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紅色洪湖的紅色娘子軍

一曲洪湖水,美名天下揚。紅色歌劇《洪湖赤衛隊》讓女英雄韓英的光輝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由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洪湖抗疫一線有一支“紅色娘子軍”,她們不懼危險,迎難而上,奮戰在防疫一線。她們是新時代的韓英,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應急人”。

主動請纓 當好後勤保障“糧草官”

劉朝陽是洪湖市應急管理局應急物資儲備中心的一名老黨員,疫情防控戰一打響,她便主動請纓,承擔起全市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的保障工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保障是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關鍵一環,我一定履行好‘糧草官’的職責。”沒有豪言壯語,劉朝陽說的樸實,做的踏實。

2月4日,洪湖版“小湯山”醫院建設即將投入使用,緊缺棉被。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調撥800床棉被的命令時已是深夜,應急物資儲備中心距離她家約20公里,因實行交通管制,私家車無法通行。來不及等待物資運送車輛,劉朝陽便騎上自己的電動車奔向儲備中心。雖然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但春寒料峭時節的深夜早已讓她凍得渾身哆嗦。

等她辦好物資出庫相關手續後,運送棉被的車輛剛好到達。她又當起了搬運工,一包棉被共10床,重約60斤,一個男同志搬起來都非常吃力,不知道瘦弱的她哪來這大力氣。等和司機一起將800床棉被全部搬上車後,她渾身早已汗溼透,整個人都虛脫了……

2月14日晚9時,為了應對即將到了的寒潮和雨雪天氣,疫情防控指揮部需緊急調撥一批帳篷、棉被、棉襖和大衣,為隔離人員和確診病人禦寒。劉朝陽連忙調集車輛,將400床棉被、200件棉襖、200件大衣和10頂帳篷裝車後運往各救助點。

據統計,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來,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共發放帳篷301頂、行軍床157張、棉被1613床、棉襖210件、大衣279件。

“隔離不隔愛,我們應急人做的就是雪中送炭的工作。”劉朝陽的樸實心聲就像朝陽一樣溫暖著這個春天。

耐心勸導 爭當防疫卡口“守門員”

陳梅芳,吳清華、羅勝,是洪湖市應急管理局負責社區疫情防控卡點值守的三名女將。她們把守著洪湖市區桑柳社區的幾個主要路口,是阻隔病毒傳播的“難關險隘”。

卡口值守最難的是隔離措施進一步升級的頭兩天,除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外、任何人不得外出,所有生活醫藥等物品統一實行配送和代購。少數人不能理解,特別是一些年紀大的人總是在家呆不住,要往外跑。

“只要有我們在,就絕不會讓一個人突破我們的防控防線。”羅勝是應急隊伍中出了名的“女漢子”,她幹事果斷,雷厲風行。要從她卡口通過的都是些街坊熟人,平時都很和氣,可是在執行疫情隔離這件事上,羅勝卻變得“六親不認”。她說:“我方便一個人,就是給全市人民、全國人民惹麻煩,那我就是失職、就是罪人!”

吳清華是個生活很講究的人,平時非常注意個人衛生。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疫情期間防控卡點就是她值守的陣地;一件雨衣一副口罩就是她全部的防護裝備;一把紅外線體溫槍一把酒精噴壺就是她戰鬥的武器,她像一顆釘子一樣牢牢堅守在自己崗位。

“我曾經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今天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中就有我昔日的同學、同事。”陳梅芳說,現在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身穿防護服去救死扶傷,但她會履行好應急人的職責,當好人民“守夜人”。在值守的同時,她主動擔任疫情防控宣傳員,用自己當年所學的知識幫助社區群眾做好防疫工作。

在卡口值守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居民,但這些應急女將們積極發揮女性優勢,對居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講解疫情的嚴重性,最終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非常時期,大家都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我們都是共產黨員,無論有多大困難、不管受怎樣委屈,我們站著就是一顆釘,排起了就是一堵牆,堅決完成組織交給我們的任務!”她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有求必應 做好社區群眾“擺渡人”

桑柳社區是洪湖市區的一個城中村,共有村民387戶,人口1618人。城中村不比居民小區,村民居住相對分散,入戶排查和生活物資配送代購等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塗麗華、葉紹瓊和廖毓是應急管理局派駐該社區的入戶排查員和物資配送員,負責整個社區的人員信息排查和每天體溫監測及物資配送工作。

“塗麗華這個女同志不簡單,負責的區域人員排查信息準確,對村民的需求有求必應,是個熱心腸!”提起塗麗華,社區書記黎先樹豎起了大拇指。

排查中塗麗華髮現社區村民宋某一家情況非常特殊,兒子和丈夫均患有精神類疾病,一家三口生活十分艱難。為了確保這家人疫情期間生活無憂,塗麗華當天就給這家人送去了5袋大米、6壺油和一些魚、肉、新鮮蔬菜等物資。她堅持每天上門為這家人測量體溫,送去防護口罩,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早日走出困境。

葉紹瓊和廖毓都是二孩媽媽,孩子都很小,特別是葉紹瓊的小孩還不到1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接到任務後,這兩名年輕媽媽放下自己的孩子,毅然決然投入到社區排查和配送工作中。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要把對自己孩子那份愛傾注到社區孩子們的身上。”都有過當老師經歷的她們在疫情防控中特別關心社區的孩子們。

排查中,遇到哪家有孩子,她們總會多問幾句:“讀幾年級呀?網課聽得懂嗎?”“今天作業作了沒?來讓阿姨檢查檢查。”

每天超兩萬步的行程,每人近百份的訂單配送,她們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堅持著,從不抱怨。在她們看來,越是這樣的時刻,應急人越要挺身而出,做好群眾“擺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