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之前有一位同學私信我,申請收到了錄取通知,但感覺是一份“燙手山藥”,不知該不該接住它。明明拿到夢校的 offer 是好事,可怎麼變得這麼糾結了呢?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原來,雖說這所學校實力非凡,但在中文論壇搜一圈,發現它的名聲似乎“不太好”?又快到美國大學放榜季,正好 po 出來為同樣處境的同學解解惑。


“這學校的名字一聽就很low啊?”

“好像排名有點低吧…”

“哎呦,AD 大校嘛!”

“聽說MS碩士項目很水”。

“這不是保底學校嗎?”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圖樣圖森破!


今天為它正名!


斯蒂文斯理工學院!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01

SIT 名字 low?


SIT 成立於 1870 年,起初是“單一機械工程師學校”,1959 年隨著專業領域擴大,將“機械工程師”學位改成“工學學士學位”,1967 年招收了第一名女生。


它是美國曆史最為悠久的理工學院之一,和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倫斯勒理工學院並稱為四大理工學院,同時它還是美國獨立理工大學協會的成員,培養出了物理學、化學諾貝爾獎得主。


從沒聽說過這所學校的人可能會發表出“名字 low”這樣的評價,畢竟又是“institute”,又是“technology”,還沒有“university”,連“college”都沒有。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在這個不到7000人的學校,提供 35 個本科專業,58 個碩士項目,22個博士項目。本科項目確實不被很多中國人所熟知,本科生大多是當地白人,國際生比例只有 2.9%。從數據上看,學校的研究生教育更“出圈”,國際生比例佔到 62%

留學生人數浮動不斷,但基本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這說明 SIT 再也不是十年前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據統計,美國 1,288 所大學中,斯蒂文斯理工學院在國際生中的受歡迎程度排名第 67 位,過去幾年國際生總數平均以 12.7% 的速度增長,當然中國是最大貢獻者。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02

SIT 排名低?


SIT全美 USnews 排名第 74 位,這是一所很有爭議的學校,很多人糾結,為什麼排名這麼低?但 SIT 在紐約的知名度又很高,師資和項目當地人都誇!針對這個疑問,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原因。

a. 地理位置


首先,SIT 坐落於紐約大都會,和曼哈頓隔河相望。就拿學 CS 學工程舉例,是因為紐約這個地方不太有就業優勢嗎?好像這個方向的同學終極目標應該是去硅谷?


其實不是。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SIT 的 CS 碩士項目有三種方向,一個是正常的開發方向,一個是數據類,還有一個是金融公司技術崗位。這就意味著紐約這裡是非常好的工作地點,很多 CS 畢業的同學去了紐約的各大銀行,比如摩根大廈和巴克萊,還有最知名的大數據公司——IBM,也在紐約。


學校官網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畢業生平均薪資$71,400,96%的人都在畢業6個月內取得了不錯的事業成就。因為以工程學為主,就業率和薪資非常之高!


地處紐約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 SIT 的佔地面積不大也是硬傷。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b. 師資力量和研究項目


雖然 SIT 面積不大,但競爭還算激烈,因為學校有硬性指標。


對於博士生來說,不僅學生一定要發 paper,老師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這樣的規定對老師的監督作用是很大的。


嚴苛如此,但 SIT 的老師們可不是怨聲載道的。相當於其他美國大學來說,SIT 的教師工資很豐厚,這就避免了低工資導致教職工不願在工作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而且,老師的學歷水平都很高,這位同學的教授就是香檳的博士後,學術背景很強。


再來說說研究項目,SIT 最火的兩個專業是 BIA 和 CS,當然對於其他學校來說,商科和計算機都是大火的項目,所以在 SIT,這兩個專業的發展自然也是隻盛不衰。而且不是 CS 才有 AI 項目,包括 EE 等相關專業都開展了 AI。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總而言之,地理位置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太大的限制,SIT 的師資力量也沒得說。但主要問題,他們佔地面積小,專業設置不全面,科研資金也不是最多的,設施沒有那麼好,再加上東北那旮旯的大學都太能打了,可選好學校實在太多了…


03

SIT 水項目?


SIT 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例僅低於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名列全美第三。學校裡最出名的專業是工程學、理學與技術管理、計算機科學、電子/通信工程。他們的人工智能、醫療保健和網絡安全等具有高度影響力的項目引起全美關注。


要說水課也是有的,比如 BI&A 裡面 MIS 的課程,上這種課,聽不聽課隨意就好,看心情。還看到有同學留言說,BIA650 和 MIS637 的老師背景很牛,但講課很水,不太管學生。


其實也不算是什麼“特殊案例”...每個學校都有不好的老師和不好的課程,哪怕一些大牛學校也一樣。如果只是聽信一面之詞,你的留學路將會更坎坷...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04

SIT 保底?


2019年度接到申請:10,475份(比去年增加 13%),錄取:3,838人,入學:1,013人,平均 SAT:1,416,平均 GPA:3.84。


2018年度接到申請:8,335份(比去年增加 11%),錄取:3,657人,入學:762人,平均 SAT:1,399。


• 本科生

考試成績:託福80/雅思6.0、SAT閱讀和寫作最低550

申請費:$70

推薦信:兩封

官方高中成績單

Essay


• 研究生

推薦信:兩封

考試成績:託福86/雅思7.0(最低6.5,需要上語言班)

考試成績:部分學院要求GRE/GMART或第三封推薦信

申請費:$60

官方成績單

文件類:


一個被U.S.News孤立的學校,它的外號是“AD大校”“水”?


SIT 的整體錄取率跟哈耶普 TOP 級肯定不能比,友好太多了,不過申請要求還真不算低,尤其是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專業。


另外,碩士項目人一擴招,自然“魚龍混雜”的感覺,自律的人在發光,放縱的人在玩樂…據說近兩年 SIT 提高了碩士項目門檻和整體質量。


其實,排名只是一個第三方機構給學生家長們的一個大致的參考,如果過於糾結名次的高低,就有一些“絕對”了。好學校也有水項目,排名不高的學校,也有非常不錯的資源。


關鍵要看自己怎麼選擇,或者說——哪所學校的資源(偏科 VS 全科,就業 VS 學術,商科 VS 工科,小而精 VS 大而廣…)更能幫助你實現自己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