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聊聊古代婚禮習俗,為何要喝“交杯酒”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聊聊古代婚禮習俗,為何要喝“交杯酒”

中國一直以來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中國人在為人處事,行為方式、文化風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禮儀文化。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生子自古以來就是人生大事,洞房花燭夜也一直被推崇為人生四喜之首。

在人生重要的這一環節,婚禮習俗在古代中國有著很獨特的標準的,盡顯了中國的特色禮儀規範。比如在結婚當天就有花轎迎親、拜堂、宴賓、鬧洞房、合巹、結髮等。這些婚禮習俗在現代婚禮中依然能看到部分習俗的影子。

比如現在婚禮中的喝交杯酒,其實就是合巹的習俗的演變而來的。其實在古代中國酒也不在僅僅是一種飲品,而是一種文化載體。比如古人把酒成為玉液瓊漿,金榜題名,洞房花燭都會用喜酒來助興,

在古代婚禮中合巹這一習俗是怎麼來的呢。接下來從古代的婚禮演變中分析這一習俗的由來。

一、古代婚禮流程

1、古代婚禮中議婚和訂婚的儀式

男女婚姻大事,婚姻中的禮儀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重視的,在古代議婚和訂婚的儀式就包括:納采、聞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這六個過程。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聊聊古代婚禮習俗,為何要喝“交杯酒”

其中納采男人通過媒人求婚,女人有初步的求婚意向,男人此時代表忠實的活雁做信物準備去女人家求婚,屬於男女之間第一次正式的見面,活雁就是見面禮,那麼為什麼要用活雁做見面的信物呢,其實這是因為大雁這種禽類,一生只認一個伴侶,如果有其中一方失去,另一方也不會在去尋找新的伴侶。所以古代常常以大雁作為表示忠貞的信物。

問名指男方委託媒人到女方家裡詢問女方的年齡、生辰八字,男方拿到後請算命者排八字合婚的儀式,在古代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實現在也有很多地方講究這個的。

納吉,是男方經過算命先生的占卜合婚後將這一消息當面說或者拿書信來告訴女方家長的過程,這時男方還會拿表示忠貞的大雁作為訂婚信物,現在多用金銀首飾等。納徵

,是男方將準備好的彩禮送到女方家裡,這時一般女方會給男方準備一部分禮品作為回饋

請期,是確定結婚的日期了,這個過程是男方確定好日期,然後取通知女方,在女方同意後就算是把日子定下來了。在請親的日子到來的時候,男方就開始親迎,迎親就是男方親自到女方家裡迎娶,也算是舉行婚禮前的主要儀式了。

2、迎親的儀式

花轎迎親,是在之前選定好的結婚日子內,在媒人的帶領下,男方抬著花轎在事先規劃好的路線上到女方家裡迎娶新娘,現在有些地區還有出東進西的規定。拜堂,是男方在新娘迎娶會來後舉行的拜堂儀式,選定時辰舉行拜堂儀式,拜堂這一禮儀要讓新婚夫妻得到祖先神靈的保護,明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得到父母和親屬的祝福和見證。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聊聊古代婚禮習俗,為何要喝“交杯酒”

宴賓,宴賓在宴會之前都需要祭祖,祭祖的儀式即使為了表達自己對祖先的尊敬同時也是為了得到祖先的保佑庇護。在祭祖儀式結束後開始宴賓,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開始新的生活。

鬧洞房,對於古代的新婚夫婦來說鬧洞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通過鬧洞房可以是氣氛更加活躍,使新娘能比較快速地熟悉適應自己未來的新家,這在中國古代很多剛結婚的夫妻彼此都不熟悉情況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合巹與結髮及洞房,是新婚夫妻在新房內共飲交杯酒之後各自剪下一縷頭髮,合在一處成為結髮,後來成為結髮夫妻就是指這個。經過那麼多的儀式後,夫妻就可以洞房,過上新生活了。

從上面我國古代的整個結婚流程上看,按照當時的傳統,合巹是要在洞房內進行的,所以合巹與入洞房是連在一起的,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的這種方式其寓意都是一樣的,夫妻永結同心的寓意對於新婚小兩口在今後的漫長婚姻生活都會產生著很大的影響。

二、合巹習俗的演變發展

據說喝交杯酒這一習俗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在古代交杯稱合巹“合巹”最早是西周時期的婚俗禮儀。巹是一種不能吃的苦瓜,又成為苦瓠瓜。合巹是先將一隻瓠瓜一分為二,然後再用線綁住柄連在一起,新婚小兩口各執一個裝滿酒的裝滿酒的瓠瓜一飲而盡,象徵著兩個人在婚後的生活中互相幫扶合為一體。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聊聊古代婚禮習俗,為何要喝“交杯酒”

