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人民日报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标题:

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

这个春天,扶贫干部格外忙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接上文)正如独峒镇民房墙上的宣传标语——“消除贫困,同步奔小康”,各级公安机关在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依靠产业扶贫,创立茶叶品牌,打开茶叶销路,发展螺蛳养殖产业,从“输血”到“造血”,以真心、真情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信任,以真才实干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奔向富裕路。

从江苏请来一位“茶博士”

1月3日,独峒镇镇长吴道乾领着记者,行走在弯弯绕绕的山路,登上一处山顶,向远处眺望,满目尽是青绿的茶树。

在独峒镇八协村的八协红扶贫茶叶合作社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茶博士”指导当地贫困群众制茶、审评茶、销售茶的照片。

吴道乾口中的“茶博士”叫李嘉雄,来自江苏,茶叶博士、资深制茶师、高级评茶师。为了让八协村的茶叶质量更进一步,作为对口帮扶单位,江苏出入境边检总站联合社会企业,邀请李嘉雄给贫困群众做专业培训,打造了“八协红”扶贫茶品牌。

“原来茶叶采摘过度,制茶场地简陋,制茶工艺良莠不齐。经过培训后,茶叶质量达到了上乘。”李嘉雄告诉记者,“今年还会继续到八协村指导,协助八协村贫困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此前生产的1550斤扶贫茶销售一空,为102名贫困群众带来13.4万元的直接收益。”吴道乾介绍,为了打通销路,江苏出入境边检总站还主动联系旅行社,组织旅行团到独峒镇旅游,在机场开通独峒农产品销售专窗,通过电商、消费扶贫等方式拉动销售。

“这是国家移民管理局新援助的茶叶智能烘焙机,春节后就能投入使用。”正在调试制茶设备的八协村村支书梁永杰满怀期待。他告诉记者,春节后准备带领村里人大干一场,“有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援助和专家的支持,我们信心更足了!”

农业可以有七种颜色

“独峒镇茶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2.5万亩茶园。”吴道乾爬上山顶后,擦拭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指着面前的一片茶园告诉记者,“国家移民管理局联系专家培训指导后,茶叶生产销售逐步走向正轨,也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种水稻仅够吃饭,种茶树可以致富。”这是独峒镇贫困群众认可的观念。但如何让农业收益最大化,一直是困扰独峒镇贫困群众的一道难题。

“八协红”扶贫茶品牌打出后,给八协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但在吴道乾眼中,独峒镇的农业发展仍大有作为。

“真正改变我们镇贫困群众种养殖观念,还要感谢江苏出入境边检总站。”吴道乾告诉记者,“没有谁能想到,在我们这么贫瘠的土地上,农业还可以变成七种颜色。”

看到记者的困惑,吴道乾给出了解释,所谓的“七彩”是指八协红、独峒绿、凤头白鸭、皇菊、紫薯、黑糯米、蓝莓。红绿白黄紫黑蓝,正好七种颜色。

“‘七彩农业’可不是乱说,这是江苏出入境边检总站邀请农业专家来这里实地考察后得来的。”梁永杰提及这些专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吴道乾告诉记者,江苏出入境边检总站计划今年3月打造30亩“七彩农业”特色产业园,通过多种养殖比对,挑选其中经济效益较好的种养殖项目在三江全面推广。

不过,在与记者交谈中,吴道乾并不满足于“七彩农业”这一项,他还准备在江苏出入境边检总站的帮助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结合当地侗族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当地特色农业品牌。

“今年准备扩大规模”

从县城到高培村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一道弯,又一道弯,汽车在盘山公路上上下穿梭。

除了茶叶种植,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高培村的贫困群众,将眼光瞄向了螺蛳养殖。“水质好,是高培村养螺蛳的优势。”1月4日,记者见到了高培村的“致富带头人”——村支书陈仁松。

不过,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以及没有专业指导,影响了高培村螺蛳的养殖销售。2019年3月,珠海出入境边检总站对口帮扶高培村后,让这里发生了改变。陈仁松告诉记者,珠海出入境边检总站主动帮助高培村贫困群众联系螺蛳养殖加工企业,并为贫困群众提供了9万元启动资金。

“这些优质的螺蛳种苗繁殖能力非常强。”高培村村支书陈仁松在水稻田埂上,捞起一只螺蛳种苗说,“目前高培村已有近60亩水稻田养殖螺蛳,直接带动了32户贫困户脱贫。”

陈仁松告诉记者,针对贫困群众担心销路不好的疑虑,珠海出入境边检总站积极帮助联系销路,并协调柳州一家螺蛳养殖加工企业,派出技术员全程指导培训贫困群众养殖螺蛳技术。

“养殖有培训,销路有保障,我们更有信心了!”陈仁松表示,今年除了扩大高培村养殖规模,还打算与附近的净代村、归亚村合作,进行规模化养殖。

离开高培村前,陈仁松还邀请记者,等到高培村全面脱贫后,一定再来这里,和珠海出入境边检总站的同志,一起品尝一下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

