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奢侈品牌併購明星山東如意麵臨高債務風險,收購承諾無法兌現

記者 | 黃姍

瑞士奢侈品牌Bally成為又一個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意科技)未能按時完成收購的公司。根據路透社援引四位知情人士最先報道,如意科技未能按時向Bally母公司JAB控股支付6億美元的收購費用。

如意科技是在2018年2月與JAB控股達成的收購Bally的意向。界面時尚日前向Bally和如意科技詢問這項收購交易是否已經終止,雙方並未作出正面回應。

但Bally在郵件中向界面時尚寫道:“JAB與山東如意之間任何交易的延遲都不會影響我們對鞏固Bally現狀和全球地位而努力。“並表示JAB是其唯一的股東會。

該公司還稱:“Bally很幸運能繼續得到我們唯一股東JAB的支持;JAB是一傢俬有企業集團,具有很高的投資評級。十多年來,基於信任和透明度,Bally與JAB建立了牢固的關係。JAB會繼續支持Bally的業務。Bally的財務狀況保持穩健,我們期待繼續保持良好的業績。”

海外奢侈品牌并购明星山东如意面临高债务风险,收购承诺无法兑现

JAB控股由德國Reimann家族掌控的投資集團。該集團從2017年開始調整業務中心至消費品領域,因此陸續對旗下包括Ballly在內的奢侈品牌進行戰略評估,尋找合適的出售機會。2017年8月,JAB宣佈正式啟動出售Bally的程序,隨後如意科技,復星集團,七匹狼等中國買家成為有利的競購者,而最後由山東如意科技拿下收購標的。

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由北京如意時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如意)實際控股,後者擁有前者53.49%的股份,自2010年開啟了海外收購擴張之旅。

經過幾年高歌猛進的海外收購動作,如意科技目前擁有20間全資子公司以及數十間投資子公司,同時在全球範圍內控股四家上市公司,分別是A股上市的山東如意毛紡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意集團)、中國香港上市的利邦控股、日本的Renown和法國時尚集團SMCP。

如意科技的資產規模也迅速擴大。根據如意科技2019年第三季度報,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該集團總資產規模超過701.63億。通過旗下多家子公司,如意科技目前擁有多個國際時尚品牌,包括輕奢品牌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英國風衣品牌Aquascutum等。如意科技以高調的收購策略在國內外資本市場建立了“中國版LVMH集團”的口碑和形象。

海外奢侈品牌并购明星山东如意面临高债务风险,收购承诺无法兑现

不過最近,Bally已經不是如意科技第一個未能按時完成收購的公司。今年2月,以色列男裝製造商Bagir打算上訴如意科技,原因是如意科技未能準時完成收購Bagir,未能兌付剩餘的100萬美元款項。

如意科技在2017年11月承諾以1650萬美元現金收購Bagir54%的股份。這筆本該在2018年底完成的交易已拖至2020年3月31日。

對此,如意科技全球媒體關係總監Chris Chen在2月28日發佈外電稱, 該集團”正在與Bagir進行友好地協商,以合適的方式解決併購問題,同時確保雙方的利益受到完全的保護。”

海外奢侈品牌并购明星山东如意面临高债务风险,收购承诺无法兑现

而如意科技控股的日本服裝集團Renown遭遇連年虧損,2019年淨虧損達到67億日元,約合6432萬美元。Renown總裁Yoshiyuki Jinbo向《日經亞洲評論》表示,虧損是因為該公司無法從母公司如意科技處收回4900萬美元的欠款。

Renown將棉花和紡織品賣給如意科技控股的香港子公司“Forever Winne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再由後者將這些材料賣給中國的製衣廠商和經銷商。由於Forever Winner未能兌付這筆應付賬款,間接導致Renown虧損。

無獨有偶,路透社報道稱,今年1月17日,葡萄牙紡織品供應商Calvelex以欠款違約為由在香港起訴如意集團。Calvelex是如意集團旗下Aquascutum和Gieves & Hawkes品牌的供應商,該公司稱如意集團從去年3月開始停止支付賬款,欠款達到18.2萬歐元,約合20.72萬美元。而如意集團由如意科技控股。

一名如意集團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日本Renown和葡萄牙Calvelex提出的問題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嚴重影響”,而且該公司正在解決這些問題。

海外奢侈品牌并购明星山东如意面临高债务风险,收购承诺无法兑现

該回應恐怕不能解答如意科技近一年多來所暴露的巨大財務壓力和債務問題。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如意科技合併債務規模總計超過390.41億元,其中流動性負債超219億。

值得注意的是,流動性負債欄下,如意科技合併應付帳款約為21.19億元,應付票據約為49.95億元,其他應付款約為35.9億元,總計應付款項規模超過107.03億元。也就是說,被如意科技及其子公司拖欠款項的恐怕不止Renown和Calvelex兩家公司。

外加如意科技短期借款規模為65.36億,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還有34.88億,如意科技的債務壓力巨大。

同時,如意科技的流動性也令人擔憂。根據如意科技2019年前9個月的合併現金流量表,該公司期末現金餘額僅約為87.53億元。若要還錢,如意科技必須解決再融資問題。

優意國際總裁楊大筠同時也在如意科技控股的法國SMCP集團擔任獨立董事,他去年接受《時代週報》採訪時表示,如意科技已經意識到了債務問題,並從2019年開始把降低負債率作為集團主要戰略目標,但對於剛剛完成收購整合的企業,至少需要幾年。

