“氣盛言宜”可以改成“情深言宜”。文章氣勢的強盛與否,其實並沒有情感是否真摯深厚重要。

今天還在被廣泛閱讀的古文,往往都是富於情感和生命力量的文字。其中描寫家庭情感的,又幾乎都是自然親情和文化情感的結合。

血脈:如何理解韓愈中國式親情?

比如,像《祭十二郎文》一樣用家常話寫成的感人文章,還有西晉李密的《陳情表》,北朝的《為閻姬與子宇文護書》,以及我後面會說到的歸有光的文章。

儒家文化的生命力,就是把血脈規則和自然情感結合在一起,規定出了等級遠近和每個人的道德義務,讓我們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情感來自基因和本能,哪些是被文化塑造出來的。

討論

這一篇文章我們說到了血脈,你覺得血脈對你是一種情感支持,還是一種情感束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