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一,舍友连1万块钱都觉得多,为什么?

Onelastnight


只能说有时候贫穷超越了你的想象,在中国不少地方依然有人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忙碌一年也许也就挣几万块钱,所以在他们眼里一万真的很多了。生活在不同环境,眼界和接触的事物都不同,千万不要拿你的想法去衡量别人。我上大学时候有不少同学靠申请贫困助学金读完的大学,这些同学本身很努力,上大学时候靠做家教做兼职挣取生活费。毕业之后也留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事业。每年我都会看到一些公益组织给贫困地区捐助,有朋友实地去看过,去过之后你就不会再有现在的想法了。


胖乎乎逗你玩


不知道你让我们替你回答什么样的问题。还大学生呢。


手机用户5492999511常青树


我的天啊!你是活在伊甸园里面吗?一万块别说是个学生了,我一个工作的都觉得不是一笔小数目,三个月工资了。。。不知道你提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我跟你分析一下一万块的作用吧。我上大学那会,一个月生活费才1000,一万是我十个月的生活费。那会我一年的学费才4000来块,现在估计也差不多。就说现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月开支3.4000也差不多了。正常频率下,一万可以给孩子报上最少半年的英语外教课,机器人,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运动,乐器之类的。当然买乐器的钱另算,我们这里只说课时费。

不知道你这个问问题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你们是在说家庭存款,那一万确实不多。但是也分地方,如果是西部贫苦地区,一万存款也是很多家庭都难以实现的目标。但是放在日常,这一万能干很多事情的。等你脱离父母进入社会就知道了,要想赚够一万,攒够一万,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父母是经过了10多年20多年的打拼才有了现在的家底。所以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呀,很多事情不要太过的理所应当。


conanhaibaraai


你家有钱,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炫耀。我现在三十几岁的人了,都感觉一万块钱挺多的。有时候一千块钱也觉得挺多的。我也不觉得我很穷啊。周围人比我穷的也有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个人对钱的概念不一样。我爸在老家一个也生活费只有一百多,基本上不用花钱,一百多块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王思聪在K歌之王一晚消费2500000他觉得一点都不多。给我们还要数数几个0.你有没有数几个0.没数你就是有钱的主。我觉得这样的问题还是比较幼稚的。等你自己通过自己双手赚钱了,才能说一万多不多。长沙蓝思科技员工底薪才2k出头。你说多不多。如果不加班要干五个月。


电工满哥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认为1万块钱很多了,特别是低层生活的人群,和刚刚临近社会的年轻人,哪怕家里存款有10几万,1万也是很多的,记得我女儿从学校回家,我给她1千元,她都觉得很惊喜,也很感动,勤俭节约持家养德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深深植入人心,由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了,但仍有大多数人在为家为亲人传播着勤俭,低调,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认为1万块钱在手觉得多,我也不例外,因为钱难挣,好用,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一分钱有可能难到英雄汉,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张扬一生


不管你家境如何,你父母一定没有给你养成一个好的金钱观念,我五年前刚上大一的时候淘宝都没用过,不是没条件用,而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不成熟,父母有意的不让过多接触不良的诱惑。而我室友一个月在淘宝上都能花费6000多,我们两家经济条件其实差不太多,但是我一个月最多也就花销一千多,而她要花大几千。出了社会以后,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消费,不做冲动性消费,也不靠父母资助自己独立生活,而她每个月都要还上个月欠下的花呗,也不想工作,考研也没毅力,整天坐在家里,一不高兴就要买东西。父母可以养一时,不可能养一辈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不是仅仅看家庭条件高低就能决定的


小迷糊耗子


什么叫一万元都觉得多?是指你每个月生活费都要花一万,ta觉得多?(我也觉得挺多太多)?还是你们每年要交学费一万?(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他家庭可能经济条件比较差)。但不管怎样,我倒有点欣赏这个同学对钱的感觉~至少ta可能比较珍惜父母的血汗。

碰到过一个学生,私立校高一,家里做生意的,本来没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家长说让她上私立高中只要学英语,然后出国。每年学费八万(学校为她专门请一个外教给她一人开课),生活费每个月两万打不住。

天天耍富二代大牌,称呼所有老师为傻×,把所有老师视作打工仔她是老板,长得本来不丑但因为整天横眉竖眼骂爹骂娘变得面目可憎,不过因为有钱,很多学渣男生苍蝇一样围着,为她争风吃醋,至少能混点好吃的零食

她也是经常用这种极其鄙视的口气说班级比较穷的同学:这点钱算什么!

