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大雁塔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年過半百的孟郊登榜進士及第,此時已是貞元十二年,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來長安應試。就在三年前,已是校書郎的孟簡帶著他的侄子孟郊登上了長安南郊外的慈恩寺大雁塔,登高望遠,慈恩題名已是風行。他們在閒遊之際效仿前人,在大雁塔的塔壁上落下了自己的名諱。經過晚唐的風雨動亂,五代修繕大雁塔的一抹白灰,又讓孟郊的題字塵封百年。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孟郊題名

歷史的巧合總是在不經意間,也因有心人而得以倖存。轉眼到北宋元豐年間,大雁塔的一場火災讓五代抹上的那層白灰斷裂,一位叫王叔正的匠人發現了畫壁背後的唐代題名,抄錄了幾十條,雁塔題名重見天日。說來也巧,北宋一朝文風昌盛,好古博雅者不在少數。出任陝府西路判官的柳瑊便是這樣的人物,“ 遇古法書圖畫,至解衣輟食求之”,這位柳公聽聞了此事,便“登慈恩寺塔, 顧見唐進士題名,人物風流, 筆跡奇麗, 慨然懷想, 至徘徊其下不能去,遂捐槖金, 命工刻石, 屬隠士王持第其歲月, 釐為十卷, 書出, 一時賢士大夫爭得之。”多虧了這位地方官的慷慨解囊,把大雁塔的題名摹刻下來,這便有了“雁塔題名帖”的傳世,可惜宋末戰亂原石已亡佚,但幸好拓片傳世使得我們今人一窺中晚唐時期書風面貌。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雁塔題名拓本殘卷

現存的雁塔題名拓本殘卷,題記從貞元二年始至鹹通四年終,歷經九代皇帝共計七十七載。這段時月的大唐已不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世,經過安史之亂,唐朝國力由盛轉衰,這一時期政治、經濟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藝術審美理想也隨之嬗變。書法的創作在中唐之後尤其是後期為之一變。“雁塔題名帖”便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在時代的潮流下,書風反映著時風。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雁塔題名拓本殘卷

如李澤厚先生講的“直到中唐以後,個性真正成熟地表露出來,正如繪畫的個性直到明清才充分表露一樣。不再是大同小異,而是風格繁多,個性突出。正因為這樣,才可能構成中唐之後異常豐富而多樣的文藝圖景。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已經不自覺的形成了“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刻板印象,其實中唐之後書法也進入了張揚藝術個性的時代,書家的主體精神處於一種由“尚法”到“尚意”的過渡階段,以“雁塔題名帖”來看,楷書的題名書寫少了些初唐的法度森嚴,點畫結構之間夾雜著溫柔之氣,個人的精神、心態顯現於姿態之上。也許是時代使然,內有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外有邊患,中唐之後的文人們對於國家的鉅變也是感同身受,對於藝術的態度也為之發生強烈的變化。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雁塔題名拓本殘卷

內心的感受逐漸大於實際生活中的理想抱負,原有的社會秩序被打破,書家擺脫了政治上的諸多限制,不再追求兼濟天下,但求獨善其身,藝術個性得以彰顯。而那種“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的盛況不再,戰亂的硝煙讓眾多人口向南方移動,南北文化之間在交融中出現了藝術新的形態。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雁塔題名拓本殘卷

而佛教禪宗價值觀對讀書人精神世界的薰陶,使中晚唐以後的審美指向發生了由實向虛、由外向內的重點轉移。簡而言之,即由外在經驗之世界轉向內在心靈之境界。“雁塔題名帖”中,孟郊與孟簡的題名書跡已經不侷限於方正之勢,“其間縱復欹斜,至鋒藏筆勁,氣格高玄,皆有江左遺風。”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雁塔題名拓本殘卷

“江左遺風”替代了“河朔氣質”,文人內心的自覺意識寄託於書法之中,散、逸、疏、柔的書風逐漸多了起來,對於境界的追求逐漸成為書家、士子們的共識。“雁塔題名帖”的行書多基於二王書風,又顯以個人面貌,法無定法,師法前人而得其本心,寫意的精神由此萌發。 在我們評價書法的過程中,風格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標籤,以此分門別類。從“尚法”到“尚意”,更多的是個人主觀精神的體現。士子們考取功名自然要寫一手好字,在臨摹前人書法作品的同時強調“自我”;高中進士者常登以雁塔題名留念,書者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其書法的風格更能體現出書者的心境。

雁塔題名後,寫的不是“法”而是自我——中唐書風的“尚意”思潮

大雁塔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寒窗苦讀換來進士及第,登臨雁塔時的心情無以言說。點畫的張揚是個人心情的抒發,題名已不是簡單的落上名字,更是一種自己能力的印證,也是對尚未取得功名士子的一種鞭策。大雁塔上的唐人題名早已消磨在歷史的煙雲之中,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書風,書法作品的存世是最好的展現。“法”的另一面是對個性的壓制,而“意”的萌發是個體意識的重生。

參考文獻;《美的歷程》

《雁塔題名研究》

《中國書法史》

《唐代書法美學思想》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