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古代叫什么?

夜雨朦空


1、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

2、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3、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4、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

5、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

6、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7、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

8、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立,辖于松江府。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

9、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华亭、上海2县。

10、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11、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

12、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

13、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

14、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

15、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多次扩大。

16、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

17、18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

扩展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唐朝置华亭县,宋末置上海镇,元朝设上海县。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被称为“十里洋场”。

上海市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辖16个市辖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上海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上海位列“国家中心城市指数”第二位,住户存款总额和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第二。2017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42家,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