海外奢侈品牌并购明星山东如意面临高债务风险,收购承诺无法兑现

去年10月,如意科技獲得國有資本的出手相助。10月18日,國資背景的濟寧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濟寧城投”)以35億元買下了如意科技26%股權,一躍成為其控股股東北京如意時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之後,如意科技的第二大股東。

同時,濟寧城投方面表示,將為如意科技集團“15如意債”提供全額不可撤銷的擔保,擔保的金額以該債券自第五年的存續規模為準。而幾天之後的10月23日,正是這筆 “15如意債”的回購和利息兌付日。

這筆資金的注入確實幫助如意科技解決了部分債務危機。2019年12月19日,如意科技全資子公司盛茂控股完成兌付其發行的(如意科技為實際發行人)3.45億美元離岸債券“PRIME BLOOM 7.5% B2019”。

濟寧城投的出手擔保頗有些雪中送炭的意味。畢竟除了被上述海外品牌提起告訴或在媒體上公開投訴,在過去一年,如意科技及其附屬子公司在國內也多次被立為被執行人。

根據天眼查數據,在2019年,如意科技10次被列為被執行人,當年累計執行標的超4.8億元人民幣。

濟寧高新正是如意科技此前斥資26億美元收購美國萊卡集團的主體。根據公開資料,如意科技正計劃幫助萊卡集團在科創板上市,去年6月,如意科技為萊卡集團科創板上市在濟寧啟動儀式。

海外奢侈品牌并购明星山东如意面临高债务风险,收购承诺无法兑现

面對如意科技的高債務風險和複雜的資本結構,從2019年9月開始,國內外信用評級機構輪番下調對如意科技的信用評級。

標普首先在9月將如意科技的評級從B下調至B-,到了11月又下調至CCC+,理由是如意科技在去年底即將到期債務的再融資風險不斷上升,而且其資本結構複雜且不可持續。

Moody’s將如意科技的公司家族評級從B2下調至B3,再下調至Caa1,並將展望下調為負面,並警告“如意有高債務償還風險,因為該公司需要兌付一大筆即將到期的債務。”

而國內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在11月26日將如意科技多隻債券列入信用觀察名單,並直言如意科技“兌付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縱觀如意科技這幾年的海外收購策略,可以發現,如意科技的收購確像是常規資本玩法:以市場低點將海外品牌資產收入囊中,然後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將品牌資產重組進行打包上市。在資本市場融資融券以後,再投入下一輪的收購之中。這一系列操作尤其集中在2014年到2018年之間。

以下是如意科技十年的收購之路:

  • 2010年,如意科技斥資40多億日元(約合3.1億元人民幣)控股了日本服飾集團Renown;
  • 2011年-2014年,先後收購澳大利亞羅倫杜牧場及棉業巨頭庫比棉場、英國泰勒毛紡公司等;
  • 2014年,買下德國男士西裝生產企業Peine Gruppe的部分股權,成為其主要股東,該公司旗下擁有Barutti、Materhand等品牌;
  • 2016年,如意科技斥資13億歐元(約合102.38億元人民幣)控股法國輕奢集團SMCP;
  • 2017年,如意科技又以1.17億美元(約合8.14億元人民幣)收購英國風衣品牌Aquascutum。同年,如意科技出資22億港元控股香港男裝集團利邦控股有限公司(Trinity Ltd.),該集團旗下擁有Cerruti 1881、Gieves & Hawkes、Kent & Curwen和D’URBAN四個男裝品牌;
  • 2018年,如意科技又通過如意時尚以約6億歐元(約合47.25億元人民幣)估值收購瑞士奢侈品牌Bally;
  • 2019年1月,如意集團完成對美國綜合纖維和聚合物公司英威達(Invista)旗下服裝和高級紡織品業務(其中包括全球知名的萊卡“LYCRA”品牌)的收購。

如意科技在2016年控股SMCP集團後,後者第二年便在法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而如意科技在2010年收購Renown和2017年收購利邦集團後,對二者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有助益。

另一方面,如意科技在收購海外品牌之後,也對不少品牌公司的發展和商業版圖擴張提供了幫助。這其中效果最為顯著的就是SMCP集團。

SMCP被收購後加快了國際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步伐。一方面,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激增,另一方面,該集團也致力於旗下電商和數字化平臺的發展。其結果是,SMCP集團2018年全年銷售增長11.5%至10.2億歐元;增長主要由美洲和亞洲等主要國際市場帶動。其中數字化渠道銷售額較五年前增長3%,佔全年銷售額14.7%。

海外奢侈品牌并购明星山东如意面临高债务风险,收购承诺无法兑现

但從2018年開始,如意科技的收購速度明顯放緩。如意科技董事長邱亞夫曾公開表示,如意集團將在接下來專注於整合現有品牌,未來也只考慮購買有利可圖並且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品牌。

收購放緩的背後,如意科技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將龐大的資產轉化成現實的盈利數字。縱觀如意科技過去十年的財務表現會發現,儘管如意科技有相當巨大的資產規模,但是其資產收益率不升反降。

根據公開數據,如意科技2018年總資產規模為687.13億,淨收益為23.37億,資產收益率為3.4%;而2010年時總資產為108.42億,淨收益為8.91億,資產收益率為8.2%。

換言之,如意科技還未能通過旗下大舉併購的品牌資產實現獲利,要實現這一目標,如意科技下一階段將把重心調整到品牌經營和產業升級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