那麼為什麼用有著苦味的瓠瓜裝酒呢?據說新婚夫婦在新婚之夜喝了用瓠瓜裝的苦澀的酒以後,這意味著他們將來禍福與共,同時夫妻二人永結同心,像稱酒的巹一樣緊密的拴在一起。在我國最早的禮儀專著《儀禮·士昏禮》中記載:“娶妻之日,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這其中的共牢而食,合巹而酳,兩詞有著夫妻恩愛、同心合體的意思。

另外據一些史料史料記載,合巹還有指新婚夫妻二人琴瑟和諧的寓意,因為在古代合巹的巹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在清代張夢遠的《原起匯抄》中記載:“婚禮合巹……用巹有二義:“匏”八音之一,即如琴瑟之好合也,匏苦不可食,喻夫婦當同辛苦也;”從這裡可以看出“合巹”這個詞除了有象徵新婚夫妻婚姻生活的同甘共苦之意外還有就是作為琴瑟和諧的象徵。在現代婚禮中,合巹這一飲酒禮儀仍保留著“夫妻結合”的美好含義。

合巹在唐朝時期有了新的變化,在唐朝時出現了用酒杯替代了合巹所用的盛酒器具,同時在唐朝出現了最早的交杯酒這一名稱。

在宋代時期,新婚夫妻共飲交杯酒時,在新人婚禮上要用兩個酒杯作為新婚夫妻婚禮交杯酒時的稱酒器具,在宋朝的婚禮禮儀上,這兩隻酒杯用彩絲線相連接並綰成同心結,在新婚夫妻飲交杯酒時,兩人互飲一盞,在飲到一半後在互相換杯,在酒飲完後把兩個酒杯正反像交放在床下面,表示在結婚後百年好合。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聊聊古代婚禮習俗,為何要喝“交杯酒”

在宋朝的許多記錄文獻中對這一習俗有著生動的記載,這個儀式的對新婚夫妻的象徵意義是意味深長的。

在清朝時期婚禮上的合巹儀式除了喝交杯酒之外還有“攥金錢”的習俗。到了民國的時候,用彩色絲綢或五彩紙把兩個杯子連接起來,新婚夫妻相互換名,然後各自飲一杯,象徵著兩位新人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其實從合巹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無論在古代還是近現代,這種交杯酒的習俗在婚禮環節中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雖然稱謂、器具有所變化,但其寓意基本一樣,禮儀方式也基本大同小異。其實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禮”的傳承與發展。

三、對現代婚禮的影響

現代婚禮與古代婚禮在習俗還是有一定的不同,但從婚禮習俗上講更加的簡單化了。現在婚禮以中國傳統的習俗為主的同時吸收了部分近代西方婚禮的習俗,比如新娘的衣著上,有西方特點的婚紗。但同時

中國的傳統習俗在現在婚禮流程中佔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像婚禮當天中的習俗,與古代習俗相差並不大,在現代婚禮中,交杯酒依然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今天,新婚夫妻的婚禮上,交杯酒其形式比古代簡化了許多。比如在現在的婚禮儀式上,飲完交杯酒之後把酒杯放在床下的禮儀已看不到這樣的習俗了。雖然現在的也有了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觀念,婚禮流程上對比與古代簡化了不少,但在很多地方仍然保留了“喝交杯酒”儀式。 新婚夫婦經過各自的傾臂相擁,目光相對,在家人和朋友的熱烈歡聲笑語中一飲而盡,不過地點多數是在舉行婚禮的大廳中了。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聊聊古代婚禮習俗,為何要喝“交杯酒”

中國各個地區的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習俗,在中國的有些地方“交杯酒”的步驟,和多數地區並不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習俗。比如有的地區喝交杯酒時。新婚夫妻在喝酒前應該吃點湯圓。 酒等會兒再喝。酒喝的時候,先喝一小杯,然後混合起來,分成兩杯給給兩位新人。寓意是指“雙方都擁有彼此”。喝完酒,大家就可以搶喜糖了。

四、總結

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古代的婚禮習俗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禮儀制度,現在生活中人們長講到生活要有儀式感。男婚女嫁自古以來就是人生大事,像古代婚禮的操辦流程也體現了人們對婚禮的重視和對新人的祝福。

合巹在周代時期產生,從當時的到現在的酒杯,雖然在器具上發生了變化,但是其主要的寓意沒有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沒有變,中國文化的代代傳承,使得

中華文明不斷的發展,在每個時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其實,無論用的酒具是什麼,不管此習俗的表現方式有何不同,無論是在古代的洞房還是現代的婚禮上,喝交杯酒的禮儀規範上雖然都有著不同的變化,但表達的作用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讓新婚夫妻在生活上能夠互相幫助,其表達的寓意也是相同的,新婚共飲交杯酒,永結同心、同甘共苦、百年好合。

參考文獻:

1、《古代婚禮流程演變史》

2、《中國古代傳統連環杯的演變》

3、《中國古代生活禮儀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