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落款用什么字体最好?

书画之声


“妙款一字抵千花”,这是评价国画题款中常说的一句话,说明题款在国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和国画中的题款作用何其相似,但很多书法创作者对落款却不够重视。

书法落款字体的选择

书法作品的题款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举个例子来说,正文是大小篆,那么落款最好就是隶书或者章草;正文是隶书、魏碑的,落款就是行楷或者草书书写;正文是楷书的,则落款是楷书或者行书。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上述问题一般书法创作者其实都能把我的,但是大多数书法创作者对落款的内容不够重视。现在很多书法作品的落款大多数是为了落款而落款,欣赏者对于落款往往是可看可不看的,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书法落款的内容大有可为

古人作山水画十分讲究“透角”,我们学习书法的朋友不妨借鉴一下国画的这种“透角”,丰富我们书法作品的落款内容。

例如书法作品中正文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如果落款题“此诗非山中人不得手到擒来”;如果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句子,落款题一些对此诗的理解和感悟,如:屈原有“哀众芳之零落”句,孟浩然此诗与之相比,似不多让等。虽只是只言片语,却耐人寻味,再加上笔墨的精妙,跟仅仅写上一句“王维是一首”、“孟浩然诗一首”绝对大不一样。

书法的创作内容往往是一些名篇佳作、诗词歌赋,往往会有弦外之音、画外之境、情外之理,如果落款的内容能够引导人们去延伸这种意象,就会使得人们反复吟味,深长思之。

古代的书家往往是自己创作诗文,而如今的书家多是抄录古人的诗文,因此与古人相比已是落了下乘,和欣赏者在感情上的交流已是“隔了一层”。如果落款的内容只是杜甫还是杜甫,李白还是李白,不见书者的心灵和感受,真的就像是“抄书染纸”,跟欣赏者之间愈发的生分了。

现代书家过于重视书法作品的形式,而忽略了书法创作的内容,而落款不仅仅只是一种章法形式的必需品,还应该成为正文内容的一种延续。这样书与文,文与款,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岂不美哉。

我是翰墨今香,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恩有你。


翰墨今香


落款常用行

来两幅旧作






时闲墨飘坊


书法作品的款识,字体的选择是有讲究的,主要要考虑两点:

一是书体产生的早晚,一般落款字体应晚于正文字体。二是要考虑字体动静的协调。


比如,正文是甲骨文、钟鼎文之类的古文字,则款识宜用楷书或隶书,这样通篇给人宁静庄重的意味,显得更加古雅。

而如果正文是古文字,款识用狂草,动与静太突兀,不协调。

又如正文是楷书,款识可用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捷写法,就显得和谐。

而如果正文是草书,款识决不可用篆书或隶书,否则主次颠倒,不伦不类。

既然正文是草书,款识也应草书,自然而然,和谐统一。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书法的落款用什么字体最好?

书法在落款上很有讲究,一般情况下最常用的是楷书、行书和行草书!

虽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现在有些书法家们用草书落款,但是不建议使用,由于草书难于辨认,最多用在草书作品上,其他书体一般不用。

落款字体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最好不要乱用。不然在章法上显得有些混乱,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

1、隶不用篆,隶书作品一般不用篆书落款;

2、楷不用隶,楷书作品一般不用隶书落款;

3、行草不用楷。行书、草书作品一般不用楷书落款;

4,“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若正文为草书,可用行书或行草书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是行书和行草,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5、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以使主次分明。

落款知识:

1、书法落款,包含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一般有:正文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2、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个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写,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写,不要画蛇添足。

3、接正文落款的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的宽度。

4、公历农历不能混写。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农历天不写“年”。

5、横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宽度不要超过上面正文的宽度。

6、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不落上款。

另外。书法作品上印章的使用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这里不再做说明了,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闹出笑话!


职场墨子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第一,篆书书法作品落款,宜用章草、今草和行书。勿用隶书和楷书。因为篆书、隶书和楷书都是静态的,没有动感。如果篆书作品用章草、今草和行书落款,就有静有动,且显得协调,观赏性性强。

(上图为苏士澍的篆书书法作品,落款用的是行书)

第二,隶书书法作品落款,用章草最佳。因为章草是从隶书演变和发展而来。如果书者不会写章草,那也只有用今草和行书落款了。

隶书作品落款忌用篆书和楷书。

(上图为张继的隶书作品,落款用的是章草)

第三,草书书法作品落款,章草作品用章草或大草,小草作品用小草,大草作品用大草。

草书作品忌用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

(上图为张继的章草作品,落款亦是章草,这都是符合章草书法作品创作规则的)

第四,楷书书法作品落款,宜用行书。因为行书是楷书演变和发展而来,用行书在楷书作品上落款最符合楷书书法创作规律。

楷书书法作品落款忌用篆书、隶书和楷书。



(上图为田英章楷书书法作品,落款用的是行书)

第五,行书书法作品落款,宜用行书,也可用行草书。

行书书法作品落款忌用篆书、隶书和楷书。

(上图为田蕴章的行书斗方作品,落款用的是行书)

以上为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也是我的老师教的,供各位网友参考!


