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古有愚公移山,如今有人劈山引水。一位大山深处的老支书,几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就为了让村民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为了这个誓言,他带领村民整整奋斗了36年,终于引来“天上水”,在悬崖峭壁上修成“天渠”。他就是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

因为缺水,下雨时村民把棉被浸透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位于大山深处,过去这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贫穷的根子就是缺水。半个世纪前,全村900多号人就靠一口老井打水喝。井水浑浊,难以入口。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村上人告诉我,他们都喜欢老天下大雨,一下大雨全村人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开心,除了把水坑挖更大一点儿外,还会把家里所有能盛水的家什全部拿出来。缸满了盛盆,盆满了盛碗,碗满了灌瓶,瓶满了灌嘴,嘴饱了,脱下衣服甚至抱出棉被,放在雨中,让雨水浸透,然后放起来……等不下雨了,坑里的、缸里的、盆里的、碗里的先不用,先用那些浸透的棉衣和棉被里的水。

衣服和棉被存水到不了一两天,但对缺水、稀罕水的山里人来说,尤其是那些孩子,能用嘴巴咬着一块湿润润的棉被、衣服,就好像城里的孩子在夏日街头吃上一个冰激凌一样过瘾。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村民吃了一顿白米饭,再难忘怀

由于缺水,这里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粗硬难咽的苞谷沙饭是当地人常年的主食。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要想吃大米饭,大年三十才有米汤喝。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白米饭对草王坝的人来说,比山珍海味不知要强多少倍!有一个草王坝老汉告诉我,他小时候因为跟父亲到山外走了一趟亲戚,

第一次吃了一顿白米饭后,就觉得自己像吃过天上的仙丹一样。后来再没有吃过,但那一顿白米饭,让他后来在村上成为最牛的人!

1958年,23岁的黄大发被领导看中,成为草王坝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村里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女人要离开草王坝远嫁外乡。作为大队长,他其实是挽留过那位亡夫的女人的,希望她留在草王坝。可人家说:“你是大队长,我嫁到你们草王坝后,连口干净水都没有喝过。我还算年轻,我这一辈子富日子没想过,但我想喝口干净水还是要的,所以你就别劝我了。”

黄大发无言以对。那天,他看着远去的女人离开草王坝、走出大山的那一刻,心头十分忧伤和悲切,心想:啥时候能让草王坝的女人留住,让村上的人喝上干净水呢?

他打算“从天上引水”

他真有一股干劲儿,一股为集体、为村民的冲天干劲儿。“我黄大发一定要干点儿像样的事!”1959年,面对大山,黄大发立下誓言。为了让村民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就要引水进坝,种稻子。

有人就问黄大发:“支书,你说哪儿能把水引来呀?是从天上引来吧?哈哈……”这村民的话立即引来全场一阵哄笑。

黄大发也笑了,只见他似乎早有准备地告诉大家:“我们就是要从‘天上’把水引过来!引到草王坝来!”天上引来水?这咋可能?又是一阵哄笑。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黄大发决定修渠引水

“静一静,大伙儿听着!”黄大发信心满满地用双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指指身后的太阴山,说:“你们都知道,我们前面是太阳山,后面是太阴山,太阴山再往后就有条每天水流得‘哗哗’的螺丝河是不是?那螺丝河的地势你们知道有多高吗?高出我们草王坝许多许多,等于在我们头顶的天上……你们说,我们把螺丝河的水引到咱们这儿,不就是从天上引水吗?

村民用手和铁锤钢钎,挖出3公里石渠

“黄大发,你办得成吗?”说这话的是草王坝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杨春发。“你知道从那边到咱这里中间有几个鬼都过不来的险峭的峰吗?”

