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曾國藩家書》嗎?對你有什麼影響?

抖yin正能量春哥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後世對他的評價極高,“晚清中興四大家之一”,“古今第一完人”等等,其作品流傳後世的不多,但是極有分量,讀之,讓人受益無窮,從《曾國藩家書》可以略知一二。

名為“家書”,實則不然。作品用書信體的格式,文字淺顯易懂,內容意味深長,仔細品讀,覺得它像糧食,可以維持精神生命的延續;又像醫院,可以療救心靈的傷痕;也像超市,豐富的東西任由你的取捨......

曾國藩認為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有志之人才不甘為下流之輩;第二要有識。有識,則知學問不盡,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第三要有恆,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對於看書的過程,要一本一本的看,一本書沒有看完,一定不要看其他的書,東翻西閱,都是為外界所左右的緣故。此外,讀書人還講究養氣,即心平氣和,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氣藏丹田,坦坦蕩蕩。講究保身,即節慾,節勞,節飲食。太多的慾望,只會給人帶來煩惱,而過分的勞累,會讓人身心疲憊、萬念俱灰。第三謹言。讀書人說話要時時刻刻小心留意,所謂“禍從口出”。

《曾國藩家書》的看點還有很多,比如關於家和,關於交友,關於治軍等等,讀一部家書,閱曾國藩的千古風流,讀一部家書,看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讀一部家書,乃知心若從容,身何勞苦!




易梵八字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間信件往來的精華部分,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

讀《曾國藩家書》,讓我們看到了作為史上名臣曾國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麗最溫馨的善良之光的閃現。那一封封家書,無論長短,字裡行間充滿的是對親朋好友的掛念、關心和關懷,字裡行間充滿的是中華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

在其家書中,我們看到了曾國藩對長輩的尊敬。凡有什麼都會先跟長輩商量或告訴長輩一聲,而不是自作主張,不理會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遇事就應該有商有量,這樣才有助於事情更好的解決。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毛主席曾評論他:是一個“辦事(幹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他被認為是中國近代最後一個集傳統文化於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成功給我的啟示是:處在變革時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國人,依然需要來自本民族文化的滋潤。這種啟示,因為同源同種同血脈的緣故,而顯得更親切,更實用,也更有效。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哲學智慧


教導你成為有用的,好的人,但實際意義不大,與贈與本人成功的道路完全無關。

  現實中的增國號完全不是:

  他不眨眼的死亡,死去對下山的士兵的諾言,但與信等相互殺害,不覺得羞愧;

  為了打敗太平郡,他可以毫不猶豫地與英國法律侵略者和善意合作攻擊偉大的清皇帝,他的同事毫無羞愧地斥責他,他說他不重要;

  戰略願景是非常準的,非常無情的戰略執行,決定性的行動,儘管世界水源不斷,但能看到水軍的重要性,不惜任何代價;仔細看安慶的重要性,就是以安慶為目標,甚至不管老朋友胡林翼的安全。

  戰爭成功後,看到士兵們都發放了財物,知道軍心不能用,反而退卻乖乖地忠臣工作,相當熟悉進退。

  曾國藩的成功是什麼?是無情、膽汁、願景、無恥、實事求是。

  曾國藩為什麼教兒子現學的東西?

  曾國藩家族已經富貴,他兒子需要的是保全生命,享有富貴,不是貓頭鷹的才能,而是教導那些兒子這些道德文章。

  壽司有一句很好的話,希望我的孩子玉祿,沒有災難公卿。這就是道理。

  隋朝向陽倍受皇帝壓制,所以他深深害怕造成災難,子孫的水災。楊玉五個兒子,他只能讀皇帝的歷史,方知,戰爭的藝術,讀這些用來洗頭的書《論語》,教他們不能交英雄客人。

  “孩子們多讀書能提高天賦,多與豪傑交往能培養志向。一旦知識越多,野心越大,就會導致殺生。”後來,楊家保全了自己的生活,其他人佩服他的洞察力。

  事實上,曾國藩的處境也是一樣,給兒子看的也只能是這些。現代人去增國藩的初衷完全不同。盲目模仿,只會誤人不淺。


哆啦A夢的奇怪口袋


曾國藩傳奇的草根逆襲的一生,足以讓我們從他的治學論道、持家教子、處世交友、職場升遷和修身養性中學到普通人拿來就能用的智慧。

 