中州耕牛堂主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配一个好的落款,以前遇到过很多一个落款毁掉一幅字的情况,现在很多的书法评委评审作品,都是先看落款,看落款的功力基本就可以看一个书法家的水平。

我上大学的时候,平时写作品比较多,不少同学写完了字会找我来落款,积累了一些书法落款的经验,分享出来,请大家指正。

说一下落款需要注意的一点事项:

1、一般情况下后来出现的字体不可以给前面出现的字体落款,比如现有的篆书,然后发展演变出隶书,那么篆书就不能给隶书落款,但是隶书可以给篆书作品落款。

2、除了草书作品,一般不会用草书落款,这是一种约定俗成吧,可能是由于草书比较难辨识的原因。

3、任何字体,自己都可以给自己落款,比如隶书可以给隶书作品落款、篆书可以给篆书作品落款、草书可以给草书作品落款,如果你只会一种字体,那么就不用勉强用别的书体去落款,还是写自己擅长的字体。

4、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篆书只能给篆书落款,因为它出现的最早,隶书可以给篆书和隶书落款,草书一般只给草书落款。

5、但是有两个书体比较特殊,那就是楷书和行书,除了楷书不能给行书落款以外,这两种字体基本可以给其它任何字体落款。

行书可以给任何字体落款。

6、如果你实在不会落款,那么可以落一个穷款,只写上你的名字就可以了,有时候甚至只盖上一方印。如果不会落款,能少些就少写一点字,以免破坏了整幅字。



不二斋


一般情况下,要按照字体的发展顺序选字落款,就是楷书,篆书用行书落款,隶书和篆书用楷书、行书、草书落款。楷书和篆书用楷书落款,显得更规范有法度。特别是篆书,需要释文的情况下,最好用行书或楷书。因为篆书,不易辨认识别,如果不加或用草书落款,无疑增加了欣赏的难度或让更多的书法欣赏的欣赏难度。

所以说,书法作品的落款,一般以楷书或行书为宜。如果是草书,可用草书行书落款,也可以用草书落款。

落款,可以根据内容采取不同的落款形式,如多字的释文款 和穷款,一般情况下作品不能不落款,特别是现代书法作品,不落款,给人感觉作品不完整。不过也也特例,比如毛主席的书法作品,的落款。要么不落,落款则采取和文字内容一样大小的字也不用印。

落款字,一般不易大于作品内容文字。如果一样,就模糊了落款的意义,再就是现代作品形式内容上较为单调。

现代书法落款比古人落款相对自由,但也不能违背书法落款的基本原则,如不能喧宾夺主,要小与正文内容,要和作品风格和谐统一,落款内容要和文字内容有关等等。

再如,也有落款在中间的如对联作品或斗方作品,比如,孙晓云的斗方作品。



翰墨书道


按照这个顺序来落款: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一是相同字体落款,即内容什么字体落款就用什么字体。二是按照上述顺序,用内容字体后面的字体落款,比如,篆书是内容,则可用隶书、楷书、行书落款,如隶书是内容,可用行书楷书落款,切不可用篆书落款。


三省堂主凌云逍遥


古人经验:文古款今,文正款活,今不越古,动

不越静。

也就是说字体出现较晚的为正文,则不用比其早

期的书体落款,动态的书体为正文,则不用静态

的书体题款。比如正文是甲骨文、钟鼎文、小篆

体、汉隶书体,对应前面则用隶书、行书、楷

书、行草书题款;正文是楷书、行书、草书,则

用行书、行草为宜。当然同一书体也可以用,但

是显着单调死板。楷书、行书、草书可互用,但

正楷为行草落款,免呆板。草书落款,不提倡采

用。行书落款对各种书体均能和谐美观得体,用

者也最为多。

篆书与草书,大都用楷书或行楷写释文与落款

现今落款,好多书者平时写字怎么写就怎么写也

行,一般多用楷书行书草书。根据书体灵运用。


起艺工作室


书法基夲小常识,落款不能用楷书的,只能用行书,如全国书法考级用楷书落款是不能通过考级的。(正文说明文字不是落款)。特殊性个案不在此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