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土桂:疫情防控一線的“陀螺”

“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黨員,在疫情面前,守護老百姓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責任。”吳川市人民醫院醫務科負責全面工作的副科長、曾是廣東省第27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員的彭土桂,自該市人民醫院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應急領導小組起,他就像一隻“陀螺”一樣,在疫情防控一線已經連續奮鬥了30多個日日夜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名黨員醫務工作者的初心與使命。

每天像“陀螺”一樣不停歇

疫情發生後,作為醫院醫務科負責全面工作的副科長彭土桂,不僅要做好全院疫情防控與救治工作的落實和督查,還要保證正常的醫療秩序和醫療安全。他每天像“陀螺”一樣不停歇,參加各部門組織的疫情防控會議,制定《吳川市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方案》,完善發熱門診設置及人員安排,協助院感、後勤、設備等科室擴充病房,抽調各臨床科室業務骨幹增援感染科醫療救治梯隊等。同時還組織相關科室人員參加模擬應急演練,組織人員參加院感培訓,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防範意識和防治綜合能力,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逐步開展。

“疫情來得太突然,但是我們提前預判,借鑑全省乃至全國的防疫經驗自己摸索著進行了相關準備工作。”彭土桂意識到,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打響了。除夕夜,是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但這一份祥和被一個電話打破了,感染內科報告醫院接診了首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放下飯碗他就急忙往醫院趕,從組織專家會診、指導治療方案、落實各相關科室分工和職責,到督促相關科室與該市疾控中心聯繫溝通,將標本儘快送檢,明確診斷。直至年初一凌晨三點,才能抽空吃上除夕剩下來的“團年飯”。

抗疫一線的“指揮調度員”

大年初三凌晨兩點,吳川市人民醫院收治一名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彭土桂從接到感染科報告電話,原本就零點才回到家,顧不上休息馬上又趕回了醫院。回到醫院後立刻組織專家會診,根據會診結果,認為患者病情較重,基礎病較多,為更有效對其進行診治,需送上級醫院治療。由於患者情緒較為不安,比較煩躁,他就一直在附近安撫患者,緩解患者不安情緒。同時積極聯繫縣市兩級衛健局以及上級定點收治醫院,終於在早上9點將患者送至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收治,後經確診為吳川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因吳川市人民醫院的及時處理和轉運,患者得到合理治療,現已康復出院。

這一個多月以來,工作在一線的彭土桂,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還要當好大家的服務員,全力保障抗疫工作順利開展。

疫情期間,醫學排查患者基本信息、發熱門診接診患者信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信息等各項上報數據較多,多項數據需要每天分時間段上報系統,有的甚至是半夜凌晨上報。因數據的統計時段要求各不相同,數據收集起來比較繁瑣,工作量較大,彭土桂根據需求合理分工,指導醫務科人員嚴格按照數據上報時間準確上報數據,並根據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及時更新相關診療方案和相關指引。

彭土桂曾參加2014年由湛江組建的廣東省第27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啟程到該國,代表國家執行為期兩年的援非醫療任務。

“這個庚子春節很辛苦,這個春節是戰‘疫’的戰場,”彭土桂說,“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更是作為一名參加過援非的醫務工作者,我隨時準備著,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奔赴武漢迎戰,勇往直前,共同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