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區新兗鎮:疫線“最美守護者”

兗州區新兗鎮轄區村居多、企業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務工人員多,還有高速公路出入口,人員流動性強,封堵疫情、排查隱患的任務繁重。根據疫情態勢,臘月二十八日,新兗鎮抽調工作人員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擔任鎮衛生院黨支部書記的侯國慶義不容辭,立即行動,參與到全鎮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局中來。

臨近春節,家家張燈結綵,忙著貼春聯、包餃子,指揮部這邊卻是氣氛緊張,工作忙碌,面對洶洶疫情,鎮領導和指揮部的全體同事一起籌謀,怎麼排查外來人員、怎麼安排物資調運、怎麼減少人員流動、怎麼彙總上報數據……經過群策群力,及時制定出了全鎮的疫情防控實施方案,緊接著下發各村居和社區落實。

隨著防控措施的逐步落實,各類數據也都上報到了指揮部,侯國慶同志負責各類數據的處理,湖北返兗人員、社區外來人員、有發熱症狀的人員等。他知道,數據是上級決策部署各類工作的基礎,只有做得越詳細越精準越快速,防控效果才會越好,人命大於天,一點也不能馬虎!


兗州區新兗鎮:疫線“最美守護者”

侯國慶今年47歲,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後,兢兢業業工作了20多年,家中有生病的老父親,有上學的孩子,還有一大攤的家務事要照顧,但是他從來沒有因為這些耽誤過工作。回首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當時的侯國慶三十出頭,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我是黨員,我要去一線!”年輕的侯國慶主動請纓,一頭扎進了抗擊非典的最前線,17年後,雖沒有了風華正茂,但卻是一樣的奮不顧身,快到知天命年紀的侯國慶又一次寫下請戰書,奔赴第一線。

疫情發生以來,侯國慶一直堅守崗位,從臘月二十八開始,連續十幾天沒回家,吃住都在指揮部。正月初十晚上,家裡人突然打來電話,告訴他老父親病重,快不行了,讓他抓緊趕過去看看。侯國慶一聽,趕緊跟領導告了個假,急匆匆就往醫院跑,然而最終還是晚了一步,沒能見到老父親的最後一面。

作為兒子,在父親病重的最後時刻沒能陪在身邊,沒能說上最後一句話,這是一輩子也無法彌補的遺憾,侯國慶只能噙著淚對著去世的父親磕了三個頭,親戚們打電話表示想來弔唁,他著急了,疫情期間不能聚集。將父親火化以後,侯國慶決定推遲舉行葬禮,將骨灰寄存在殯儀館,等疫情結束再舉行葬禮。

跟家裡人交代了一下事情,正月十二侯國慶回到了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單位領導同事都勸他在家再多待幾天,“現在是關鍵時刻,一刻耽誤不得啊,相信父親在的話也一定也會支持我的。”侯國慶堅定地說。沒有休息的他,又投入到忙碌的防控工作中。(張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