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场冠状病毒疫情最先熬不住的就是房奴,你同意吗?

quwulc


没想到房奴这个概念词还真会有那么多人相信!最先熬不住的一定是低抗风险能力的职业的无产阶级!有按揭贷款真有那么可怕吗?不!按揭贷款是普通老百姓最容易成本最低的信贷品种,按揭利率现在跟cpi(5.4%)差不多,实际跟负利率没什么区别,按揭贷款可说是福利不是负担,房产在现阶段普遍算是优质投资。按揭贷款的全国平均结清年限是不到7年,这个数据是不是跟想象的30年差距很大!真正产生负担的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收入跟不上消费的增长,有房没房一样都受到疫情的影响。收入减少是受职业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因为房产,没有房产的会更加的艰难!为什么这样说?假如同一个人,他从事高风险的职业,疫情影响下他没有收入了,同样没有现金存款的情况下,没有房产立即就要进入到居无定所、饥寒交加的紧迫状态;有房产的,在金融机构眼中的优质中产阶层,信贷支持大得多,按现在依附在房产上大量信贷品种,借到渡过难关的资金容易得多,就算是要跟亲朋好友借钱度日,信任都要更强。你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房贷,存的钱会更多,负担更轻,真的是这样吗?近20年,人均收入的增长远远低于房价和m2的增长速度!之所以成为负担是职业的原因,你很清楚房产是个好东西,你也不想变现出来。


房产青秀大师兄


很同意这个观点。我在三县小城市,表弟买的是精装修房,他是一个跑业务的,老婆全职太太,每个月4000多房贷,生活费2000多,平时一个月的工资紧紧巴巴,都没有多少存款。二月,三月两个月没得工资,只有底薪800左右,现在3月11号了还没上班,即使月底能上班,也得5月有工资发了,三个月房贷还有生活费也得两万吧,煎熬!


夏凌子


我就是一个房奴,只要老板能发基础工资,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宅在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花销,只是买菜,只怕他不给发,这样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其实我有些存款,但是疫情不能结束,复工日期一推再推,迟迟不能复工,长时间没有进账的话,有些存款也无济于事。现在好想搞个副业,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建议。



多糖多醋多麻油


也许吧,得看这个房奴的总欠款了,一般有固定工作的房奴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国家规定,疫情期间,工资照发。但是如果是个体,甚至无业的人就难说了,还有多套房的贷款,压力会比较大。

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商铺老板,自己贷款的铺子自己开店,每个月的流水足够还房贷了。可是疫情来得太突然了,店开不了,没有收入,房贷却得照常还,老板已经开始崩溃了。

我有一个朋友,也算是一个个体老板,不仅有办公室的房租,员工们工资,还有家里的房贷,车贷,还要养活一家老小,本来有商业计划,2月3月是有业务的,疫情期间,什么业务都开展不了,上面说的支出却是一个不能少,可以说收入为零,支出却跟以往一样,目前已经极度崩溃了。

所以,熬不住的不一定是单纯的房奴,最主要的是那些既是房奴车奴还是小老板的人。


九日如月


这个不是很同意。以我和我朋友为例:我们差不多会在还贷款的卡上存上三个月到一年的钱,一般半年的最多。因为中国大多数还是储蓄习惯为主,未雨绸缪的思想观念为多。比如我现在的店,几乎没有收入,现金流有点压力,但我也沒有想把存在贷款卡里取出来。所以压力最大的是小微企业,而不是房奴,炒房的我就不知道了。个人浅见。


吾易学


不只是房奴,所有收入有影响的人,闲不住的人都会熬不住。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还能安心有闲心宅在家的,要么有积蓄,要么不敢挑战自己。

举例来说,餐饮业的私企、私营的老板们,应该是这次疫情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管他们有没有还房贷的压力,他们的门面房是要交租金的,能够安闲地宅在家里,一味感叹“完蛋了,遭殃了”有什么用?只要愿意动脑筋,肯吃苦,赚钱的门路真多着。

以我们小区为例,这一个月,我被拉进了数不清的群,各种团购,鸡蛋鸭蛋鸡啊肉啊,到奶啊水果啊鲜花啊,你简直想象不到家庭主妇的战斗力,有人买十斤二十斤螺丝在家烧,卖烧烤的把所有的烤串穿好配好佐料送到小区门口,还有有渠道送烤鸭的送烤鸡翅的,数不胜数,你看,餐饮业貌似不能开业,没有顾客,有人就能挖出一片生机!

所以,没有熬不熬得住,只有你想不想熬,愿不愿意熬,承担风险的素质和身体力行的干劲是相辅相成的!何况,网络这么发达,可赚钱的思路这么广,就看你在不在意,用没用心啊!





