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土桂:疫情防控一线的“陀螺”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守护老百姓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吴川市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全面工作的副科长、曾是广东省第27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的彭土桂,自该市人民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应急领导小组起,他就像一只“陀螺”一样,在疫情防控一线已经连续奋斗了30多个日日夜夜,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歇

疫情发生后,作为医院医务科负责全面工作的副科长彭土桂,不仅要做好全院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的落实和督查,还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疗安全。他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歇,参加各部门组织的疫情防控会议,制定《吴川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完善发热门诊设置及人员安排,协助院感、后勤、设备等科室扩充病房,抽调各临床科室业务骨干增援感染科医疗救治梯队等。同时还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模拟应急演练,组织人员参加院感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防范意识和防治综合能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逐步开展。

“疫情来得太突然,但是我们提前预判,借鉴全省乃至全国的防疫经验自己摸索着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彭土桂意识到,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打响了。除夕夜,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但这一份祥和被一个电话打破了,感染内科报告医院接诊了首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放下饭碗他就急忙往医院赶,从组织专家会诊、指导治疗方案、落实各相关科室分工和职责,到督促相关科室与该市疾控中心联系沟通,将标本尽快送检,明确诊断。直至年初一凌晨三点,才能抽空吃上除夕剩下来的“团年饭”。

抗疫一线的“指挥调度员”

大年初三凌晨两点,吴川市人民医院收治一名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彭土桂从接到感染科报告电话,原本就零点才回到家,顾不上休息马上又赶回了医院。回到医院后立刻组织专家会诊,根据会诊结果,认为患者病情较重,基础病较多,为更有效对其进行诊治,需送上级医院治疗。由于患者情绪较为不安,比较烦躁,他就一直在附近安抚患者,缓解患者不安情绪。同时积极联系县市两级卫健局以及上级定点收治医院,终于在早上9点将患者送至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后经确诊为吴川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因吴川市人民医院的及时处理和转运,患者得到合理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这一个多月以来,工作在一线的彭土桂,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还要当好大家的服务员,全力保障抗疫工作顺利开展。

疫情期间,医学排查患者基本信息、发热门诊接诊患者信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等各项上报数据较多,多项数据需要每天分时间段上报系统,有的甚至是半夜凌晨上报。因数据的统计时段要求各不相同,数据收集起来比较繁琐,工作量较大,彭土桂根据需求合理分工,指导医务科人员严格按照数据上报时间准确上报数据,并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时更新相关诊疗方案和相关指引。

彭土桂曾参加2014年由湛江组建的广东省第27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启程到该国,代表国家执行为期两年的援非医疗任务。

“这个庚子春节很辛苦,这个春节是战‘疫’的战场,”彭土桂说,“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更是作为一名参加过援非的医务工作者,我随时准备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奔赴武汉迎战,勇往直前,共同战胜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