梁啟超向他學習家庭教育良方,任正非向他學習經商戰略,而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全職媽媽,《曾國藩家書》中對我更為受用並付諸實踐的便是親子教育和家庭關係的處理。

 

曾國藩從一個熊孩子逆襲成一代聖賢,有著他自己的自卑與超越,而他教科書般的家庭關係的修煉之路和育兒心經讓我歎服。

 

家庭關係

 

曾家在曾國藩之前,祖上沒有人當過官,也沒有出過名人,他自己考了7次才考中了秀才,還是全縣倒數第二,但就是這麼一個“學渣”,不僅逆襲成了一代聖人,更是把原本一團散沙、兄弟間互相嫌隙的困頓人家,改造成了盛極一時的地方豪門、華夏望族。

 

曾國藩的家族心法是:家族至上,把家人組合在一起,各展所長。也就是家人的互相協作才能真正地讓家族興起,get到這條心法的我,做了人生裡重要的決定,和妯娌搬到一起,共同帶娃,互幫互助。

 

培養學霸兒子

 

曾國藩在家書中自述餘生有“三大恥”:不懂天文學、做事沒恆心、書法不行。所以從小就告誡兒子要在這些方面做得比他好、“一雪前恥”。最後在他的培養下,曾紀澤成了書法家和外交家,愛好地理、習射、繪畫和音樂,曾紀鴻成了數學家、下棋高手、京劇大師。

 

曾國藩把兒子培養成學霸的“辦法”中,有三條值得我們學習。

 

一是:“趣”字訣,順應天性,培養好奇心

 

書籍和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夥伴,特別是在古代的世家,閱讀都是從娃娃抓起的,曾國藩也給自己的兒子曾紀澤設計了一套完整的讀書路徑,書單從三四歲到十三四歲列了十年,一個非常完整的書單,不得不佩服這份用心,絕對是中國好爸爸。

 

曾國藩以《百家姓》、《三字經》和唐詩宋詞作為啟蒙階段,然後再讓曾紀澤學習儒家經典的十三經之一《爾雅》,《爾雅》被稱為辭書之祖,也是第一部百科詞典,這套書相當於今天的博物學,重點在於認字及各種鳥獸草木蟲魚,在孩子好奇心旺盛的年紀選擇一本經典讀物開啟孩子好奇心的大門,不得不說這是我們抄得來的智慧。

 

從小對大自然感興趣,有了好奇心之後,便一輩子都會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不會常年停留在舒適區。相反地,沒有好奇心,對任何事物都喪失了探索的慾望,學習能力也就沒有了,而人一旦喪失學習能力,止步不前甚至“落後捱打”將是必然。

 

激發好奇心,順應孩子的天性,相信只要用心,我們可以找到各種辦法,起碼以現在的便利,逛博物館總還是做得到的吧。

 

二是:順勢而為,宏獎育才

 

曾國藩在曾紀澤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讓他讀大部頭的經典讀物,先讀《詩經》,一年後接著讀《論語》和《孟子》。

 

《詩經》不僅唯美,還是四書五經中典故最多的,前幾天我們柔與韌讀書會給大夥留了個作業:如果落入荒島,只能帶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我便選擇了《詩經》,詩經因為是詩,朗朗上口,在孤島,一本典故至少足以打發無聊,更何況在不需要很多人生大道理的一個人的世界裡,不會消化不良。

 

在曾紀澤誦讀《詩經》的過程中,曾國藩觀察到了他雖然理解能力還不錯,可惜記性不太好。

 

這時,該怎麼辦呢?是棍棒教育,硬逼他背誦嗎?

