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上事业单位了,又想考公务员,工作的差异值得付出更大的努力吗?

魅亚胜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是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待遇上公务员要好的太多。二是职业晋升,公务员的机会多,事业单位大多数是靠年龄拼。但也不是绝对的,要看你在什么岗位上。有些岗位也比一些在农村的岗位的公务员强,但这只是少数。

很多东西值不值的要看你的个人能力,如果自己有能力,有关系,自己又有从政的理想是可以拼的。如果你只想舒舒服服的稳定下来,事业单位为是可以的。

但实话又说出来,如果能考公务员谁有只想停留在事业单位了?

呈现在还有拼搏的斗志,自己还是努力一把吧!要有一种心态,别人能做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年轻人就要多锻炼,不然自己以后会后悔现在的不努力,有时候我们不要想太多,干了以后我们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



孤独中成长ty



不知道你现在情况如何,在我看来,你这情况,必须要考,而且真的要趁早。

我的大学同学,大我4岁,他一直在准备考编,也进过好几次面试,但每次总是差一点,让人心生遗憾。

好多天的晚上临睡前,照例刷朋友圈,看到强哥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自己原本打算抓紧时间吃完饭再看会书,没想到吃完饭坐桌子前十分钟就犯瞌睡了,有困意便想洗个澡再学习,没想到洗完澡便只想躺床上睡觉了。这条朋友圈算是一个笑话,但我却从中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与岁月的无情。

有很多已经考上事业编的人,都在继续备考着公务员。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事业编管理岗是比不上行政编公务员的。不仅仅是经济待遇上,更重要的是政治前途。有时候因为一个身份的差别,事业编干部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为什么要趁早?因为年龄。考公务员的人都知道,一般的岗位都会明确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这就把35岁以上的人直接拒之门外了。为什么要有这个要求?我想主要是因为人年龄越小,学习力便越强,越容易重新塑造。

你想,机关辛辛苦苦招一个年纪40岁的人从头开始干,合适吗?他的上级领导估计都比他小,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态也难以掌控好。

从这个层面来看,35岁确实是一道坎了。超过这个年龄,很多考试就再也不能考,除了提拔,大概率只能在原单位干一辈子了。

为什么要趁早?因为精力。强哥的朋友圈一直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掐指一算,强哥今年快30岁了。不排除有人精力旺盛,上完一天班,累个半死,晚上吃完饭还能精神振奋地刷题。这样的人有吗?肯定有。但我想肯定是极少数。

大部分人,白天上完班,晚上回来就只想着休息了,想学习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书效率肯定不高。长此以往,就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丢失原来的考试能力,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为什么要趁早?因为家庭。单身汉问题倒是不大,如果是有了对象,晚上还要抽时间陪对象,如果结了婚有了小孩,还有家庭需要照顾,简直了。

这样的情况,哪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柴米油盐就有得操心了。这对于个人时间安排和事务协调的能力很高,想方方面面兼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龄、精力、家庭,成为事业编考公务员的三大拦路虎。怎么办?趁早努力吧。趁年龄还不大,趁精力还算旺盛,趁还没有对象、家庭的羁绊。想实现身份的转变,想考到更高的平台,想通过考试改变命运,两个字:趁早。

趁早做好规划。上班之后,工作有多忙?占据多少时间?下班之后有多少可以真正利用的时间?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利用每天能够利用的时间,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把公务员笔试和面试的准备时间都规划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趁早行动。做好规划之后,剩下的就是行动和坚持了。刷好每一道题,总结每道错题,认真写完每道申论,坚持积累,我相信这样一定会成功考上公务员。

像基层事业编,工作肯定忙,但每天一定要抽出时间刷题、积累,只有在行动上胜过对手,才会在结果上胜过对手。

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其实我觉得出名太早不是什么好事,倒是事业编想考公务员,那是真的要趁早。


职场生存狂


当然值得,而且是非常值得,与事业编相比,公务员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车补。公务员有车补,事业编没有(要单位自己发,据我所知,大多数单位不发)。我所在的地区,副科车补每月600元,一般干部500,正科700。一年就是6000—8000元的收入差距,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公务员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二是考核考评优势。根据规定,公务员连续三年考评为优秀的,经组织批准后可以算立三等功,并发一次性奖金,且对后面的提拔大有裨益。可是,事业编没有这个待遇哦。

三是去世后的待遇。公务员去世后,一般补发20个月的基本工资,有的地方甚至补发40个月。事业编普遍只有10个月,有的地方更少,普遍来讲,事业编比公务员至少少了一半。

四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政治前途。事业编不能在行政单位提拔领导职务,只能在事业单位提拔。不过事业单位领导职务很少,提拔非常难,且即便提拔了,也很难继续提拔。因此,事业编干部发展瓶颈非常大,而公务员则不同,公务员提拔的空间比事业编大的多。就拿县一级来说,事业编提拔副科已经很难,正科基本无望,副处想都别想。而公务员只要能力不错,提副科很稳,熬资历的话,30%可以上正科,而提拔副处的,都是公务员,不会是事业编。可以说,政治前途方面的优势,是公务员相比于事业编最大的优势。


孤舟钓江雪


考上事业单位,说明你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至于又想考公务员,可能是外部环境的原因,首先我不知道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你考的是什么事业单位,我有几点建议:

1、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以自己的专业技术作为自己的方向,举个例子,假如你是医学类专业,考的是卫生系统方面的事业单位,建议走专业技术路线,这样下来,你升到中级高级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工资待遇也很可观。


2、至于考取公务员,得到的编制是行政编,考取基层公务员:对学历的要求是大专以上就可以,并且专业也不太限制。以后的晋级路线,主要是从管理上升级,科员、副科、正科……难度比较大。

