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本文部分航拍图片特别感谢二中学子傅琨女士友情提供

江阳沽酒客学生时代的遗憾没有读到泸州那些知名的学府,当然这主要是自己学习成绩稀松平常的原因,怪不得人家不录取,泸州几百万人口,拔尖的学校就那么几所,在还不是分配片区的时代,这些学校还是需要考取的,当然仅限于初中,而高中是要考取的。而更早的年代,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含金量也比现在高,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大学生也多如牛毛,人类在进步,学历档次也在不断提升,这是进化的原理。

虽然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一个好的学校确实能给你自身带来更多的裨益。当然一所历史悠久,师资力量丰富,并且不断出各种人才的学校更是很多人的追求。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家风和校风是最值得传承和发扬的,家风代表一个家族的优秀品质,而校风则是代表精神素养。它是学校大多数人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校风是学校成员所处的精神环境,它通过校园容貌这一物质环境有所展现,但主要体现在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上,又集中表现为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和领导的作用。这是踏入社会之前,健全学子人格的最佳打磨基地,与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

所以没读优秀的学校不一定你不能成才,但是优秀的学校会让你更加有机会成才。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今天我想给大家说说泸州的老二中,如今被叫做天府中学。江阳沽酒客很难以二中学子的笔触去向大家讲述它,因为我并没有进过二中的校园,但是这座具有百年历史之久的泸州名校,不仅仅是在那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心中根植于心,作为泸州老百姓也对它颇有感触。

泸州别看地处边州,因为两江交汇也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虽然汉代因为江阳儿祠的缘故,造成当初的老江阳人几代不准学习,但是并没有抑制住历来的泸州人对文化和文明的追求。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泸州历来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跟随泸州历史脉络一一追溯。在宋朝杨汝明守泸州,于城北建“五峰书院”是境内最早的书院。嘉定八年(1215年),范子长建“江阳书院”,绍定五年(1232年),泸州知州魏了翁建“穆清书院”。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知州刘长骏建“鹤山书院”。乾隆十九年(1754),合江县创办“凤仪书院”,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纳溪县建“云溪书院”。同治七年(1868),永宁道尹恒保建“川南书院”于泸州城内水井沟。

从宋至清末,考取进士104名,举人348名,其中有“解元”12名,秀才数以千计,遗憾没有状元看来当时中状元真的不容易。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八股,办学堂,鹤山书院改名校土馆,川南书院改为经纬学堂。1904年,创办新学,各县书院停办。随着清政府进入尾声,民国时代开启,泸州学风为之一变,各种西学也慢慢涌入,新旧既有交锋,也有互相包容,慢慢形成了今天很多名校的前身。泸州二中也正是如此

这所学校如果你有兴趣去了解她,就会发其具有近百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办学历史,原本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泸州市市中区(今江阳区)的凤凰山上。学校占地百余亩,樟树成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艺体馆、学生公寓点缀其间,是莘莘学子诵诗作文、陶情冶性、强身健体的好地方。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泸州二中是由泸县私立育群中学和泸县私立峨岷中学合并而成。学校创始人同盟会会员陈漱云和泸州大曲酒掌门人泸州举人温筱泉1912年所创建“川南女子师范传习所”;

1913年更名为“泸县女子初级师范学校”,首届董事长温筱泉,董事,李琴鹤、杨兆蓉、陈濑云、邓西林、金丽秋、周循九。1926年,学校正名为“泸县女学会女子师范学校”。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1936年,校名改为“泸县育群女子中学”。峨岷中学前身为成都天府中学泸县分校,建立于1937年。四川第二十军军长杨森任董事长,刘子瑜任校长。1938年更名为“泸县私立峨岷中学”。1950年,经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原“育群中学和峨岷中学”合并成泸州二中,校长陈农友。在经历了十年动荡岁月后,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泸州二中高考居地区前茅。并且一直文体也很优秀,还很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在罗文鹤老师(原泸州二中英语老师已退休)和部分二中毕业学子跟沽酒客交流的过程中,沽酒客了解到,八十年代的二中,刚刚恢复期间,虽然凤凰山植被丰富,校园一片郁郁葱葱处都是香樟树和桂圆树,但是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办公条件较差,当时有两栋很陈旧的教学楼,一栋叫东风楼,一栋叫旭日楼,三层的东风楼是高中部,两层的旭日楼中一层是初中部,学校没有运动场,只有几个简易的篮球场和风雨操场。后来泸州市修主干道穿过二中校园,学校在原学生宿舍和图书馆的基础上修了现在的春雨楼,在临主干道旁修建了运动场。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当时教师的住宿条件非常差,很多房子都年久失修,老教职工住在福音堂(原体育馆位置),中青年教职工住在红专楼和单身楼,而我们这些才分到学校的老师就住在学生宿舍,两人一间。特别是在1989年泸州市遭遇4·20风暴,学校很多房子受到破坏,成为危房。4·20风暴以后,市里专门拨款为各学校建房,据说这样老师们的居住条件才有所改善。过了艰苦岁月,还是任劳任怨,这也许就是老师应有的品格,教书育人,他们也应该得到比较公正的回报。

据二中老师回忆,八十年代当时全校只有一台电视机,放在红专楼由李晓春老师负责管理,很多新老师最喜欢到那里去看电视,去晚了就没有位置,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很有意思。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而学校用电脑进行教学办公都是八九十年代的事了,当时整个学校只有几台386电脑。这点在今天智能化多媒体时代年轻一辈的老师是无法想象。而当时八九十年代所有的半期、期末试卷都是由教务处李雄老师刻蜡纸制卷(李雄老师的字刻得相当好),然后由廖朝伟手工刷,平时老师们要印卷子都是自己刻蜡纸再交廖朝伟印制。当然这个情况在当时泸州所有学校都是这样,我相信每个八零后,都有那种幽默香味记忆的测试卷味道吧。

泸州凤凰山上的老二中,难以忘却的百年名校记忆


2008年,泸州老窖集团公司捐资助学,遂冠名泸州老窖天府中学,为泸州市直属中学,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即国家级重点中学)随后在碧桂园的天府中学新校区也建成投用了,泸州老二中则在慢慢搬迁,最终二中的师生员工,全部搬迁到茜草新校区开学上课。喧嚣了100年的龙泉山,樟树林,顿时一片寂静。这儿的天地静悄悄,只有阵阵秋风卷起片片黄叶,一百年了,美人迟暮,凤凰涅槃!(罗老师语)。

今天的老二中对于泸州人来说,总有一些或多或少的记忆,即便自己没有在里面学习过,也可能家人子女亲友曾经在此求学,如今校园朗朗的读书声再也无法重温,可能对于老学子们是一种遗憾,沽酒客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发展人类的怀旧不仅仅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还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况,当我们的青春年少留下的印记,在多年以后都会变成最美好的回忆,但是当这种回忆无法找寻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

二中并没有离去和消失,只是它突然剥离,让人又是措不及手毫无防备,如同漂泊多年的游子,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时候,却无法找寻过去的记忆。不过我觉得还好,老校址保留在城中心最险要的位置,在闹市当中有一个曾经的书香学府,真是泸州人都应该珍惜的地方。希望这个地方能一直保留下去,最好它还继续发挥他的功效,泸州二中不管怎么变迁,都应该不应该忘记它的曾经,一直让她传承延续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