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根据特色文化人才队伍发展需要,我县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邢白瓷、中医特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用于培养特色文化人才,其中内丘籍在读邢白瓷、中医药等相关专业学生,就读期间可享受每年5000元在校生活补助。疫情之下,受益邢白瓷、中医药特色文化资助项目的不少大学生加入我县防疫志愿者队伍,用所学所长感恩家乡、回报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打赢这场战“疫”筑起一条青年防线。

郝家梓:愿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院学生郝家梓在县工会家属院小区门口值班,与小区分包单位工作人员共同抗击疫情。她前期到各家各户开展疫情走访排查工作;后期在小区门口值班,协助登记进出人员、车牌照信息,提醒大家减少走访、走动;打扫小区卫生并对小区各个角落进行严格消毒。面对疫情,作为医学生,虽然不能奔赴与病毒战斗的前线,但她通过向大家宣传动员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戴口罩,纠正各种谣言,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疫情。相信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一定会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王乐乐:发挥所长 为乡村防疫贡献力量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王乐乐是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读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学校推迟了开学的时间,除了在家里上网络课程外,她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金店镇南关村防疫检查点上。除了日常的疫情信息收集、防控知识宣传、公共区域消毒等工作,她还学以致用,将中医保健医疗方法教授给村民,告诉大家如何在家锻炼和增强免疫力。谈起为何要做志愿者,她说身为医学生,即使不能奔赴抗疫一线,但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勇敢站出来。

刘雪雨:关爱陪护抗疫一线医护子女 助力“战”疫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刘雪雨是华北理工大学的一名医学生,在疫情开始之初,其学校发出面向唐山市医护人员子女开展“抗疫无忧”课外辅导志愿活动的通知,她立即报名参加,并为一名中学生辅导历史以及英语科目,让他在抗疫前线的父母安心放心。作为一名团员,在看到内丘县团委号召青年大学生自觉到所在地党支部报到后,她马上加入到大孟村镇东青山村党支部,承担起村民信息录入以及排档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刘雪雨说:“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一名医学生,虽不能奋战一线,但能为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子女出一点力,我感到很快乐”。

房新然:“疫”不容辞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房新然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专业在读学生,疫情期间,她主动要求到社区去担任志愿者。在恒源小区,她负责宣传疫情防治知识、在检查点值班、对楼道进行消毒等工作。除此之外,她还是小区的“采购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购买生活物资。每天早上,她把居民买菜、买药的需求列在单子上,步行到附近的超市和药店采购。为了避免接触,她把生活物资贴上写有房间号和姓名的字条,放在楼前,再通知住户依次来取。房新然说:“作为一名大学生,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感觉责任在肩,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帮忙”。

侯广:尽我所能 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侯广是张家口学院康复治疗专业在读学生,疫情期间,他在南赛乡蔡庄村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白天在主要街道消杀、消毒,挨家挨户进行排查、登记;晚上主动在村监测点执勤。在疫情发生初期,很多村民对排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他都会耐心解释。就这样,侯广坚持排除一切困难,排查一切风险,一户也不能漏,每天从清晨忙到了黑夜,全力做好疫情排查工作。入户排查的那几天,他的微信步数破天荒在好友列表中拿到了冠军。侯广说:“作为医学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虽然不能到一线冲锋陷阵,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源:内丘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