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新人如何遠離“打雜”工作?

很多剛入職的小夥伴都有這種體驗:每天要做的事情雖然多,但好像沒什麼用,核心的東西接觸不到,感覺自己就是個打雜的,錢不多還受氣,我是不是應該辭職了?今天,本文就和大家就談一談“打雜”的問題。

产品新人如何远离“打杂”工作?

一、你的工作真的是在打雜麼?

產品新人有這種“打雜”的感受很正常,首先,要先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在打雜。

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可能:

1. 其實你不喜歡這個工作

你原以為產品經理是帶領大家衝鋒陷陣的旗幟,現實卻是畫原型寫文檔,和各路人無休止撕逼的背鍋俠。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過大,換句換說,你其實並不喜歡這個工作,你的判斷和擇業出了問題。

當一個人每天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是不會帶來任何成就感的。覺得自己總是停留在表層,每天的工作既無聊又枯燥,這樣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覺得自己在打雜。

而一份感覺“正確”的工作,應該是充滿幹勁的:打雜我也樂意,覺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即使加班也很快樂。

因此,我們要首先問問自己: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有哪幾種分類?日常工作是什麼?我所在的職位是我喜歡的麼?

對於以上問題網上有很多答案,在這裡不展開討論,總之,要先確定現在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請儘快跳槽。

2. 擇業沒問題,但是接觸不到核心技能

拿到offer那一刻,頭腦中已經有了工作場景的畫面:自己有了一個牛B的想法,於是立馬召集大家開會,會議上所有人對你的想法嘖嘖稱奇,拍案叫絕,很快你的想法被一致通過,接下來就是順理成章由你進行資源整合:找運營寫文案,讓開發敲代碼,監督設計出圖。產品一經上線好評如潮,於是,你的事業扶搖直上,成為BOSS身邊的紅人。

但是等真的到了工作崗位,卻發現好像每天都在做邊邊角角的工作——收集一下數據,整理一下表格,跟一下進度——我本應該是個王者,卻做青銅的事!

別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先確定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能促進自己在產品這條路上成長的,下圖是產品經理的技能樹,請對號入座。

产品新人如何远离“打杂”工作?

只要你現在做的工作和以上沾邊,那麼你就可以確認你不是在打雜,而是公司在給你一段適應期,畢竟公司花錢和精力把你招進來,都是因為自身發展需要;因此只要你能確認你所做的事情是和產品經理沾邊的,那也不算是“打雜”。

二、如何快速接觸核心技能

雖然已經確認了自己不是打雜,但是總是做一些產品經理邊邊角角的事,沒個頭啊!如何才能快速接觸到核心工作呢?

你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比較“淺顯”,那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去思考,說不定你的上司也在想:這貨啥時候能頂上來啊?

那麼現在就很清晰了,我們只要能證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勝任更高難度的工作就可以了,具體如何去做呢?

1. 首先做好上司交代的事情

當我們接到一個任務的時候,在做之前要想清楚以下幾點:

  1. 這個任務的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2. 這個任務要產出什麼?
  3. 別人是怎麼做的?
  4. 能否對別人的方法進行優化?

假如在你跟的一個項目接近尾聲時,上司讓你寫一份給銷售人員的功能說明,而你是第一次做這件事情,那麼就可以按照以上幾個問題來思考:

1.讓銷售人員熟悉新功能的流程,更重要的是,讓銷售人員更容易的去銷售,提高銷售量才是王道

2.產出自然就是功能說明書

3.別人用銷售人員易於接受的業務流程圖,配合截圖及文字說明,讓銷售人員可以快速瞭解產品的使用過程。

4.從之前的銷售說明來看,可以讓銷售明白使用流程,但是這個說明的最終目的真的是讓銷售學會使用產品麼?當然不是,真正目的還是讓銷售人員能賣的更多;因此可以把文檔分為三部分:

  1. 使用銷售人員易於理解的語言、文字告訴銷售新產品如何使用。
  2. 我們的產品特色是什麼。比如產品中可以吸引用戶的點是什麼,比競品強在哪裡
  3. 幫助銷售人員銷售目標客戶是哪些人,他們的痛點是什麼,可能會通過什麼渠道,以什麼形式來購買產品。

在做完以後,再問自己兩個問題:這樣做完,我自己滿意麼,領導滿意麼?

這樣,就能很好的完成上司所交代的任務。

2. 工作完成後,別閒著

工作完成後,別讓自己放鬆下來,要知道這是你和其他同一時間入職的同事拉開距離的好機會,在這時你就可以學習一下你這個崗位在公司的工作流程,熟悉一下公司的業務和產品,這些事情是所有人都會慢慢學會的,因此你要儘快學會才有出彩的可能。

當你將公司的基本情況熟悉以後,你就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未來想要的是什麼,以後想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對自己職業做一個簡單的規劃,這樣你就知道自己該會什麼,該學什麼,你想學的技能有誰會?找到那個人,平時多向他學習。一些對你有用的會議,也可以嘗試去幫忙做一下會議記錄。在自己的任務完成後,一定要儘可能地去學習,多去參與其他事情,這樣就給自己積累了足夠的本錢,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3. 及時總結

當你參與完一個項目後,要多做總結,不僅要對你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還要對整個項目做一個總結,雖然你沒有參與全部過程,但是你可以總結你所看到的事情,比如:項目為什麼延期了?有沒有plan B?會議召開時間是否太長了?如果是,那麼原因是什麼?是太關注旁枝末節,還是會議內容分配的不合理?該如何把控會議進度?UI的脾氣如何,程序猿的脾氣又如何?對這個程序猿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溝通會更好?

以上這些,很少有人會告訴你,起碼在適應期不會告訴你。只能自己總結,有些事情悟出的越早,踩的坑越少。

4. 適時出現

通過前面三步,我們已經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儘可能的去學習了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也做了總結,那麼最後就是,在適當的時候出現。

比如這段時間你的領導很忙,可以主動去問一下你的上司有什麼可以幫忙的,這樣你提前學習和準備的只是就用上了,然後盡力把分來的工作做好,也可以試著提一些自己的意見,幾次下來,你的上司自然會注意到你,會發覺你的能力足以勝任更難的工作,那麼此時,你離你期待的核心工作就不遠了。

END

本文由 @撒野的氧氣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