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为什么?

新大风歌


为了发票。开公司各种费用没有发票。只能在超市买东西开发票抵扣。


悠长假期82


有的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为什么?

以我这个十年的家庭煮妇经历来说,我现在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了啊。大家先别急着喷我,看看我的经历啊!

我是一个农村人,我的父母也是农民,也是年纪六十多的老人家。所以我很尊重农民,也很尊敬老人,体谅老人家。但是,我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全家就孩子爸挣钱养家,我也想在买菜这块既能力所能及的帮帮老人家又不会增加很多的家庭开支。

我记得刚开始我每次买菜都喜欢到路边老人家挑来的担子买菜,哪怕价格比超市贵那么两三块一斤。可有一次我买了菜回来,顺便放在楼下我家卖货的称上一称,直接一斤短了二两。价格好歹是明价,我愿意出这个价买,可是缺斤少两的我真的不接受,哪怕你一开始就把价格喊上去我也好过点啊!

再有一点,路边老人家卖菜也是分人的。比如我们这些年轻些的媳妇买菜,他们的价格会高些,有时候还会说些你们年轻人挣钱容易,老人家挣钱难的酸话之类,直接心情不好啊。而年纪大的煮妇去买的话价格那是和超市一个价啊。

虽然说这样的老人家很少,可我也不想再去买路边老人家的菜了啊。毕竟我也不想被人当冤大头啊,而且老人家自己也有孩子啊,要不着我们好心啊~~


筱菡辰妈妈


看到这个问题,我忍不住要回答一下了。

有一次我要去超市买黄瓜,在去超市的路上看到有几个老人在收拾菜摊准备回家了。其中一个老人框里就剩下几个黄瓜了,就问我要不要。我看她可怜就说我只要2根就可以了,她说就剩这就这多了,你都买了吧,正好卖完好回家。黄瓜很小,又不好看,还剩五六个,我还是都买了。付钱的时候那个老婆婆说5块5,你就给6块钱吧。我拿了张10块的给她,忽然觉得不对啊,就问她为什么要多收5毛钱?她一把我钱从我手中拽了过去,一边找我4块5,一边嘀嘀咕咕的说她种菜多不容易。我脸皮薄,不好意思跟老人吵架就走了。

后来好几次从她菜摊前经过,她喊我买菜我都不理她,直接去她对面的超市买。她看到了还说我傻,说她的才是真正的农家有机菜,既便宜又好吃。说了好几次,终于我忍不住回她“至少超市不会理直气壮的多收人家的钱”。她还跟旁边菜摊的人说“就多收了5毛钱,看着穿着也不像差钱的小姑凉还挺斤斤计较的”。我真是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吴家小跳跳


这个问题,我正好可以解答,之前看到老人路边摆摊,我都会优先去买的,也是想让他们早点回家,看着挺不容易的,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在路边卖红皮花生,注意是红皮的,刚好我也想买,补血好,问了价钱比市场贵一点,也没有讨价还价,就买了,而且是全包了,有3斤多,还跟老人说,快回家吧,等回到家,一洗,那红色水跟血一样,花生变白了,原来什么红皮花生,是染的,当时我那个气呀,还有一次,有个小个子老头,路边卖菜,是个驼背,还是有好几个好心人过去买,菜品其实不怎么好,老头说自己家里种的,攒钱给孙子上学,大人都去打工了,大家也有买的,有个大姐把几样菜都包了,说放着几天不用买菜了,我把小青菜包了,不多,两顿吃的吧,当时都是捆着也没有打开看就买回来,可是,回到家打开看,基本一多半是扔的,里面是烂的的,黄叶子的,我直接无语了,家里人还说我一顿,市场不去买,去路边买些破烂,从那以后再不去了,有时候真不能同情心泛滥,觉得这个可怜,那个可怜,有些可怜就是装出来的,当然也有好的,只是我没有遇到吧


有一道看一道


并不是我诋毁路边的卖菜老人,只是今生的经历让我真的很寒心。

小的时候跟我妈去买菜,他总是喜欢去路边的老人那儿买菜,因为他说老人的菜比较新鲜而且还便宜。

后来长大之后好我自己成家了,经常也去买菜,而对于那种路边的卖菜老人,我一面是觉得他们比较可怜,年纪那么大了还需要出来卖菜。另一面觉得他们的菜确实看着水灵水灵的,非常不错。