“知道,螺丝河到草王坝大约有十几公里远,中间有三个比较险的崖,一个叫土湾崖,一个叫擦耳岩,还有一个是岩灰洞岩。它们一个比一个险峭……”

“知道就好,知道了就赶紧把话收回来,你刚当支部书记,还年轻,别丢人现眼的。”杨春发朝黄大发挥挥手,意思是你该收场就赶紧收场。

但是黄大发不信邪,山峰陡峭,人不过去,但是可以凿隧洞。1963年,在黄大发的带领下,引水进坝的工程开始了!草王坝人开始向大山挺进!向大山要清泉碧水!!向大山要白米饭吃!!!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渠

人心齐,泰山移!手磨泡,心更坚!你一尺,我一丈!崖低头,岩让道……没有任何水利基础,他们就用竹竿一点点丈量,定出石渠的走向。

上山的草王坝人用短短的一个初冬季节,凭着一身胆气和干劲儿,用手和铁锤钢钎,像蚂蚁啃骨头一样,硬是在大山身上一点儿一点儿抠、一寸一寸刨,抠刨出了近 3 公里长的石渠。

一场“端阳水”让石渠变成了一团烂泥

那时的黄大发,看着超乎他想象的施工进度,满眼是美好的憧憬:放 10 天假,好好过年。3 年拿下引水渠!但,默默不语的大山,似乎并不想给黄大发那么便宜的好事。

这一年的春节前后,由于天气特别寒冷和雨水的缘故,草王坝一带出现了少有的“冻雨”现象,漫山遍野的冰碴子不仅冻人,而且把整个山上山下的地面冻得像冰一样滑。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石渠是村民用手和铁锤钢钎一点点凿出来的

黄大发看着冻雨干着急:他担心的是冰碴子盖在沟渠上,待天一转暖,就要毁全部的沟渠呀!那是全村上几个月流血流汗的成果,要命的呀!听村里的老人说用石灰可以加固水沟,黄大发决定试试。几十吨石灰,由上百个壮劳力,用前后 3 天时间,像蚂蚁拉骨头似的一筐筐地从草王坝,驮到十几里外的山崖沟渠上。冰碴道上,虽然没有人摔下山谷,但摔倒和脚踝摔伤的则不止一两个,但每个人摔过后都揉揉身上,忍着伤痛继续前进。

但是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一场少有的“端阳水”瓢泼而下,下得黄大发及草王坝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跟着躲都来不及——那刚刚加固不久的石渠,顷刻间被雨水冲得稀里哗啦地塌的塌、倒的倒,彻底地变了样,如同一摊烂泥的死水沟……瞅着 3 公里长的石渠转眼间变成了一团烂泥沟,黄大发双眼一黑,“扑通”一屁股坐在了沟渠底里。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黄大发

第一次修渠失败了,但是黄大发没有放弃。山里人朴实,他们吃了亏,会把眼泪往肚子里流;他们损了劳与力,会默默地转过身子抹一把泪后,又继续重新开始。

奋斗36年,“生命渠”终于通水了

上山挖渠的男人苦,苦在石头压弯了腰还要直起身子。

上山修渠的女人更苦,苦在冰天雪地里你没法儿保住下身的暖,大热天里你裹不住“特殊情况”——多少次山裂岩动的同时,男人们惊悚万分地看到石头上滴淌着一行行鲜血……那是“来情况”的女人们在挑石头、运土方的劳动中不慎从裤腿里渗出的。男人们心疼地瞅着那些在悬崖上挑着担子如飞燕般健步的自己的和别人家的女人们,欲言又止。

这些贫穷的山民,在那千古巍峨挺立着的大山脖颈处,他们竟然要用双手凿出一条几十里长的石渠,让遥远的清泉变成自家地里的稻田水……笔者见到被称为“天渠”的石渠,颇为震撼。所谓的水渠,其实就像刻在悬崖上的一条细细的石槽而已,身子稍微往外倾斜,那几百米深的绝壁就会让你粉身碎骨。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悬崖绝壁下的石渠

村民黄大明平时胃就不太好,但为在山上赶进度,他让家人把 5 天的粮食都煮熟后带上山。连续 5 天他吃了 50 个玉米,拉便的时候痛得差点儿自个儿往崖下跳……

那时一家又一家的人都在山上干活儿,许多村民的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吃的。上山干重活儿,需要营养,黄大发说山上不缺蘑菇,于是太阴山前后方圆十几里的大山上,成了草王坝人的另一片“战场”。

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1995年,这条总长近10公里,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悬崖的“生命渠”终于通水了。清凌凌的河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给村民带来了幸福的希望。黄大发带领村民奋斗了整整36年,终于实现了当初立下的誓言!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为了修渠,村民不知付出多少血汗

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3月1日,黄大发荣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文/改编自《高地——“时代楷模”报告文学精选》

他带领村民奋斗36年,用钢钎铁锤在悬崖上劈山引水,修成“天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