结果,她一年学下来,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卷子拿来考,都不及格!

结果校长被她父母骂得狗血喷头,说要退学费。


屉1623804


前几年,我的亲戚儿子考上大学,因为学费问题,东借西借,都没有凑够,最后还要向银行贷款,才总算能够读上大学。大学的生活费不够,还要在空闲时间,勤工俭学,去学校干粗活,才勉勉强强读完了四年大学。可能你说的一万元生活费,是富人的家庭,才会有。你的命生得好,应该感恩你的父母,感恩你的家庭,好好珍惜吧。



水金304


我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子里。我大学是在武汉读的。第一次去学校我爸也是给了我一万块钱,现在都记忆犹新,我感觉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上万的金钱,第一次感觉到上学太浪费钱了。因为九年义务期间是不用交学费的,高中也就一千多块钱。所以心里面特别的内疚忐忑。

虽然说一万块钱很多,但是我能的学费都是按年交的,除了住宿费,书本费,专业费等我剩余的生活费特别的有限。开学军训结束后,班级组织兑钱聚会,当时我真的特别不愿意去,当看着别人大手大脚的花钱,有些同学甚至开车来到学校,心里面特别的自卑,并且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赚钱。

其实在我们当地,我们家的生活水平也并不差,但是到了大学心里面感觉到特别的自卑。这就是家庭的原因。每个同学所出生的环境不一样,家庭的条件不一样。高中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那是因为同学们都是我们附近的人群,生活条件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大学聚集了全国的同学,各种家庭条件都有,也便有了自卑的感觉。

我国是一个贫富差距十分大的国家。城市和乡村差距大,东部和西部差距大。所以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大学生,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应该积极的面对。家庭条件再好,那只是你父母的能力,和你没有关系。家庭条件再差你也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有些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一万元,有些同学甚至在读大学之前没有见过一万块钱,所以这就是差距。有可能你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接触的人群比较强,所以你才会有这种感觉。

没有人一直富有,也没有人一直贫穷。现代的大学生应该保持一颗低调的心态。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星期久看点


上大学以前,我们家从我开始意识到钱是什么的时候存款从来就没上过10万元,甚至5万元都没有,顶多两三万元的存款,请注意哦,是全家哦。

对了我家是广东的。大学的时候,我还要申请助学贷款和一年3000的助学金。每次别人听到我是广东人的时候,都很惊讶。广东不是很有钱吗?怎么还要申请困难补助啊?连交学费的钱都没有?当我和他们解释,广东也有很穷的地方,那些地方经济甚至还不如你们家乡呢。他们都是一副我在扯淡,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学四年,我已经无数次面对过无数次这样的疑问了。

由此我意识到,认知的鸿沟是多么难以逾越。因为身处经济强省的贫困地区,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悬殊。现在我在广州工作,每次看着珠江新城和花城大道沿路的高楼灯光,再看看春节时自己待的小山村,总以为自己活在两个时代。一个现代、高度发达,一个闭塞、贫穷落后。珠三角那彻夜明亮的霓虹灯,是照不到粤西粤北的黑暗角落的。如同一线城市生活的人们,是不知道大西北、深山里的贫穷的生活是怎样的。我见过有人住在漏水的泥砖屋里,天一下雨外面大雨屋里小雨;我见过独居老人去世了好几天才被发现;我见过街上总是有颤颤巍巍的老人在寒冷中等好几小时只为卖了那几块钱的青菜.....

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中国目前人均存款超过5万元。这么一看好像很多啊,一个三口之家都有15万存款了。但是那是平均数啊,想一想你和首富平均一下,你也有好几千亿财产了。事实上,很多人甚至连一分钱存款也没有。

及时现在工作了,1万块钱对我来说还是很多。更不用说当时我在读大学,那时候家里给生活费都是500地给,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一时拿出更多的钱。我也不敢太大手大脚花钱,省着用到没有了也不主动问家里要钱。后来拿了一些奖学金和助学金才好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