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從彩友到站主 一位老福彩人的彩票收藏情結

故事·從彩友到站主 一位老福彩人的彩票收藏情結


今年56歲的李國安是個收藏愛好者,他家裡的藏品與眾不同,既不是充滿靈性的玉石,也不是洋溢著典雅氣息的古玩字畫,而是中國福利彩票的一些老彩票,並且已經有上百枚了。

李老先生的彩站位於廣東省河源市區大橋南路(站點編號44060105),來到這個“元老級”的福彩網點,聽他講述那些從業幾十載的故事,從他那些褪了色、泛了黃,甚至是蟲吃鼠咬的紙片間,見證我國福利彩票發展的歷史,尋覓點點滴滴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軌跡。

收藏老彩票上百枚

李國安戴著老花鏡,從一個資料袋中,仔細地翻找出一袋彩票,那就是他的藏品,藉著這些藏品,講敘他經歷過的河源彩票史。

“這是1993年的彩票,那年也是雞年。”他首先向我們介紹了這組雞年的彩票,這也是他收藏時期最早的彩票。記者看到,這是一款叫“中國社會福利獎券”的彩票,票面伍角,開獎日期是1993年2月28日,票面是一隻意大利來航雞。李國安回憶,那一年是雞年,獎券圖案是世界各地的各種雞。“那時候沒有電腦,中獎的號碼由工商銀行公佈,要到那裡兌獎。”他還留著當時公佈中獎號碼的小字條,泛黃的紙張上鉛印著各期的中獎號碼。“後來有了電腦票,彩票就變成這樣了。”我們看到一款2002年的福彩彩票,票面比較大,“選號、玩法類似於現在的雙色球。”李國安介紹。

李國安收藏的彩票上百枚,大多是自己購買的彩票,他按照時間分類放好,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袋子裡。雖然彩票不多,但也客觀見證了廣東河源福利彩票的發展史,反映出福彩文化切切實實的變化與進步。

從老彩友到老站點業主

李國安是河源本地人,90年代初就開始買彩票,是名副其實的老彩友。199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名藥店老闆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名福利彩票業主。

李國安回憶,那時,他在市區老城經營藥店,有一名殘疾的福利彩票業主李先生來兜售彩票。“很多人不懂,根本不搭理他。”李國安說,由於自己是老彩友,又看他身有殘疾,就幫襯了他。後來,還讓這位李先生進到自己的藥店中售賣彩票。如此一來,李國安便與廣東河源第一代彩票業主李先生成為了朋友。

藥店小小的地方,有人經營藥材,有人賣彩票,堅持了一個月,李國安發現自己的生意無法順暢進行。李國安無奈向李先生提出“挪位”的想法,李先生表示,願意把自己經營的福彩事業轉讓給李國安。

“那時候整套機器,加上彩票,總共要3000多元,不是一個小數。”李國安本著對彩票的熱愛,接下了這個“檔”,就這樣,他轉身成了一名福彩業主。

寄信時代:寄來“彩票” 寄回“誠信”

做生意,最重要是誠信,無論是開藥店,還是賣彩票,李國安都堅持這一原則。對此,來自廣東省茂名市的梁雪玲應該深有體會,他們之間發生了一段書信時代的誠信故事。

2002年底,茂名市電白縣的梁雪玲到河源出差,恰巧在李國安的彩票店裡買了一張彩票。回到電白縣後,梁雪玲發現她買的彩票中了500元。按著彩票上的電話,梁雪玲聯繫上了李國安,把彩票用寄信的方式寄回了河源。彩票是不記名的,但除了專程來河源,只有這個辦法了。“她相信我,我就要做好。”李國安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他的理念,他把彩票兌了獎,並按照信裡的地址,給她寄回了中獎的500元。記者看到,他至今保留著寄錢的郵政匯款收據,還有梁雪玲2003年元旦寫來的感謝信。

年近60的李國安已經經營彩票店19年,他的子女已經長大。工作時,他要戴著老花鏡,打票、兌票。同時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彩友,李國安積極學習移動支付,讓彩友能夠擁有更加便捷的購彩體驗。“還能幹就幹吧。”對於這一事業,年近花甲的李國安還沒想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