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農村長大的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自己家鄉唸書,幾乎沒進過城,對城市的所有事物都感到特別的新奇,心裡想,我以後要經常來這些地方,這樣我就不會再迷路了。

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那時候,每當幫著父母幹農活時,他們都會經常對我說這兩句話,“不認真讀書,二天(將來)就只有天天摸泥巴!”,“考大學,在大城市發展,莫像我們一樣,一輩子都在農村”

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種種原因,使我產生了對城市生活的嚮往,感覺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高大上。

後來,考上了大學,遠離了自己的家鄉到了另一個城市,大學四年加畢業後的一年多時間,也去過大大小小近二十個城市,這就大大加深了我對外面世界的認知程度,也體驗了以前一直嚮往的城市生活。

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經歷過這些之後,我對家、城市、事業、農村這幾個詞之間的關係較之前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從上大學開始,回家就變成了偶爾的事情,基本上是寒暑假才回去,而且在家待的時間都很少,要麼在外地打暑期工,要麼就和同學這兒聚會,那兒聚會。工作之後,離家更遠了,要一年到頭才能回家幾天,這幾天的行程還安排得滿滿的,然而,幾乎都不是陪父母,漸漸地,父母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吃飯、嘮嗑似乎都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可是他們都沒有抱怨過什麼,在他們看來,只有遠離農村,在大城市發展才有前途,不然,這個大學就白唸了,從小到大,他們給我灌輸的信息就是,好好學習,走進大城市,那裡前途無量。一次,我就故意問了我父親關於城市比農村好在哪裡這個問題,結果他的回答是除了掙得到錢,交通方便,沒什麼了,這讓我很意外。

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城市的生活雖美好,發展機會也更多,屬於自己的那份事業就一定得選在城市?農村就找不到機會發展?我不禁反問我自己,當然,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父母看來,農村的發展機會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以這點機會幹出來的事業在他們看來也不算事業,還是沒有擺脫農民的身份。可是,如果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都往城市發展,我們的家鄉怎麼辦?就這樣不斷地惡性循環下去,讓人們完全失去對農村的信心?

因為這些問題,我選擇了回到自己家鄉。

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我的家,我的根在這裡,所以,家鄉,我回來了!

在城市裡,可以擁有事業,在農村也同樣可以,所以,家鄉,我回來了!

用自身所學,從我做起,幫人們找回對自己家鄉的信心,為城鄉發展失衡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家鄉,我回來了!

農村長大的孩子,嚮往城市,為什麼還是選擇回到了這個“破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