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暴獅獵殺得了非洲白犀牛嗎?為何?

用戶477781135550


現存的所有貓科動物中,能夠單挑成年非洲白犀牛沒有,原因並不是老虎、獅子等動物不兇猛,而是白犀牛除了體型龐大外,它的皮膚堅硬且厚能夠抵擋猛獸的尖牙和利爪,讓它們無計可施。既然現存的貓科動物收拾不了它,作為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殘暴獅能不能行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殘暴獅

殘暴獅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這一點僅從它的頭骨長度就能看出,殘暴獅的頭骨長度平均在40公分左右,而現在最大的貓科動物雄性東北虎的頭骨長度平均也只有36公分左右,而且殘暴獅的體長平均在4米左右,體重平均在350公斤左右,也就是說殘暴獅是比東北虎都要大很多。由於已發現的殘暴獅化石均來自於美洲地區,因此,它又被稱為“美洲擬獅”。雖然從名字上看,它好像與獅子比較接近,實際上從基因上看,它與老虎的關係比獅子要近一些。

殘暴獅生活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在當時的美洲大陸上,殘暴獅是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殘暴獅在當時以大型的食草動物為食,比如體重接近1噸的野牛。

從生存年代以及分佈上看,殘暴獅與美洲劍齒虎屬同一時期同一生態位的動物,但是由於劍齒虎過長的犬齒造成了它的下頜退化,進而使得它喪失了食肉動物關鍵的咬合力,所以,在同一生態位下,殘暴獅在美洲劍齒虎之上。

白犀牛

白犀牛是陸地上現存體型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大象。從已發現的化石看,白犀牛早在更新世就出現在了地球上,出現的時間與殘暴獅接近,但是由於白犀牛屬於非洲獨有的物種,因此即便它與殘暴獅同時期,它們也沒有相遇的機會。

白犀牛的生存現狀並不樂觀,尤其是北部白犀牛,現存的數量僅有4頭。白犀牛的數量減少與人類的偷獵有著直接的關係,而它被偷獵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犀牛角。

白犀牛有著所有犀牛中最長的角,成年白犀牛有兩個角,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在頭部有類似於角狀的突起都是骨質的,而犀牛的角則不同,它的角是上皮組織的衍生物,裡面充滿了角質纖維。雖然犀牛的角不是骨頭的,但是由於角質纖維的填充,它的角的硬度不亞於骨頭。

成年白犀牛的平均體長在4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5噸左右,而白犀牛的兩個角,長角的平均長度平均在75公分左右,短角的長度平均在50公分左右。

雖然白犀牛是食草動物,但是它可是有名的“暴脾氣”,再加上白犀牛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因此,它有著很強的攻擊性。2噸以上的體重加上40公里每小時的奔跑速度,如果被白犀牛頂上,不是貫穿傷也足以頂飛,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古代的攻城車。

(被割掉角嚴密保護的北部白犀)

殘暴獅能不能獵殺白犀牛?

雖然白犀牛與殘暴獅沒有相遇的機會,但是,我們可以參考同比例的貓科與食草動物。從上面的數據看,白犀牛的體重是殘暴獅的7倍左右,而在現存的貓科動物中,雄性的非洲獅能夠捕獵的極限動物就是非洲水牛了,而非洲水牛的平均體重為650公斤,是成年非洲獅平均體重(190公斤左右)的3.4倍左右,如果說找一種非洲獅同一生境中的食草動物且體重是非洲獅7倍的動物的話,就只有黑犀了。但是,就目前來看,從來沒有一頭成年的黑犀喪生於雄獅的爪下。

因此,我認為,殘暴獅固然兇猛,但是遇到體重是自己7倍的白犀牛,巨大的體型差,是不可逾越的。況且,白犀牛除了攻擊性外,它的皮膚就有3公分厚,在防禦方面也非常的出色。

不過,假如有多隻殘暴獅一起圍攻白犀牛的話,通過不斷撕裂皮膚讓白犀牛慢慢的失血過多的話是有幾率獵殺的。

總結

從更新世到現在,白犀牛最大的天敵就是人類,除此之外,在野生環境下,它是沒有天敵。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雖然它們有著越級挑戰的能力,但是“越級”也是有極限的,超過自己體型的4倍以上的動物,它們是很難獵殺的,更不用說超過7倍了。

因此,在單對單的情況下,殘暴獅是無法獵殺一頭成年白犀牛的。


獵奇動物社


殘暴獅是已經滅絕的一個物種,曾經在距今200萬年前的美洲地區空前繁盛,而在1萬年以前滅絕。從目前發現殘暴獅化石的地點可知,當時其分佈區域在美洲應該算是比較廣泛的,從加拿大平原一直到南美印第安山脈都有它們的身影。