起初我也经常光顾这种路边的卖菜摊。可是经历过几次被坑之后,我以后再也没有在路边摊买过菜了,虽然他们的菜确实很新鲜。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去菜市场的途中,看到路边有一个老奶奶挑着扁担在卖新鲜的蔬菜,觉得这个老奶奶挺不容易的,于是我们就上前到她的扁担里去看看有什么菜,如果能买就赶紧买了,也让他可以早些回家。

它的扁担里边有香椿,有青菜,还有一些豆芽,因为我媳妇儿比较爱吃香椿,所以我们就打算买两把香椿。

当时我们也不太会挑,于是我们就说。老人家,您帮我们挑两把。多少钱我们直接给您就行,于是我们就把钱直接通过微信转给老人了,然后老人给我们挑了两把香椿,我们就走了。

当时根本也没有在意这个香醇的质量怎么样,到底嫩不嫩?重量够不够,只是觉得老人可怜,他应该不会坑我们,可是等我们回到家之后,把香椿拆开准备吃的时候,才发现香椿中间夹杂了好多老的根,根本咬不动,其次这两把香椿根本就不够斤两。

所以这让我们挺寒心的,再后来还经历过两次这样被坑的事件,都是缺斤少两,而且质量也不好,所以我们以后就没有在路边摊买过这样老人的菜了。

虽然我知道有些老人确实挺可怜的,而且有些老人卖菜的质量确实也还可以,只是心被伤了,已经很难再平复了。

我是老王,欢迎大家关注,老王侦查记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观点。


老王侦查记


我经常买菜,看到路边卖菜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菜是她们自产自销,我会买她们卖的菜,一是她们施用农家肥种菜,很少用化肥,菜好煮好吃。二是他们也不容易,买点他们的菜,让他们在路边少呆会,而且,他们有点收入,反正去哪里买都是买,就算行阴公积德吧。当然,到超市买可以刷卡,摆放整齐,也无可厚非。


亮剑3549


其实不是不愿意买,是这样的我住的小区有几个地方可以买菜,东侧门有大超市、西侧门有传统市场、正门有便民超市,就在传统市场到正门这段路之前确实常常有老人挑着担子来摆摊(后来整治后就很少摆了)

而我却很少向他们买,不是我不支持他们,他们离的也不是很远,比起超市与传统市场更便利一点,但是他们摆摊时常常就地摘菜、挑菜,卖鱼的更是就地处理鱼鳞、内脏,搞到我们小区外面很脏乱,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收拾,而且他们价格也很乱,听我是外地口音的还会乱开价甚至于少斤少两的,说真的也不是就掏不出钱来买,但是这样欺负人就不好,还记得有一次买白菜,结果他们绑起来的菜里面不太好,我拿起来看看发现不好就没买,老人家就高声的碎念,唉…这让我如何支持

传统市场有公平称,人家摆摊也是有付摊费,而且也比较公道,超市环境干净,尽管贵一点点,但是我还是习惯去哪里购买,我们小区附近都是别的小区,有些菜就是一些人私占小区的绿化种的菜,老人不太会从很远的地方挑菜来卖,所以我还是比少向那些老人买菜吧!


米兔老邓V生活


有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买路边老人的便宜菜为什么?

说到路边菜摊的事情,我就曾经遇见过一件特别奇葩的事情。

当时自己正刚开始学煮饭,经常去菜市场买菜,有一次碰到一个路边摊,正在卖螃蟹,就摆在菜市场的门口,用两个桶装着螃蟹,心想正好家里小孩喜欢吃螃蟹,那就买两只吧,刚好给他加餐。

于是让老板抓了两只,用老称称重,说是正好1斤,记得当时螃蟹1斤80块,给他100块找回了20块。

可是,当我拿着两只螃蟹回到家时,公公拿起一看,就说这螃蟹绝对没有一斤,于是用家里的电子秤称一下,你们猜这两只螃蟹有多重,这两只螃蟹才半斤,缺斤少两足足一半,太吓人了。