3、事业单位的岗位也有管理岗,对应10级管理级别,并且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也是可以相互调任的。事业单位干部属于事业编制,行政单位属于公务员行政编制,原则上不可以调动。但有几种情况:一是处级以上干部的任命可以,二是具备干部身份(很多领导不是干部身份,这是两个概念),任副科满一年后可以调任行政岗位相应职务并过渡公务员,但此项属地方政策。

4、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 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5、调任县级领导班子

成员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调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内部交流,即转任,是指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既可以在本部门、本单位内不同职位之间交流,也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交流。

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看看哪条路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您大概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了。


美食小游小戏


在编事业人员考公务员,是非常正确的一条发展途径。已经工作了,有了稳定的饭碗,不再为三餐饭发愁,是继续报考的前提保障。考上了是意外、是惊喜,考不上,也不耽误现在的工作,没有坏处,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何乐而不为呢。

公务员有公车补贴,有职级并行,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这是事业人员无法享受到的。公务员去事业单位工作,基本上都是去当领导的,就这好多人为了保留自己的公务员身份,还不愿意,宁愿不提拔,也要当公务员,可见公务员身份的珍贵了。

在事业单位,有的人干了半辈子,还是管理九级,是普通职员,一直到退休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而在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即使没有得到提拔任用,按照新《公务员法》职级并行,只要有名额,可以逐级晋升职级,从四级主任科员,一直到三级、二级,二级就是正科了,四级调研员就是副处了。只要有名额,从理论上来讲,升个县级干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出差,只能报销差旅费,而公务员出差,不仅可以报销差旅费,每月按级别不同,还有500元、750元、1200元的公车补贴。其实即使不算公车补贴,公务员工资待遇也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高许多。

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大上岸的把握,会选择考乡镇公务员,考偏远地区的公务员,因为这些岗位会有优待,容易考。实在不行了,还可以考事业单位,那就更容易了。事业单位招考权力在市县,可以通过招考进来,也可以通过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进入事业单位,学历高的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免试入编。上了岸,再骑驴找马,考省会城市的公务员、事业人员,考当地的公务员岗位,考上了公务员岗位又考遴选,曲线再去大城市工作,这比直接考大城市的公务员,多了不少机率不说,还更有保障,最起码自己本来就有固定的工作,这是最大的优势,现实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本地就有许多这样的,考进来解决了饭碗,在岗工作也不太忙,又去考省会城市的遴选考试,成功登顶。


职言管语


首先如果是已经到事业单位工作了的朋友们,是可以继续报考公务员的,但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必须首先要搞清楚之后才能报考,因为事业单位有很多种,最终报考的类型是有具体条件的限制,如果在事业单位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报公务员的,一般是要求有三到五年的工作时间之后,可以报考公务员,如果满足情况的朋友们,是可以考虑这一选择的。当然,满足三到五年的时间之后,还要争取单位领导的同意获得相应的证明,这样就可以具备参加考试的条件了。

2、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两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也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性质,前者是比较偏向于行政方面的,然后这是偏向于编制那方面,但是如果把两者做一个比较的话,其实前者的工资稍微要高一些,而且有很大的晋升空间,但是单纯的从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来讲,还是后者要轻松一些。

3、到底应该如何做选择?

关于那些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们是否还应该考虑报公务员,小编觉得还是要看自己的情况和想要怎样的生活,另外有些朋友如果同时考上了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如果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朋友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就是看看自己想要什么心中有怎样的目标。在入职之前可能在心中会有一个职业规划,如果在工作之后发现自己的工作和当初想象的不一样,那么就有换工作的必要了,如果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要求比较高,想要有极大的晋升空间,那么还是报考公务员比较好。但是如果想要比较休闲的生活,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那么还是安于现状。


抚顺华图


如果你还年轻,可以考。目前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最大的差别就是车补问题。干着同样的工作,一个月少几百块钱,确实有点可惜。再就是职务职级并行,目前公务员已经开始了职务职级并行,不过根据所在单位的级别不同限制名额,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能当官,大多数的公务员不论怎么改也还是公务员队伍的最底层。至于事业单位,如果是技术岗的话可以通过职称晋升的道路往前走,管理岗的话目前没有职务职级并行,不过今年应该会有职务职级并行的文件下来,未来晋升渠道也是畅通的。不过,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领导岗位永远都是那么几个,大多数人基本都在最底层。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车补,车补,车补。


兰州读者之声


完全值得!

虽然都是体制内工作,但无论从发展前途还是工资待遇都会比事业人员好。就发展而言,在同等条件下,公务员确实是比事业编晋升机会大的!同一个单位,有行政编和事业编,肯定是行政编先于事业编晋升,事业编的专业技术岗虽然不看重晋升,但就大部分单位来说初级升中级也是十分的难!

就工资待遇来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事业编和行政编其实都是铁饭碗,大部分的基层公务员都要比事业单位人员多一个车补,这一项就至少500块钱;有的事业单位人员好几年了还没有刚考进来的公务员工资高,还有事业单位慢慢改革,像高校、公立医院、工勤岗,编制逐渐减少,说不好某一天就没有啦!

还有就是你已经已经是事业编制了,说明文化程度已经很好了,考试压力小很多。综合来说,能考公务员的话,尽早去考。


大飞哥的小生活


如果你还想进取向上,我认为你可以考。公务员相对来说比事业单位各方面待遇福利好一点,可以趁年轻和符合条件去试着考一下,人往高处走没错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即使失败了你还可以留在原单位。但是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都要摆正位置,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桂林小栩


值得 考上事业单位你的身份只是工人没有什么升职的希望,做了公务员才算走上了仕途,如果想做的更远做大官的话还需要入党,不管怎么样做了官的好处现在就不言而喻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f768e5fce1b486c870e77b9ee65fa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