从“输血”到“造血”,在国家移民管理局帮扶下,三江结合区域优势,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但俗话说,靠人不如靠己,产业脱贫的思想观念,如何才能由三江父老乡亲自己想出来呢?三江人怎样才能在思想上“脱贫”呢?请关注系列报道第三篇。(中国警察网记者 袁猛)


人民网

人民网三江3月5日电 连日来,该县18.8万亩茶园全面进入春茶盛采期,全县260多家茶厂纷纷加足马力,赶制春茶,日产干茶30余万公斤,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侗乡春茶产销平稳,为侗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产业活力。(庞革平 龚普康)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中国民族报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初春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归令村六更屯2000多株梨树迎春怒放,村民们在花间采茶劳作,春意融融。三江18.8万亩茶园日前全面开采,茶农们穿梭忙碌的身影,宛如点缀在漫山茶园绿色“五线谱”上的跃动音符,为百里侗乡脱贫攻坚谱写了一曲曲乐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三江县城的扶贫车间也陆续复工复产。

龚普康摄影报道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广西新闻

三江:山丘上铁路旁 他守油库19年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南国今报

春暖茶香助脱贫


今报通讯员龚普康 摄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高山出好茶。茶叶作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预计今年该县春季干茶产量达4500吨。为支持三江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三江茶业的影响,三江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避免茶叶“价贱伤农”现象发生,全力托起三江“茶产业”,盘活脱贫“茶文章”。图为3月2日,复工的制茶师在三江县三江春茶厂摊青茶叶。 今报通讯员龚普康 摄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柳州新闻

三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防火墙”守好“两条线”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柳州新闻

三江:18.8万亩春茶进入采摘旺季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4.3月9日【柳州日报】三江专版

壹|抓牢“三个主攻” 交出满意答卷

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视频联席会部署三江县脱贫攻坚工作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杨胥杰、梁秀明)2月29日,国家移民管理局三江县脱贫攻坚视频联席会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公安局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部署2020年脱贫攻坚新任务,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总攻动员令。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甘露出席会议并讲话,三江县委书记邝驱在会上汇报侗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今年工作措施。

许甘露指出,2020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各单位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算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账、大局账、经济账、时间账,把握硬任务、坚持硬指标、采取硬措施、落实硬责任,全面发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总攻。

许甘露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抓好三个主攻方向和一个主动衔接。主攻就业帮扶,积极联系企业单位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干部带头带队等形式鼓励组织贫困群众到发达地区就业,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人外出就业,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主攻产业帮扶,重点帮扶发展以乡镇、村为单位的“短平快”小产业项目,努力帮扶每一个乡镇建成一批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扶贫产业,通过帮助招商引资,推动发展旅游、茶叶、侗乡文化等优势大产业项目。主攻消费扶贫,以促进贫困群众农特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采取内部购买和外部帮销等多种形式,帮助三江县农特产品向商品流通转换,推动参与市场竞争,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主动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投入,加强村居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培育文明乡风,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共享脱贫成果,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各级各部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紧迫感,以决战决胜的战斗意志和顽强作风,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面夺取三江县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邝驱在汇报中指出,2019年,三江坚持以最高的政治站位,全面提升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坚持以最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攻坚干部队伍的担当自觉;坚持打好“四大战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坚持效果导向,有序实施产业就业提升行动;坚持以最实的举措,全面落实中央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生态主导产业成效显著,先后承办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现场观摩会、全区油茶产业“双千”计划现场会,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7.34%,全县36个贫困村8381户36709人实现脱贫摘帽,目前还有1858户6931名贫困人口尚未脱贫。2020年,三江将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这一硬任务,誓师立令、尽锐出战,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坚决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进一步提振士气,强化作风,挂牌督战,压实责任,巩固提升,严防返贫,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以必胜信心和严实作风,高质量严标准,动员全民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靶心,补齐短板,以精准策略坚决打好“四大战役”;注重质量,攻克难点,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大提升”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2019年,国家移民管理局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调动优质资源,汇集全警之力,压茬推进定点扶贫工作,投入帮扶资金7021.51万元,引进帮扶资金2387.02万元,培训基层干部1332名,培训技术人员1074名,内部购买农产品340.62万元,帮销农产品2811.53万元,定点扶贫工作走在中央国家机关前列。2020年,该局将持续聚焦精准帮扶,兜底帮扶全部贫困人员脱贫;持续增强造血功能,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帮建基层党组织;持续压实帮扶责任,进一步形成攻坚合力,倾力帮助三江贫困群众如期全部脱贫。


贰|筑牢“防疫墙” 守好“两条线”

三江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杨胥杰)3月4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邝驱主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对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再强化、再研究、再部署。

会上,邝驱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精神;讨论通过《三江侗族自治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三级应急响应防控措施》;听取行业监管组和联防联控组重点汇报近期复工复产情况和重点人群监测等情况。