秋水溢馨


肯定是的大部分买房的都是穷鬼买的 而富鬼都是炒卖循环,富鬼贷款买房没有几个都是贷款做生意要么炒楼盘,只有穷鬼贷款买房呀 不说了说了都是眼泪 我这3.5号的房贷又快来了 工资才发个基本底薪哪够打房款的生活费不用了都不够给银行的,这次疫情给我也带来很大的财产冲击呀 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拿着基本底薪


槟榔哥


你好,感谢你提的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子就是一个家,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这个传统思想,手头有钱一定会买房购地置产业,有了房子就有了家,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不管你在何处漂泊,总能时刻牵挂着你的心!

这次疫情之下,我觉得最难抗的不仅有房贷车贷还有各种信用卡,有的逾期可能还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不管是自住房要还房贷,还有商铺,不仅要交房租,而且还不能营业,很多副食店进的水果,年货都卖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烂掉,等疫情过去,年早过完了还有谁去买啊!

很多工厂,工人上不了班,但是最起码的保底工资还得必须给,厂里的贷款,房租,税收,水电机器的损耗,每一笔都是大头。

一些餐饮店年前囤积的食材很多都不能久放,这无疑也是一大笔损失!

一些养殖业连饲料都断供了,今年各行各业亏损都很大,实体行业都遭受了重创,只希望早日解封,行业早日恢复生产。

各地政府在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时,能不能审慎评估一下小企业的承受能力,对于遭受疫情重创的一些行业,能不能尽快推出相关政策优惠和扶持,做好公共卫生保障的同时,准予开工!








花开淡墨痕ya


疫情期间最先熬不住的是小个体商户。他们可能来自外地,在一座城市租着房子和铺子,平日里勤勤勉勉也就够房租、铺租以及日常生活与子女教育所需。疫情爆发时,他们刚好放假回家过年。人在家里,疫情期间没有开工做生意,每个月扣房租、铺租的时间依然准时。

还有一些人囤了一些货物,等着过年期间开门大红。但今年,他们失望了。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疫情期间,还有人愿意出来卖东西?不怕死吗?他们也怕的,但是疫情没有任何收入,最先搞垮他们的不是疫情,而是贫穷了。

其次,中小企业的老板。中小企业可能平日看着不错,结果一个持续较长时间的疫情把问题暴露出来了,抗风险能力弱!资金流对中小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因疫情的停工停产,最先扛不住的就是企业的资金流。

至于那些扛不住的房奴,如果疫情持续时间三四个月,通过信用卡借贷,亲戚借钱等方式也能短暂度过这个风险期。至于熬不住的房奴们,只能说这是一场赌注。你高估了自己全盘的能力,你低估了世界的不确定性。提前预支未来收入的时候,你并没有做好风险评估!


糖果妈妈育儿笔记


在这场疫情里其实最熬不住的不是房奴,是中端餐饮行业

就比如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在北京有八个直营店,成都和北京也有正在装修的店铺

1月15日武汉还没封城,北京基本上一点风声都没有,我们各个店都在积极更商场沟通冻库,积极储备春节期间的食材.尤其是王府井还有五棵松店,自己单店就租了一个冻库.以每天六万流水的食材来储备

1月23号武汉发布封城信息,大家都知道了疫情的严重性,我们的年夜饭陆续被客人取消,少量客户选择打包,王府井以往都是靠春节期间的人流盈利,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大部分人由于口罩,消毒用品紧张,疫情严重都不敢出门,以往人来人往的王府井大街基本无人可寻,店里基本一天就四五个顾客,但是我们春节期间留下下来值守的员工每个店都有十几个,每个都是以一周内三倍工资留下来的

2月5日,北京市发布不允许聚集性就餐,我们北京所有的店都害怕员工上班途中感染病毒,选择闭店留人值守,整整一个月时间,春节期间所备食材基本浪费了50%.大家都知道餐饮基本都是供吃供住的,一些价格较贵又放不了太久的食材只能给员工吃,或者店里摆摊卖,由于云南食材价格都稍高,而且自己买回家不好做,销量也差,基本都没怎么卖出去.

而好多员工都因为封村封城的缘故不能回家,公司只能咬牙养着

3月8日,疫情有所下降,我们店选择排班上岗做外卖不接堂食但是由于平时外卖做的较少,每日流水只能达到几百元,而且平台抽成较高,基本挣不了钱,只能保卖出去的食材的本.

虽然国家对租金有所减免,但是目前商城提出减免的只有2月份一个月,而且只有两三家店铺所在商场提出减免,其他商场均无免租的通知

员工宿舍每个基本租金都在8000左右,每个店两个宿舍,加上员工工资,商场租金,食材浪费,员工伙食,每个店都是几万几万的在赔.就连正在装修的店铺,由于无法复工,没法继续装修,也在付着房租.

最典型的该是王府井店,以前基本都是靠节假日,还有游客,由于疫情,旅游已经基本暂停,今年暑假也有可能缩短或取消,周边都是商场复工的都是商场员工,基本都是自己带饭.门店暂定复工已经推到四月初

就连餐饮行业最牛的西贝,账上的资金也只能撑三个月,更何况我们这种中小企业.

所以说房奴不是最熬不住的,应该是餐饮企业老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