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亦丹青——中國第一位攝影師


略懂一些攝影或書畫的人,對郎靜山的這個名字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民國極富盛名的攝影家。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只做了一件事——用照片向世人展示浸潤了東方式智慧的意境美。

郎靜山的創作數量之多難以計數。早在20世紀二十年代,郎靜山先生將西方舶來的攝影術與中國傳統的畫理相融合,運用繪畫技巧與攝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疊,創造性地開拓出“中國集錦攝影藝術”,並以集錦攝影獨步天下。在郎靜山的攝影中,我們讀到了畫面中傳遞出的中國畫美學意境,這種意境在作品的構圖和精神風貌上都有所體現。

郎靜山的“集錦攝影”,一方面在理論上遵從中國古代畫論“六法”,借鑑中國傳統繪畫的章法佈局,將中國的主題和意境引入攝影;另一方面走進自然,感受生活,拍攝了大量的名勝風光,把大自然的四時景物和富有詩意的生活細節作為攝影“創作”的素材。經過暗房潛心實驗探索,以多底片疊合技術成為“影中有畫、畫中有影”的攝影新象,讓人歎為觀止!


雲深不知處 1963年 少小離家老不回 鄉音未改鬢毛哀 背影相見不知誰 霧中問客何處去 郎靜山1963年作品《雲深不知處》,完全脫離了黑白攝影作品對光影、層次與清晰度的要求。而用張大千的背影對著觀者,並以茫茫大霧圍繞著相中的主角。這可以是夢中的不知狀態,可以是飄渺仙境,可說此人想要看清前路,亦可說此人覺前途迷惘,端看者的心在何種狀況而定。以濃濃大霧襯托單調的人與樹,更是別出心裁。

曉汲清江 1934年 中國古話論清淡虛靈謂之氣韻。《曉汲清江》即是莊子所言“實景輕則虛景現”的表釋。由原來的風光照我們更可見其創作之用心。
莊子論藝術在於清遠虛無,郎靜山的作品中《曉風殘月》、《雲深不之處》和《曉汲清江》,雖各有表述,但作品之本源即發自莊子所追求的虛靜之心。

曉風殘月 1945年《曉風殘月》描繪的是一對戀人,即將離別,彼此的感受如隨風飄逐的柳絲般慌亂。戀人的心,於小舟中搖擺不定。踏實的田地也沒於湖中,不再可靠。渺小的遠山遙不可及,居高臨下的柳枝,與幾個簡單的主體醞釀出感傷的氛圍。這一絲絲、一丁點兒的韻味道盡了離愁。中國藝術中餘音嫋嫋,風味猶存的含蓄之美,就是如此展現。


松蔭高士 1963年 暗雲春光凝不裡 胸懷一片總是強 老樹多姿環如宇 仰看虛空誓滿志

美人胡為隔秋水下 1932年

農舍幽情 1965年

襯花雲彩 197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