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最美面罩姐姐”喻银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喻银燕所在的发热门诊仅有十几名医护人员,每天需要接诊四五百名患者。由于医用防护服密不透风,时间久了衣服会被汗液浸透,面罩也会凝起水汽,在给病人抽血的喻银燕睫毛凝成霜。(附属协和医院 摄影/刘坤维)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ICU里逆行的“红色娘子军”】新冠肺炎抗疫任务中,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有一支平均年龄仅为26岁的“红色娘子军”,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坚“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用实际行动撑起了抗疫“半边天”。(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坚毅的眼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琼从第一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至今,已经连续工作数月。不仅工作时间长,工作量也大,一个医生要管三个患者,病房还有24小时轮班。“作为党员、作为书记,作为医者,我必须冲在最前面,这是我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周琼的眉宇间虽然有着遮掩不住的疲惫与憔悴,但是眼神里却充满了坚毅与勇敢。(附属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雷神山医院里的“医护志愿者”】梨园医院感染二科护士长孙珊珊在工作中感染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在转至雷神山医院治疗期间,她不畏病魔带领病友练瑜伽,出院之后,还推荐了自己的室友来接管这一“工作”。除了带领病友做操,孙珊珊还主动协助医护人员和患者打针、铺床、扫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保持战斗的姿态,被称为“医护志愿者”。(雷神山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痊愈后相约捐献血浆的白衣天使】梨园医院内分泌科护士方小丽(上)和吴亚兰(下)在隔离病房工作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病愈后,她们积极捐献产生病毒抗体的血浆帮助患者,阐释医者仁心。(附属梨园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坚守岗位的80后CT医师蒋莹】疫情期间,蒋莹的爱人因发热被居家隔离观察,家里还有2岁的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但作为校医院唯一擅长CT的放射科医师,她舍小家为大家,从疫情初期至今一直坚守岗位,配合临床医生完成肺炎病例筛查,共完成CT检查503人次。图为蒋莹正在阅片。(华中科技大学医院 摄影/叶天响)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慢性药“快递点”的“站长”叶天响】校医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叶天响,在疫情期间成了校内3000名慢性病患者的“快递员”。为了帮助慢性病的离退休教师开药取药,叶天响负责的团队从患者信息收集、挂号、开处方、药品信息核对、缴费电话沟通到配送药物上门等十余个环节,线上线下配合加班加点累计送药1000余次,受到校内广大师生居民的“点赞”。图为叶天响正在跟患者沟通电话送药的事。(华中科技大学医院 摄影/叶天响)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默默无闻的消毒人】梨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史育红医生正在清理器械。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疫情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器械运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反复消毒,史育红的工作量大增,为了确保质量和供应,她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附属梨园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一次特别的生日】刘茜是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副教授,也是刘良教授解剖团队的一员。2月22日是刘茜的生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直接参与解剖的五人小组通过其他工作人员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在开始工作前,大家一起为刘茜(中)庆祝生日。(武汉金银潭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妇女节图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