记得当时公公拿着螃蟹去找老板理论,他自己心虚将钱退回了,但是从此再也没有在菜市场出现过。

另外一个就是卖菜的阿伯,一直说他的菜都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拿出来卖,但是有一次偶然在批发菜市场碰到,踩着三轮车去菜市场买菜,唉,原来一切都是假像。


从此以后不管路边摊的老板怎么说,这些菜是他们自家种的,不管这些菜看着有多新鲜,多便宜,我都不会再买了。

最后由这件俩事可以看出:

1、所谓的自家种的农家菜,都只是随口一说,根本不存在;

2、缺斤少两特别严重,不用电子称,而且故意用老称,让人看不懂。

最后结语

摆路边摊的很多都是老人,利用人的同情心来博取同情,但做生意是需要回头客,只顾眼前利益会因小失大的。

一屋三人,三餐四季,关注李家妈妈美食,分享更多美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还请帮忙点赞、转发和收藏,感谢您的支持。

李家妈妈美食


路边老人卖的菜一般我是不会买的,因为我做过蔬菜批发生意,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商贩。

这其中就有几个岁数挺大的,他们通常都做农民打扮,头戴围巾或带草帽。每次去批发市场进货,别的商贩都是半夜进货抢新鲜的。他们都是快散摊的时候,挨家挑挑捡捡的,并且每次进货量很少,只进一些本地的应季的蔬果。

然后用小筐或篓子盛装,去路边四处流动售卖。因为年纪都比较大,一般很少有人去管他们。

他们卖果蔬有一个特点,遇见顾客都会说是自己家种的。各种的不施农药、化肥,还有就是比超市里或者固定摊位的菜果都要贵,质量上还赶不上!因为他们进的都是收摊货,品相上要差一些,不过这正给了他们所说的没有各种添加的“幌子”,所以获利也是不菲的。农村的自产果蔬,只有大批量上市时才会出来卖。而且大批量上市的时候正是农民最忙的时候,能够批发出去他们绝不会选择“蹲市场”,因为家里的活不允许。

有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买路边老人卖的菜的原因

  • 超市里的菜品齐全,可以选择的余地大。路边摊卖菜的品种太少,而且以地产的大量上市的菜为主,不够新颖。
  • 路边摊的菜品“缺斤少两”严重,而且都是老人没法交涉。
  • 即使是真正的农民出来卖菜,因为不了解市场行情,卖的菜有时候价钱脱离实际。并且现在人们喜欢选购净菜,而很多老人的菜品相不好,即使便宜清理起来费劲,实际一算比买超市里的净菜还贵。
  • 很多时候是因为长期做生意的这些人,冒充农村的地产菜。把消费者给骗怕了。
    现在真正农村种菜的老人,很少有自己出来销售的。因为卖菜进城交通不方便,加上本身田间地头都有收购的,没有那个必要。

因为这些原因,我基本不会买路边的菜,选择的余地、品相、价格都不够吸引人,而且买的也不舒心、放心。尤其是遇到一些“倚老卖老”的。


73神牛


我只要遇到老人自己路边卖菜的,用不用得到也会买。有一次我和老婆逛街回家,小区附近一个看上去得有八十多岁的老大爷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在卖一筐不认识的菜。过来过去的人连一个问的都没有。

他说是野菜当中的一种,自家地里长的。我们本来是想买一点尝尝,但当时马上要下雨了,觉得老人家很可怜,就把整筐菜都要了。一共20多斤,2块5钱一斤,不能扫码,我们也没有零钱,给老大爷100块说不用找了,老大爷非要按斤收钱,多一块都不要。后来他零钱也不够,少找了几块钱,说过几天还会来,让我们看到他时候找他要。

回去以后给亲戚邻居都分了,大家都表示不怎么好吃,可能这也是无人问津的原因之一吧。至于常见菜也没人买,或许是生活品质提升,对于菜品的外观要求也更高了。老人卖自家地里的菜时,基本都是看起来脏兮兮的,而且比较凌乱,颜值低。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宁愿多花点钱买超市或者市场的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