 

不是,曾國藩並沒有像傳統家長那樣,而是選擇了順勢而為,讓孩子的長板自然生長,併發明瞭“宏獎以育才”的鼓勵引導法,配合自己的教育。

 

正是這個方法,曾國藩不僅培養出了兩個學霸兒子,麾下更是人才濟濟,一生中培養了無數的封疆大吏、學者名流。

 

三是:做學問,精讀好書

 

在科舉考試的年代,敢讓兒子不讀教材的家長需要多大的魄力,放在今天,對於學校的各種作業和課外班,敢私自給孩子減負的家長同樣是孩子們的“英雄”。

 

曾國藩自己一路科舉,深知其中的水深火熱,所以他寧願孩子們:寧可不做官,也別死記硬背教材,要做就做真學問,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考試和讀教材上。所以,即使自己是因為靠科舉翻身當官的,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把寶貴的生命浪費在學八股考科舉上。

 

曾國藩認為做學問首先要選對合適的經典,八股文那種就不要讀了吧。

 

所以,曾國藩在曾紀澤讀完了《詩經》、《論語》、《孟子》後,開始讓他讀《尚書》,之後開始讀歷史書《左傳》、《史記》、《漢書》等,在曾國藩開出的書單裡還有《十三經》、《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並且包括了詩歌,如陶淵明、杜甫和陸游的詩集。

 

當然,曾國藩不僅牛在開出的書單,更給了曾紀澤兩個讀書方法:

1、貴有恆,堅持閱讀,每天至少看個20頁,重點在於精讀,不求多。

2、各種書對照著讀,多方對比,印證。

 

曾國藩培養學霸的三個心經,雖說不容易“照抄”,但只要細細研究,在科技發達的當今社會,想必也不是太難的事。

 

 



深則厲


曾國藩家書中這樣說到: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



龍蝦條說說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寫給家中弟弟和子女的書信的集合。既然是家書,治家是不可避免的話題,而治家就要立足於對家族後代子女的教育,所以治學也是一部分內容,其次還有曾國藩做官做人為人處世的理念。這本書最直接的目的是教育後代子女和家中兄弟,所以影響了曾氏家族人才的培養,後來曾國藩的子女能取得成就也是歸功於此。這本書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目的,那就是曾國藩作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難免受到西太后和當權者的猜忌,曾國藩作書是為了表明自己無意造反,躲避了當權者的猜忌。其次,曾國藩是一代大儒,胸中滿懷儒家“立德立言”的大志向,留書於後世也算是儒生的一個大的抱負和追求吧!


崇福先生


曾經粗略讀過,但影響很大!

收穫有以下幾點:

1、當一個人餵了正當理由,全身心投入某事時,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2、不去理會不必要的閒言碎語,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時正當的,對人無害的,別人永輝理解的。

3、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其實威力最大,幸福指數最高,因為心無雜念,少了浮躁,風險減少!

最後,很慶幸年輕的時候讀了《曾國藩家書》,強烈推薦大家閱讀,尤其是人生處於低谷時,感受會更加強烈!



陽明新語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他整頓吏治、倡導科學,使的滿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行文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著真知良言。儘管曾國藩著作留傳下來的很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  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交友類等10大類。曾國藩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薰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述人生理想和道德修養。他每日記日記,將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記於當天的日記裡,對自己的錯失,毫不留情,並且還和好友互相傳看,以達到監督的作用。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警醒世人的作用。  這本書讓我們受益匪淺,非常值得一看


悠然自得9641118


讀過,影響很大,此書不是一般寫給家裡的書信,沒有什麼兒女情長,而是從修身養性,為人處事,治家教子,為官從政,看書學習等方面去書寫。

比如曾國藩談到讀書的三大智慧:1、看書要看經典。2、一書不完,不讀新書。3、培養自己的讀書興趣和方向。


HR墨田農夫


這真是一本好書,無論是學習,做學問,做人,做事都對我的影響都是深遠的。讀時猶如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在耳提面命般諄諄教誨,深怕晚輩行差踏錯,而把自己一生的人生經歷以及感悟和盤托出,希望我們後背能做的更好一般。非常推薦的一本書。現在有些時候生活遇上挫折,這本書和《菜根譚》都是我很喜歡從新翻看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