後來科學家們根據殘暴獅的化石特徵,復原了其身型特點,將其歸類為貓科豹屬殘暴獅種。殘暴獅的身長平均在3.5米左右,體重超過350公斤,僅就體型來說,就比目前非洲獅大三分之一。從殘暴獅的頭骨化石看,長度可以達到45釐米,比目前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的頭骨都要大30%,其中牙齒也異常發達,測量出它的裂齒可以達到40釐米以上,而且它們也沒有像當時的劍齒虎那樣,由於牙齒特別長而發生頜骨退化現象,據推測其咬合力甚至能達到800-1000公斤,可想在當時殘暴獅的戰鬥力,要比劍齒虎還要更高一籌。

再來看一下非常白犀牛。它是現存陸生動物中體型第二大的物種,總體上看僅次於非洲象、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其隸屬於奇蹄目犀科白犀屬白犀種,身長平均接近4米,體重在3噸以上,它們沒有門牙,靠嘴唇從地面上採集矮小的草類作為食物。白犀牛是純草食性動物,沒有尖銳的牙齒或者撕咬能力,但是它的防禦能力很是出眾。除了剛才說的體型巨大之外,它的皮膚很厚,達到4釐米以上,而且很光滑,即使大型的肉食性動物也無從下嘴。

另外,白犀牛還有一個強力的防禦武器,那就是它頭部前方的尖角,它的角有前角和后角之分,前角較長,一般在70釐米左右,最長的紀錄為130釐米;后角較短,但也有50釐米,這些角由緻密的角質纖維組成,硬度絲毫不亞於大型動物的骨骼,這個平時只是用來族群間用來“內訌”的武器,在防禦上同樣也不含糊,一旦被這樣的角頂上,十有八九會來個“貫穿傷”。但是就是因為白犀牛的角,引來了人們的殺戮,致使其數量正在日益減少,在非洲北部地區,白犀牛的種群數量已經達到了極度瀕危的個位數。為了挽救這些犀牛,人們不得不把它們的角提前鋸下來。

從殘暴獅與白犀牛的生存區域來看,二者在歷史上也沒有重疊的地方,因此不會發生正面衝突,但是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殘暴獅對於白犀牛估計也沒有太大的取勝把握。主要的制約因素有三個方面:

一個是體型有差距,白犀牛的體重是殘暴獅的大約8倍左右,這個差異會產生強烈的震撼,體型的碾壓使得殘暴獅也不敢貿然上前。第二是沒有太好的攻擊區域,白犀牛光滑緻密的皮膚,使劍齒虎尖銳的牙齒和強大的撕咬力完全發揮不出來,根本無從下嘴。第三是白犀牛的反擊能力也很強,雖然是食草動物,但性情也不溫順,發起彪或者衝起來,憑藉著巨大的慣性以及頭上巨角的加持,像最大型的貓科動物也會被頂起摔成重傷,甚至直接來個開堂破肚。

因此,不單單是一對一,就算兩三隻殘暴獅要想短時間內從白犀牛身上佔到便宜,其難度也會非常大。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我認為可以,孟加拉虎都可以獵殺印度犀,印度犀和白犀體型相當,比孟加拉虎大很多的殘暴獅獵殺白犀也沒問題。
印度杜德瓦保護區有隻雄虎名叫“Rhino Killer”,也就是犀牛殺手。按照杜德瓦保護區保護區的說法,這隻雄虎和自己的老婆,加上兩隻後代,一家四口合作殺死了一頭20歲的成年雄性印度犀,而且它一共殺死過5頭印度犀。

2008年2月26日巴格里山脈,一頭懷孕的印度犀被孟加拉虎殺死。
卡齊蘭加有不少飽腹250公斤以上的大虎,因此這裡的孟加拉虎經常傳出獵殺亞洲象、印度犀、白肢野牛和亞洲野水牛的消息。有統計稱:1982-2014年,卡齊蘭加國家公園裡共計有472頭印度犀被孟加拉虎殺死,保守估計也會超過200頭,其中大多數是幼崽和未成年犀牛,但也有一些亞成年和成年的犀牛。

談到殺犀牛,不得不提kzt085,卡齊蘭加kzt家族的代表。
kzt085在2011年3歲半時就打敗了當地的地主雄虎,也就是它的親爹kzt023。2017年12月它再次一鳴驚人,殺死了一頭20歲的雌性印度犀,又幹掉了前來偷吃的2歲半雄虎。


印度犀和白犀體型相當,成年雄性平均2噸左右,成年雌性平均1.6噸以上。20歲的犀牛正當壯年,在動物園裡,20歲的雌性印度犀在2噸以上,20歲的雄性印度犀在2.2噸以上,野生環境下會稍小一些。
所以孟加拉虎有能力殺死2噸以上的印度犀,這差不多是雄性野生白犀的平均體重。

殘暴獅的體重還存在爭議,估計在400公斤,比孟加拉虎大很多,因此殘暴獅殺死白犀應該也沒問題。
殘暴獅通常被認為是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但估測體重超過400公斤的史前大貓有好幾種,不過和現存的大貓相比殘暴獅大很多。


百科千尋君


老幼殘疾除外...

健康的成年犀牛.遠勝健康的成年雄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