会议强调,三江目前疫情防控关键和重心是“外防输入”、筑牢“防疫墙”,守好各入口防线和社区村屯基层单位防线“两条线”。各级各部门要紧绷疫情防控不松劲这根弦,持续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措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毫不松懈抓好各项防控工作,严防聚集性感染风险,要坚决守好社区村屯基层单位防线,严格落实扫码进出制度,做好人员健康监测登记等防控措施,要大力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工作。


叁|县领导到企业开展调研提振信心

托起茶产业 “疫”时抓复工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杨胥杰)连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邝驱到三江南站广西聚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三江春茶叶加工厂及程村乡、良口乡茶叶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复工情况和当前茶青收购行情、茶企产能及困难、茶叶销售现状等情况,要求相关部门要靠前指导,主动服务,加强监管,拓宽销路,尽快出台有关暖企惠民政策;各茶叶企业要提振信心,抱团发展,危中寻机,开足马力,严保质量,对全县所有茶青保价收购,应收尽收;各乡镇要加大宣传,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动员所有茶农抢抓季节,全力以“复”,倾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邝驱先后走进三江县生态园茶业有限公司、三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仙池茶业有限公司和鑫隆茶业有限公司,每到一处,邝驱都详细了解员工返岗、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资金周转等情况,询问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邝驱鼓励企业,在特殊时期一定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凝聚人心,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紧紧抓住潜在的机遇。疫情对三江茶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立足自身条件优势,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龙头茶企业的带头支撑作用,体现龙头茶企业的担当,坚定茶农信心,共同努力,全力打好三江茶业“保卫战”。

邝驱要求,行业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企业防疫和复工复产的服务协调工作,大力支持茶企发展,加大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让企业开足马力复工复产,带动群众增收脱贫;要多措并举做好鲜叶收购、茶叶加工、品质提升、市场营销等工作,把疫情对三江茶产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保障茶农收益和市场供应;茶企要保证去年的鲜叶收购水平,增强茶农信心,进一步完善茶产业生产经营机制,拓宽营销渠道,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关系和规模效应,提高三江茶叶的产业带贫力和市场竞争力。

邝驱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依法科学有序做好防控工作,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到基地务工,通过推进扶贫基地复工复产、组织务工人员及时返岗等,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决战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要强化政策扶持,多措并举解决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困难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扎实转变作风、深入一线、摸清底数、靠前服务,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和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今年春季三江干茶产量预计达4500吨,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三江茶业的影响,侗乡新颁发了《三江侗族自治县2020年春茶生产交易工作实施方案》和《三江侗族自治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春茶生产流通政策措施工作方案》,自3月3日至4月3日期间,通过多渠道足额融资,由全县30家SC认证茶企带动小企业,对全县所有茶青分品种、按采摘标准和指导价格,实行保底价收购,避免“价贱伤农”现象发生。同时利用市级和县级政策扶持资金,大力扶持奖励茶企贷款贴息、复工复产、茶青收购、茶叶加工等各个环节,全力托起三江“茶产业”,盘活脱贫“茶文章”,使全县18.8万亩茶园真正惠及98个贫困村的2万多户种茶贫困户,助推百里侗乡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肆|雾里瞰城美如画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3月6日,无人机航拍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雨后县城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近年来,三江坚持生态立县,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烟花爆竹区域“禁放令”,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防治行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自治区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

本报通讯员

龚普康 摄


伍|侗族大歌唱防疫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3月1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中学师生在该乡车寨村以侗族大歌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通过当地群众都能听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百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抓好春耕生产和复工复产等工作,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疫情发生以来,三江倾力创新宣传方式,以侗戏、侗歌、讲款、侗绣、侗画、侗族琵琶歌等多彩非遗形式,“侗化”宣传防控知识与政策,同时译制侗语、苗语、瑶语等多种版本,通过应急广播和移动音箱广泛传播,使相关知识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助力侗乡全面打赢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本报通讯员 龚普康 摄


陆|清洁行动助抗疫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3月6日,两名医务人员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疾控中心大院内进行消毒。当日,该县全面启动抗疫爱卫“五大清洁行动”,采取专项整治与常态化工作相结合方式,号召全民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治理和春季爱国卫生大运动,助力百里侗乡早日全面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本报通讯员 龚普康 摄


柒|巧手学剪纸 快乐迎“三八”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3月6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和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为女干部职工开设“学非遗·迎三八”技艺课堂,传授剪纸和刺绣等非遗技艺,让大家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本报通讯员

吴练勋 摄


捌|小贴士

截至3月8日,中国首部侗族音画实景剧《坐妹》已演出2894场。《坐妹》演出咨询电话:0772-8562788。中国侗乡风情互动演艺《侗听三江》已演出267场,订票热线:0772-8626669。目前,受疫情影响,恢复演出时间待定。

以下为三江南至柳州往返动车最新时刻表:

动车次 三江南发车时间 到达柳州时间

D1779 13:43 15:58

动车次 柳州发车时间 到达三江南时间

D1782 08:28 10:42

D1780 11:48 13:49


【媒体看三江】人民日报连续两天报道三江,所为何事?

编辑/曹世英 吴潇雪 校对/荣任 龚普康 监制/梁克川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8611950(三江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