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村里来了“特派员”

  惊蛰时节,多地迎来了春季耕种的黄金时机。为此,泉港区农水部门组织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对耕地进行管理,为农业农村工作“把脉”。

泉港:村里来了“特派员”

  早春三月,大地回暖。这几天,在前黄镇坑内村的田间地头,春耕复产正在有序开展,随处可见一幅幅忙碌的“春耕图”。

  从事农业生产已经50多年的科技户连华金,在村里租了一片土地,用来培育商品化秧苗。因为疫情,他订购的种子迟迟未能送达,而科技特派员的到来,帮他解决了眼下的难题。

泉港:村里来了“特派员”

  区农水局农业技术人员 邱益良:“因为碰到疫情期间有影响,运不过来,我就帮他协调,提前半个月调运到位了,种子及时到位才能不误春耕。”

泉港:村里来了“特派员”

  科技户 连华金:“一些优良的水稻品种通过省农业科学院从三明调过来,抓紧播种、育秧,确保农时,争取在新历4月15日左右可以插秧。”

  早稻育秧期间,经常会遇到低温寒流,易造成烂种烂秧,不仅造成农户的损失,也影响早稻的产量。为此,科技特派员们也针对当下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泉港:村里来了“特派员”

  区农水局农业技术人员 邱益良:“深入田间面对面交流解决,指导他们如何整平秧地,如何把薄膜拉直、盖好、压实,才不会到冷空气来的时候,薄膜被大风刮开,秧苗受到寒流的危害。”

  此外,科技特派员们还依托互联网与农户建立联系,为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确保复产复工技术供给不间断。

泉港:村里来了“特派员”

  区农水局农业技术人员 邱益良:“我们在早稻育秧之前就分发一些技术材料,比如春季农作物防范低温虫害的一些技术措施和早稻育秧技术,通过微信群也为他们推送这些材料,还有农业门户网站和一些公众号,包括区供销联社的网站和公众号来推送这些技术。”

泉港:村里来了“特派员”

  据了解,近段时间,区农水部门抓紧抓实春耕备耕工作,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资调运储备,全区累计调运储备种子21.8吨、化肥2155吨、农药55吨,指导科技户开展商品化育秧20亩。(许雅诗 庄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